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植物知識(1 / 2)

為什麼仙人掌會長刺?

對於大多數的植物來說,充沛的陽光和水分是它們生長必不可少的條件,它們從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消耗於蒸騰作用,葉子是主要的蒸騰部位,大部分水分都要從這裏跑掉。

但是,生長在長期缺雨少水的沙漠和海岸上的植物,即使隻有少量的水,它們也能存活下來,這些植物由於皮層厚,水分就不易過快地蒸發。它們的肉質也很厚,裏麵可以貯存大量的水分。

仙人掌類的植物,由於長期幹旱,容易蒸發水分的葉子變成了刺,而莖代替了葉子的作用。因此,即使陽光很充足,但由於水分不足,缺少二氧化碳,所以不能充分進行光合作用,生長速度緩慢。

仙人掌的刺也有多種,有的刺變成了白色茸毛,密密麻麻地披在身上。這種白色茸毛可以反射強烈的陽光,起到減少水分蒸騰的作用。

仙人掌一方麵最大限度地減少水分的蒸發,另一方麵卻大量貯存水分,它的莖幹變成肉質多漿,根部也厚厚紮入沙地裏,盡可能多地吸收水分。

為什麼有的花白天開,有的花卻晚上開一種植物的生活習性總是要經過長時期的適應選育和淘汰而遺傳下來。同時,更多的情況是由於植物本身受到光照、溫度等外界條件的影響而引起的。

植物開花總要經過兩個階段,即花蕾形成階段和花蕾開放階段。

植物在長出花蕾時,是植物發生重要變化的時期,在此期間,植物受影響的最重要條件是溫度和日光照射的時間。

植物在花蕾開放階段需要適宜的溫度。有的需要高溫,有的需要低溫。例如,牽牛花既需要陽光又害怕過強的陽光,清晨的溫度正好適合它的要求。

另一些植物,它們害怕強烈的陽光,總是白天閉合,晚上才開花。如夜來香、月光花、曇花等。

還有的植物花蕾長出後不一定很快就開放。如秋天長花蕾,等到來年春天才開花,如鬱金香、櫻花等。

植物為了在各種條件下順利生長,便適應了環境,將開花期固定下來了。

現在的植物中有活化石嗎?

所謂植物中的活化石,是指該植物在遠古年代就有的種類,隨著氣候和地質的變遷,一直流傳至今的植物種類。

本文的問題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據生物學家認為,一般生物產生巨大的變異需要幾十萬年的時間。而人類的曆史大約隻有10萬年,有記載的曆史隻有5千年左右,而人類詳細記錄生物的曆史隻有一百多年,況且還不十分完整。

據地質學家對化石的研究發現,現在的植物仍然不斷地變化著,與古代植物已不大相同。但是相當多的生物與過去沒有什麼兩樣。他們認為身體構造極為簡單的細菌和小的“藻類”,與幾億年前相比沒有多大的變化。當然,這些生物會派生出不少新的生物來。

再如,我國特有的珍稀樹種——銀杏樹,世界上已經有一些國家從我國引種銀杏樹去栽培。

根據古植物研究,在晚古生代起的各個地質年代中,銀杏類植物遍及全球,由於氣候和地質的變遷,銀杏家族就衰亡消失了。

怎樣區別花蕊的雌雄?

對這個問題似乎有點不知所措,因為一般人賞花,誰也不去關心這點,似乎雄蕊和雌蕊都一樣。其實它們是有區別的。

怎樣才能準確地辨別花蕊的雌雄呢?這對一個外行來說的確不那麼容易。

盡管花的種類不同,其花蕊的形狀也會各異。但如果認真地觀察一下各種花朵就會發現它們的雄蕊和雌蕊是不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