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也是一種語言,其威懾力足以讓人不知所措。
很多時候,沉默不語是懦弱的象征,是失敗的前兆,特別是在發生矛盾、雙方爭辯的時候,往往言辭激昂的一方被認定為理由充分,而聲音微弱、陳詞結巴的一方大多是理虧,結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但是沉默也是一種語言,其威懾力足以讓人不知所措。除了借題發揮,虛張聲勢外,沉默也是一種威懾。沉默的人總讓人感覺到一種威懾力。
陸象先是唐朝末年的宰相。都說宰相肚裏能撐船,陸象先的氣度確實不小,喜怒都不形於色,讓人無法揣摩。陸象先早年擔任過同州刺史。在他擔任刺史期間,有一天,陸象先的家童在路上遇到了他的下屬參軍,但是這個家童沒有下馬。在那個時候,奴仆見到當官的人不下馬,是不禮貌的行為。雖然家童沒有下馬是不禮貌,可是這也並不是什麼非常嚴重的事情。因為這個家童未必認識那位參軍,就算認識,也許家童是壓根沒看到那位參軍呢!可是,這個參軍卻非常生氣。他大發雷霆,拿起馬鞭就狠狠地抽打了那個家童一頓。可能是為了顯示自己並不畏懼刺史大人,所以這個參軍打完家童後,還挑釁似的跑到陸象先的府上,對他說:“下官冒犯了大人,請您免去我的官職。”參軍這麼說的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你因為這件事免去了我的官職,那就說明你袒護家童;而你如果不免去我的官職,那就證明你這個長官好欺負。陸象先早就知道了事情的經過,於是答複參軍說:“身為奴仆,見到做官的人不下馬,打也可以,不打也可以;下屬打了上司的家童,罷官也可以,不罷官也可以。”說完這句話,陸象先就把這個參軍晾在一邊,根本不管他了。參軍一個人在邊上站了半天,也不知道陸象先到底是什麼意思,也揣摩不透陸象先的態度,於是隻好灰溜溜地退了出去,從此收斂了很多。
交際中常有這樣的情況:雖然聲音最大、吵得最凶,往往也有十分害怕的痛點,選其痛點為突破口,則可一舉擊敗對方。
某稅務人員接到舉報去查封一家偷稅的煙店。當稅務人員一開口詢問有關的情況時,老板就大聲地指責稅務人員偷聽偏信,並大罵同行嫉妒他、誣陷他,那勁頭仿佛是稅務人員得罪了他,得被他數落似的。但這位稅務人員從他豐富的工作經驗中得知越是這種人越有問題。於是不與他正麵衝突,隻平淡地丟下一句:“你先別吵,過幾天我們帶幾個人來查查再作結論。”煙商對這話越發摸不到底,隻好強作歡顏地送客了。稅務人員囑咐住在煙店對麵的一位正直的朋友暗中注視他家的動靜,一有情況立即打電話通知。當天晚上煙商用一輛平板車裝了20多箱香煙準備轉移,被及時趕來的稅務人員當場查獲。
如果稅務人員和這煙商刀對刀、槍對槍地幹起來,最終隻能落入煙商的圈套,既不能完成任務,也不能製取對方。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有各種摩擦、衝突。在你不想讓矛盾激化、摩擦升級而又想嚇阻對手的時候,你就可以學學這種方法。
汪青一直想做一個溫和的母親,這也一直是她努力的目標。但有時候,麵對孩子的糾纏和哭鬧,要始終保持溫和並非易事。更多的時候,汪青采取“冷處理”的辦法。無論寶貝怎麼哭喊,她就是沉默不語。有時候自己的沉默對於做錯事的孩子也有一種威懾力量,比發火還有用。
前兩天,汪青的孩子多多從幼兒園回來也不知怎麼就不順心,怎麼都不成。你說一他偏要二,你給東他非要西。說他兩句,小子就來眼淚攻勢。無奈,汪青索性不理他,讓多多在屋裏哭,而自己則到廚房去做飯。他哭了一陣子,看媽媽沒反應,聲音漸漸小了。過了一會兒,就悄悄在廚房旁邊探頭探腦,汪青還是沒管他。他一會兒走開,一會兒又回來張望兩下,非常小聲地叫“媽媽”。如此反複了三四次,多多終於走過來,拉拉汪青的衣角說:“媽媽,對不起!我剛才錯了!”汪青當然什麼怒氣都沒了,抱起多多,親親他,於是,一切都風平浪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