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4(2 / 2)

“你來了我們就放心了!”這確是一句肺腑之言,牛書記在水庫上和大家共同奮戰一冬春,他的火爆脾氣;雷厲風行的作風;攻無不克的頑強意誌是大家深信不疑的。

牛書記把梁主任叫到一旁交代了幾句,對群眾說:“這兒的搶救工作由梁主任負責,一切行動聽指揮。”

尖刀連已按時到達指定地點,迅速投入戰鬥。

牛書記安排好現場搶救工作後就回到指揮部,口授廣播員播放他的命令。廣播員立即放足音量以宏亮堅定的聲音發布:“搶救指揮部牛指揮命令:凡是前來參加搶救工作的戰士和群眾,沒有接到留用通知的,一律在兩小時以內撤出陣地,回本單位!”重複播放了五次。

人們又納悶。“咦!咋搞的,來了,還沒參加戰鬥怎麼又撤?”

“你猶豫什麼:一切行動聽指揮,要你上你就上,要你撤你就撤一領導意圖嘛!”

上龍在又騷動了一陣子後,複又恢複了往日的寧靜。牛書記發布了撤軍命令後就召集任君、王權、阮黑娃、梁主任開會分派任務,他說:搶救現場由梁主任負責,搶救工作以部隊為主,群眾為輔,要保證搶救現場的物資供應,及時給部隊把給養供上去,早早安排好晚上的照明,”他轉臉問王主任“公社有發電機嗎?”王主任答:“有。”

“派人把電送上去。”

梁主任插話說:“部隊帶著發電機,已在安裝拉線。”

“那好,”牛書記說,“公社的這台讓安裝發動,給指揮部和各要害部門接上電燈!”他又對任君說,“把縣醫院的救護隊安排到公社衛生院,做好一切搶救準備工作,從病房、器械消毒、醫藥、護理人員……要親自檢查一遍。”他又指著阮黑娃說,“你,領人在河灘搭個篷,支好床板,做好死難者的善後處理工作,刨出來的人,活著的送衛生院,死了的送河灘帳篷。這些青年都是為社會主義建設捐軀的,一律以烈士對待,按照當地習俗隆重安葬,基前要立上碑。屍體處理要認真細致,不能馬虎從事。要死難者家屬親驗人殮。你的擔子不輕,必要時可抽調生產隊幹部和群眾協助工作,能勝任嗎?”

“這個這個”阮黑娃搖頭晃腦地說:”沒問題!”接下來牛書記吩咐王權:“你負責接待工作,把那些喋喋糾纏的記者暫時拒之門外,對援救物資要嚴加管理,造冊登記。同時你還要按國家規定,結合實際情況做好烈士的撫恤安置工作。”任務明確以後,各自分頭行動。阮黑娃把盼人窮和二隊的高隊長抽上來幫他工作,他先領人搭好篷,又到柏樹巨勘察墓地,同時把陳虎派出去采購墓碑。

尖刀連是參加鑿開桑下鐵路隧道工程的標兵連,他們把在土地上打八米長的甬道全當鬧著玩,當晚十點鍾就出“人”。第一個被刨出來的是冬冬一胸腔變形,七竅出血,送進了大篷。緊接著出土的是春蓮、秋菊,她們像求樂嗬嗬大爺算命時一樣還緊緊抱在一起,顱骨骨折,麵有創傷。春蓮眼球凹陷,秋菊舌頭伸了多長。先前一雙俏麗迷人的麵孔變得讓人觸目驚心。生命早已離開'**,魂赴瑤池。兩家的家屬痛哭流涕,悲慟欲絕。兩位未婚夫呆若木雞,目瞪口呆。鴛並蓮蒂的美夢頓時化作泡影。相繼刨出的還有丁小山、顧大毛、趙躍進、衛西候、李公社,都住進了大篷。人們不免喟然歎息。李嫂、葉子等一群婦女為死難者洗身更衣。

畢霞一家自“五項決定”廣播後就閉門不出,畢霞媽陰沉著臉無目的地忙碌著;畢俊華“呼嚕嚕呼嚕嚕”不停地抽水煙;畢霞爬在炕上哭;畢雲兩手抱在胸前虎著臉來回踱著。

畢霞直覺得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往她身上加,壓得她喘不過氣過,好像壓在土層下的不是魏峰和同誌們,而是她自己。她憋足氣往上一翻坐起身來問畢雲:“有什麼消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