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東征最後一戰 十四(1 / 2)

受到奇恥大辱後,北宮氏自認為是看得明白,大漢帝國根本就沒有像他們表麵宣揚的那樣,對歸化的異族一視同仁,這種把真心錯付的失望和懊悔,讓北宮氏最後發狂,他們竟然敢起兵反抗大漢帝國的統治。

當然北宮氏的起義無疑是螳臂擋車,在當時國力處於鼎盛時期的大漢帝國那裏,根本不可能興起太大的風浪,很快就被鎮壓了,北宮氏子弟多死傷,或是被漢軍抓捕斬首,剩餘的北宮氏子弟逃往當時漢帝國統治薄弱的高原烏思某部中。

等到姚氏興起後,姚氏欲要仿效漢帝國,所以便到高原上將為漢帝國效力兩百多年,熟知漢帝國內各類規章製度,法令條理的北宮氏後人,從高原上請了下來。

但讓姚氏所沒想到的是,正所謂近夷狄者夷狄之,近華夏這則華夏之,沒錯,北宮氏在叛漢之前,已經漢化很深,族中子弟不止是擔任漢軍中的將領,還出任各地的縣令郡守,在朝廷中也有擔任文官的。

但百年過去後,這些本就是作為北宮家族中的旁係才逃得了性命,逃到了高原,本身就不受家族重視,漢學程度非常低的北宮氏子弟,在盡是野蠻部族的高原上待了那麼久,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下,道理還能保留多少文明之氣,會多少漢學呢?

答案是少之又少,幾乎是沒有,北宮氏的子弟在蠻荒的高原上待了那麼多年後,已經重新是變為夷狄了,將其請來的姚氏大失所望,原本還寄希望這曾經在漢軍漢庭中當過將軍大官的北宮氏,能夠教自己一想強軍興邦的本事,但沒想到請來的是一群是比自己還野蠻的家夥。

姚氏後悔不迭,就想將請來的北宮氏再次請走,但北宮氏已經在蠻荒淒苦的高原上待夠了,現在好不容易能夠來到繁華許多的河湟之地,又怎麼可能輕易回去,為了讓姚氏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於是北宮氏就成為為姚氏那稱王建國宏願的鼓吹急先鋒,死命的幫姚氏在羌族中造勢,將姚氏打扮為漢帝國中皇族劉氏那樣,得到上天賜福,會誕生許多雄才大略人物,會成為羌人的共主。

在北宮氏的使勁宣傳下,原本對於什麼建立國家,統一為一體不怎麼在意關心的羌族,漸漸開始由一盤散沙,開始以姚氏為中心團結起來,當然也有許多是以姚氏的死敵嵬名氏為中心團結起來,但不管怎麼說北宮氏發揮了其巨大的作用,姚氏高興之下將河湟之地內一塊富饒之地賜予了北宮氏,從此原本羌族豪門北宮氏重新崛起。

其後的百餘年,北宮氏就一直是為姚氏搖旗呐喊,宣揚那些建立羌人國度,奉姚氏為主的言論,久而久之,說著說著,原本作為隻是溜須拍馬言論的口號,竟然連北宮氏子弟自己都是信了,所以上一次韓武寧捉住北宮氏子弟北宮涼後,北宮涼才會那麼強硬,高呼誓死建立羌國。

北宮氏子弟除了堅信要建立所謂羌國外,還有一大目地那就死命的向漢帝國報複,所以北宮氏算是南安羌部內對漢最強硬的,現在鎮守在出丹城的北宮德玉是現任北宮氏家主的親弟,無比的仇視漢帝國,原本對於自己的主子姚襄沒有帶自己去張掖城前線,而是在後方守護出丹城很是不願,所以對於李賽所率領的遠襲大軍的到來,沒有多少害怕惶恐,反而很是躍躍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