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這是一場新舊思維,新舊觀念的激烈衝突;這也是一幅官場腐敗,官員墮落的真實圖畫;這同樣是一曲唱給那些冤死者,屈死者的淒美挽歌。
一群剛出校門的青年,他們不斷地產生出新思想,新觀念,新舉動,他們敢打敢拚,敢想敢做。他們的出現,對那一股盤踞多年的舊勢力,形成了嚴重威脅。舊勢力思想偎化,不思進取,作風敗壞,胡作非為。新舊之間的矛盾衝突一觸即發:
書記忘恩負義,尋花問柳,懸崖邊上殺發妻;支書一手遮天,顛倒黑白,昏黃燈下生毒計;歹毒淫蕩婦,巧計陷阱,黑樹林中血雨飛;熱血青年,敢拚敢撞,頭破血流也無悔;靚麗女子,遭人陷害,香消玉殞無影跡……
小說內涵深刻,發人深思,故事激蕩人心,讓人欲罷不能。
蜿鋌的峰河水,順著漫長曲折的峰川奔流而下,在縣城的東南麵人黃河。逆流而上近半百裏,有一個近千人的大隊一上龍大隊。它是峰源公社最大的一個大隊,由上龍、龍南、龍北三個自然村組成。
峰河發源於峰山,千山萬壑中的涓涓細流在上遊的峰源村彙聚成浩浩蕩蕩的峰河,奔流不息。峰源公社以此而得名。
公社就設在河道比較開闊的龍北村。龍南與龍北相對峙,依山傍水。河道上遊,有一青石橋連接南北。自龍北沿河而上,拐一個彎,上一段S形緩坡,上龍村就在沿河的山坳裏。
這一段河穀狹窄,山勢陡蛸,水流湍急,急流直衝“飛瀑石”,天然地形成個—丈多寬,三、四丈高的碧玉般潔白的瀑布,像一塊聖潔的天幕永葆人間。飛瀑躍入水深莫測的大龍潭,聲如天鼓轟鳴,驚心聵耳。水出龍潭,河床加寬,峰河又像一個剛出山的窈窕淑女,輕移蓮步,萬般柔情,盡情把她那珠玉般的浪花閃耀。兩岸是大片肥美的良田,麥浪滾滾,黍盈穀甸,一年兩料不歇。這兒是上龍大隊的主要產糧基地,也是峰源公社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走上峰川南山主峰,密林深處現出一座古代遺留的廟宇,這是望雲寺。站在峰巔環眺,周圍重巒疊嶂,叢林茂密。正值八月盈秋,野果琳琅滿目,幽香撲彝。天好像離你不遠,雲霧在身邊繚繞,你會有飄飄欲仙的感覺。
峰川北峰,是一溜紅沙崖,隻有稀疏的灌木叢生。它的北麓,有中國第二大河一黃河在奔流。夜闌人靜,你會聽到那被縛的雄獅般的低吼,又好似古代死於橫荒的鬼魅為大禹唱著一首亙古的耿……
魏峰和畢霞走捷徑回家,他們走到望雲寺下的一塊草坪上停下來,魏峰展望家鄉,心情激蕩,不禁輕“啊”一聲。十多年來,他大部分時間在學校,理想插上了翅膀,從小他就聽“樂嗬嗬”大爺說過,峰山脈氣好,上龍非出人才不可,他向往成為大爺說的“人才”,漫長的人生的錘煉使他懂得這隻不過是遐想。“祖國的需要就是自己的誌願”,他在畢業誌願表上填上了“回鄉務農”四個字,就毅然決然回來了,他默念著:家鄉啊!我非把你建設得美美不可。回來了,家鄉的一草一木他都熟悉,似乎又覺得有些陌生。畢霞走了一段山路,出了一身汗,她坐在鋪蓋卷上休息,見魏峰高瞻遠矚,知道他又在想未來了,便打趣說:“魏峰,將來你當上了農業專家,上北京見毛主席,到處參觀訪問,小車來小車去的,到那時候怕就認不得咱這‘黑五類’了吧!”
“畢霞,”魏峰嗔怪地說,“你為什麼老這樣想,周總理不是說過‘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選擇’嗎?你在學校已爭取入了團,在農村我們隻要誠心誠意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把一顆紅心獻給新農村,我想貧、下中農會諒解你的。”
畢霞低下頭,心頭又掠過一絲“失望”的陰影,但轉念一想,或許會像魏峰說的那樣,心頭又喚起一線新的希望,她望著魏峰那剛毅而親切的臉說:“峰,在學校你幫我人了團,到農村你也一定要幫助我,貧下中農有什麼反映,你一定及時告訴我喲。”
“那還用說,”魏峰的情緒一下子爽朗起來,仰望天空:陽光和煦,秋清氣爽,天高雲淡。一對對燕子比翼高飛,忽而穿入雲筲,忽而箭矢般掠過林梢;兩隻花蝴蝶從他們麵前飛過,翻飛在萬花叢中。魏峰用肘碰了下畢霞說:“看!多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