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主任開始說服群眾暫時離開現場,聽從領導安排,人們遲遲不願離去,尤其是那些遇難者家屬,哭哭啼啼地爬在窯前拉不起來。
魏奶奶聽到消息,急昏了過去,搶救了好一陣子才蘇醒過來。各大隊及解放軍部隊前來支援的人陸續來到上龍。這兒一下子集結了成百上千的人,河灘、村內、山上山下搭滿了帳篷,卸工具的鏗鏘聲;機器的轟鳴聲和人們的嘈雜聲響成一片。
是夜,茫茫雪霧覆蓋的峰山,到處閃爍著螢螢燈火。有誰燃起了篝火,那麼紅,那麼亮。
上龍連部的帳篷內,韓書記正主持召開有各單位領導參加的緊急會議,研究搶救方案,有人提議開大口救人,有人提出異議,說太費時間,趕土取完,壓在裏邊的人即就是有點活的希望也沒希望了。有人說動用現代化機器,可有人問:“這大型機器咋能上去?現在的路是便道,僅能過一輛架子車,修一條盤山公路最少也得半個月,救人還有啥意義?”450部隊的鮑參謀提出個方案一從窯前往下向內打一個甬道進去救人。阮黑娃立即把頭搖得像卜郎鼓,說:“不行!不行!甬道那麼窄能容下這麼多人嗎?已是淩晨兩點,討論還沒結果。
熊熊的爐火和濃濃的煙霧弄得人懨懨欲睡,黑娃把他的掛表掏出來搖了三次。韓書記吃力地扭動著粗粗的脖子,張大嘴,打了個長長的嗬欠,說:“休息兩小時接著討論。”
縣委報導組來上龍采訪,被眼前的景象感動了。當晚縣廣播站的女播音員就以帶有感**彩的聲音通過有線廣播向全縣人民廣播了這個催人淚下的消息和黨、政、軍千軍萬馬全力以赴進行搶救的激動人心的場麵;第二天省電台第二次播音時間就有“農田基建,十八靑年罹難,黨政軍民齊動員全力以赴搶救”的報導;省報頭版頭條也以“黨的光輝暖人心”為題刊登了記者的實地采訪。會議進行了一天兩夜,仍無結果。
前來救援的群眾和戰士納悶,火燒火燎地把我們調來,怎麼按兵不動?上龍群眾更是急得似熱鍋上的螞蟻,把上龍連部團團圍住,呼號呐喊聲不可遏止。第三日淩晨他們再也不管領導小組的三令五申,無限期討論,紛紛向出事地點湧去。
隨著帶有強烈扇動宣傳而來的是四方呼應,八方支援。電報、慰問信、救災物資、捐款……源源不斷向上龍大隊湧來,秘書頻繁的請示大大擾亂了韓書記的情緒,他不耐煩地對任君說:“派兩個人負責處理來信來訪,救災物資。”
任君又照搬命令給阮黑娃。於是阮黑娃就把陳虎和白花蛇抽上來搞這項工作。
白花蛇鞋扇子做了帽簷子一不知道自己有多高。剪短了頭發,穿一件帶毛領的小大衣,瘋來顛去,頗像個縣婦聯幹部。你看她,甜嘴蜜舌,嘻不拉哈,頗有點因禍得福的派頭。
在地區開會的牛書記,聽到報告立馬返回,連夜奔赴上龍大隊。一聽說三天了還沒刨出一個人,簡直火冒三丈,心裏直罵娘廣簡直是瞎指揮!”他對韓百成說:“老韓,我請求把這個任務交給我!”
韓百成正被亂哄哄的陣勢攪得暈頭轉向,騎虎難下,巴不得來人解圍,便順水推舟說:“好吧,這千軍萬馬都交給你全權指揮。”第二天,他就和張主任打道回府,溜之大吉。
牛書記聽說鮑參謀也來了。他們是戰友,曾在一個部隊工作過。就去找他,他給他的見麵禮是一拳捶在他的左肩上說:“老鮑,你他媽駐紮此地,連這點小問題也解決不了!”
鮑參謀兩手一攤,操著滿口四川腔說:“有啥子辦法喲!我的提案被否決了,咱怎好拿地方的堂呢?”
牛書記說:什麼地方、部隊的,都是黨的事業嘛!快說說你的辦法!”鮑參謀把他的提案複述一遍,牛書記又給了他一拳說:“好的,咱們的想法不謀而合,這樣吧,你給我上個尖刀連,人和工具都要響當當**。”
“是!”鮑參謀做了個立正姿勢,“請下達命令!”
牛書記拉了他一把說:“現在不是開玩笑的時候,說正經話,二十分鍾以內投入戰鬥!”
“沒問題!”
二人握手告別。牛書記又在出事現場找到梁主任。群眾見牛書記來了,大慟悲聲,哭喊連天,“牛書記,快救人吧!”牛書記安慰大家廣請大家莫著急,你們的兒女也和我的兒女一樣,我和你們一樣急,我們一定想辦法盡快把人刨出來,請大家很好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