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是河北省省會,轄二十三個縣(市)區,總麵積1.5萬平方千米。
這裏有太行山、滹沱河、山前丘陵和衝積平原。這片土地曆史悠久,地靈人傑,文化輝煌,幾十萬年來描繪出了輝耀中華的曆史畫卷。我們首先說說石家莊曆史文化的源頭。
在新樂市城北,有一座巍峨的伏羲台,其間供奉著華夏民族傳說中的祖先伏羲和女媧。據推算,如果采用伏羲紀年,今年是伏羲曆6508年。因此,有人說中國有六千年文明。那麼,石家莊的曆史文化源頭是否就隻有六千年呢?
事實上,石家莊這塊地域的曆史源頭,要比這個傳說早很多,早多少年呢?
不是百年、千年,而是萬年——三十萬年。
我們首先追溯一下祖先的蹤跡,勾勒出祖先發展繁衍的遷徙路線。這一回故事裏,要涉及五個地方:井陘縣的東元村、龍窩村,平山縣的沕沕水,長安區的白佛口,正定的南楊莊。
第一站:井陘縣東元村,三十萬年前舊石器時期遺址。
在井陘縣微水鎮北15千米處的孫莊鄉東元村北,河北省文物複查隊在這裏進行考古調查,發現了大批打製石器,包括遠古祖先們打獵用的石核、吃肉用的削刮器及砍砸器等。這些石器的材料是用河灘中的河卵石經粗略打製而成。
經我國著名舊石器專家、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謝飛研究員認定,這是一處大約三十萬年前的舊石器人類文化遺址,是石家莊境內迄今發現的年代最早的舊石器遺址。
中國最早的人類遺址,是河北省陽原縣的泥河灣二百萬年前人類遺址,那裏甚至發現了二百萬年前古人類啃噬動物殘骸的遺址。
到五十多萬年前,北京周口店山洞裏出現了北京猿人。這些古人類沿著燕山、太行山延續,井陘縣東元村三十萬年前舊石器人類文化遺址,就是東方人類在太行山繁衍的一支。
源遠流長,石家莊先民的曆史如何延續?
意外發現,龍窩遺址能否找到古人足跡?
眾說紛紜,基因的背後隱藏著什麼奧秘?
第二站:井陘縣龍窩村。
從現代考古學傳到中國以來,各地的學者、智者們,一直在尋找祖先的遺蹤。
民國年間,井陘縣的一位教師,名叫傅茹鳳,受命編寫《井陘縣誌料》。據他記載,在井陘縣綿河穀地中的龍窩村,有不少山洞。有一年洪水衝刷山洞,村民撿到了石器和龍骨。這裏說的龍骨,就是古代哺乳動物的骨骼化石。隻可惜,在舊中國,人們衣食尚且得不到保障,沒人顧得上對龍窩進行考古發掘。因此,這龍窩的山洞裏,是否存在先民的遺蹤和遺物,很有探究的潛力。
近些年,對於人類的起源,在世界範圍內有多種說法。一種主張認為全世界的人類隻有唯一的發祥地——非洲。全世界人種的共同祖先都是二百六十萬年前東非高原上最古老的人類,現在的人類都是從東非原古人類分別走向亞洲、歐洲、美洲、澳洲,在不同的環境中分化成為的不同人種。
另一種學說則是人類多起源說,主張不同人種有不同的起源地。
在我國古人類考古發現中,迄今幾乎沒有找到過十萬年前到五萬年前之間的古人類遺骸。有的古人類專家通過對人類DNA的測序研究,發現兩三萬年以前中國人的DNA,與五十萬年前北京猿人的DNA差距很大,而與東非古人類的DNA相近。因此,有一種假說認為,以泥河灣人、北京猿人、北京山頂洞人為序列的東方古人類,到了十萬年前就已滅絕了,從非洲遷徙來的古人類占據了亞洲,繁衍了後代的蒙古人種。這就為人類唯一起源說提供了重要的證據。
一家之言,東方人類的祖先是否來自東非?
幾度尋覓,太行洞穴是否浸潤祖先的智慧?
終有結論,考古成就能否顯示出熠熠光輝?
如果我們能夠找到距今十萬到五萬年前東方人類的遺骸,能夠做出DNA測定,肯定能對東方人類起源的研究提供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佐證。按照推理來說,從東元村三十萬年前舊石器時期的人類遺址之後,這一帶的先民肯定在太行山中繁衍生息,應該還有很多的遺址。如果能有新的發現,或許就能鏈接成人類繁衍遷徙的路線圖。
因此,我們非常希望太行山古人類考古能夠取得重大突破,希望龍窩的山洞成為石家莊市古人類遷徙繁衍的第二站。
對於這一點,石家莊人應當很有自信。因為在平山縣沕沕水發現了兩三萬年前的人類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