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庭給李錚的官職是安西大都護,北庭都護,還有河西大都護等官職,基本是將李錚所占的三地,全部名正言順的讓李錚給統治了,而且還正式封李錚為驃騎大將軍,同時還給了李錚征討西方失陷領土的權利,也就是李錚已經可以名正言順的去攻略羌族所占之地,還有河中大都護府了。
漢庭之所以給李錚如此多的好處,如李錚心願的給了李錚所有他想要的權利官職,除了李錚準備充分,帶了許多能夠證明自己可以名正言順的身兼多職的證據,最重要的就是敦煌李家給的那份當初滎陽王寫下的誰能收複河西七郡,誰就為河西大都護的血書,讓身為滎陽王四世孫的章和帝,根本就找不到理由反駁,再加上李錚讓使團帶著許多的金銀珠寶去賄賂朝廷的重臣,所以才能如此順利。
但其中還有一個先前李錚所不知道的因素,那就是漢庭內部的黨爭,現在在洛陽的這個名不副實的中央朝廷,之所以是在洛陽立都,而並非是一直以來都是大漢帝國的都城,斷斷續續當了近七百年國都的長安,就是因為這個中央朝廷是由中原世家大族支持下建立起來的,所以便立都於洛陽。
但現在百多年過去後,原本洛陽皇室與中原世家大族間的關係已經有了很大的裂痕,滎陽王本人包括他的後代們,雖然很是感謝當初中原世家們在皇位繼承爭鬥中的鼎力相助,但也深惡這些中原世家的跋扈攬權,不甘心成為隻能是敲圖章的傀儡,所以將以長安以及長安周圍一圈郡縣為核心的關中世家們引了進來,想這讓兩個原本就是死敵的政治集團,互相對立爭鬥,好讓皇室能夠製衡,不使得一家獨大為威脅威逼皇權。
這個辦法倒是也是一個好辦法,但這個辦法能夠行之有效的前提條件就是,那在位的皇帝,必須得有能力,懂得製衡之道,打壓這頭,再打壓一下這一頭,要懂得把控度,這看起來容易,但實則操控起來是極難的,前三任在洛陽的皇帝,雖然都不是英明神武的中興大才,但也頗有手段心機,倒是能把控中原世家和關中世家相爭的尺度,得以不至於內耗過大,讓中央朝廷能夠在眾敵環伺下挺立許長時間。
但現在換上這位七歲登基,長於深宮婦人之手,雖然據說素有大誌,要複興大漢帝國,但心機不密,手段幼稚的章和帝劉宇後,中原世家與關中世家之間的矛盾完全就是已經激化,現在十五歲的章和帝劉宇,登位不過八年,就已經八年,就已經換了十一任丞相,比大漢帝國曆史上那些在位三四十年,五六十年的帝王,換得更多更勤。
之所以這在大漢帝國內堪稱真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皇帝之下第二把手丞相之位不停更迭,倒不是章和帝劉宇喜新厭舊,不停的更換丞相,而是因為這些如走馬燈般過的丞相許多都是在政治傾軋中,被政敵揭露醜行惡行,甚至是一些無中生有,但能被人拿來大做文章之事,給趕下了台,整個洛陽朝廷現在已經烏煙瘴氣,所有官員都是不再做實事,而是紛紛就抱團在一起,不是吵架,就是使勁的盯著抓著失誤大加指責,爭權奪利,不辨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