虛張聲勢,是先贏氣勢,讓對方後退一步,以此讓自己占優勢。
虛張聲勢與假癡不癲相反,不是示弱而是示強。
此計用在軍事上,指的是自己的力量比較小,卻可以借友軍勢力或借某種因素製造假象,使自己的陣營顯得強大,也就是說,在戰爭中要善於借助各種因素來為自己壯大聲勢。
張飛是一員猛將,而且還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大將。劉備起兵之初,與曹操交戰,多次失利。劉表死後,劉備在荊州,勢孤力弱。這時,曹操領兵南下,直達宛城,劉備慌忙率荊州軍民退守江陵。由於老百姓跟著撤退的人太多,所以撤退的速度非常慢。曹兵追到當陽,與劉備的部隊打了一仗,劉備敗退,他的妻子和兒子都在亂軍中被衝散了。劉備隻得狼狽敗退,令張飛斷後,阻截追兵。
張飛隻有二三十個騎兵,怎敵得過曹操的大隊人馬?那張飛臨危不懼,臨陣不慌,頓時心生一計。他命令所率的二十名騎兵都到樹林子裏去,砍下樹枝,綁在馬後,然後騎馬在林中飛跑打轉。張飛一人騎著黑馬,橫著丈二長矛,威風凜凜地站在長板坡的橋上。
追兵趕到,見張飛獨自騎馬橫矛站在橋中,好生奇怪,又看見橋東樹林裏塵土飛揚。追擊的曹兵馬上停止前進,以為樹林之中定有伏兵。張飛隻帶二三十名騎兵,阻止住了追擊的曹兵,讓劉備和荊州軍民順利撤退,靠的就是這“樹上開花”之計。
希爾頓是世界著名的大飯店,他的創始人希爾頓曾是一名軍人,曾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結束後,退伍回家的希爾頓在德克薩斯州尋求發財的機會,最後買下了莫希利旅店,從此翻開了希爾頓王國輝煌的第一頁。創業之初,資金匱乏,舉步維艱。特別是在修建達拉斯希爾頓飯店時,建築費竟然需要100萬美元,希爾頓一籌莫展,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後來他靈機一動找到了賣地皮給他的房地產商人杜德,告訴他說:“如果飯店停工,附近的地價將大大下跌,假如我告訴別人飯店停工是因為位置不好而將另選新址,那你的地皮就賣不了好價錢了。”杜德仔細一想,果然如此,他當然不會讓自己陷入這般困境,於是同意幫助希爾頓將他的飯店蓋好,然後再由他分期付款買下。希爾頓在進退兩難之際,巧妙地運用威懾戰術,最終說服了地產商杜德乖乖地接受了他的要求,幫助他建好了飯店。希爾頓此舉並未花太大的代價,隻是虛張聲勢,稍費了些口舌,就“不戰而屈人之兵”,如願地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平常能夠運用威懾戰術的地方有很多,除了虛張聲勢外,還可以利用對方做賊心虛的心理,借題發揮,以此來威懾對方,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南唐時候,當塗縣的縣令叫王魯。這個縣令貪得無厭,財迷心竅,見錢眼開,隻要是有錢、有利可圖,他就可以不顧是非曲直,顛倒黑白。在他做當塗縣令的任上,幹了許多貪贓枉法的壞事。
常言說,“上梁不正下梁歪”。這王魯屬下的那些大小官吏,見上司貪贓枉法,便也一個個明目張膽地幹壞事,他們變著法敲詐勒索、貪汙受賄,巧立名目搜刮民財,這樣的大小貪官竟占了當塗縣官吏的十之八九。因此,當塗縣的老百姓真是苦不堪言,一個個從心裏恨透了這批狗官,總希望能有個機會好好懲治他們,出出心中怨氣。
一次,適逢朝廷派官員下來巡察地方官員的情況,當塗縣老百姓一看,機會來了。於是大家聯名寫了狀子,控告縣衙裏的主簿等人營私舞弊、貪汙受賄的種種不法行為。
狀子首先遞送到了縣令王魯手上。王魯把狀子從頭到尾隻是粗略看了一遍,這一看不打緊,卻把這個王魯縣令嚇得心驚肉跳,渾身上下直打哆嗦,直冒冷汗。原來,老百姓在狀子中所列舉的種種犯罪事實,全都和王魯自己曾經幹過的壞事相類似,而且其中還有許多壞事都和自己有牽連。狀子雖是告主簿幾個人的,但王魯覺得就跟告自己一樣。他越想越感到事態嚴重,越想越覺得害怕,如果老百姓再繼續控告下去,馬上就會控告到自己頭上了,這樣一來,朝廷知道了實情,查清了自己在當塗縣的胡作非為,自己豈不是要大禍臨頭!
王魯想著想著,驚恐的心怎麼也安靜不下來,他不由自主地用顫抖的手拿筆在案卷上寫下了他此刻內心的真實感受:“汝雖打草,吾已驚蛇。”寫罷,他手一鬆,癱坐在椅子上,筆也掉到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