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鯉魚和金魚能變紅嗎?
在公園的魚池中,一尾尾紅色的金魚自由自在地遊弋著,十分的漂亮。你是否想過,這些魚從小就是紅色的嗎?
鯉魚和金魚都在春夏季節產卵,約一周左右,魚卵就會變成小魚,這些小魚都是青黑色的,因此人們把這些小魚叫做青子。
當小魚長到2厘米左右時,身上的顏色就變成桔黃色的了。花鯉魚和金魚的幼魚身上開始出現淺淺的花紋,有的身體還變成了紅色。
這些魚在幼魚階段,身上都是黑色的,隨著身體的不斷長大,它們的身體就漸漸地變成桔黃或紅色的了。
據科學家研究認為,金魚的祖先是鯽魚,花鯉魚的祖先是黑鯉魚。紅鯉魚和紅金魚並不是天生就是紅色的。特別是金魚,有的金魚在出生一年後身上仍是黑色的,以後才慢慢地變成了紅色。
有為別的魚清潔口腔的魚嗎?
在浩瀚的海洋裏,生息著許多習性奇特的魚,有些魚還擔負著特殊的使命呢。例如,能為別的魚清除寄生蟲的魚就多達100多種。
在熱帶或溫帶的海洋裏,生活著一種名叫裂唇魚的魚類,它的體長隻有10厘米左右。這種魚不僅能為別的魚清除身上的寄生蟲,而且還能幫助別的魚清掃鰓和口腔的髒物。
在寂靜的海洋中,每當清晨醒來,裂唇魚便開始了忙碌的工作。這是因為饑腸轆轆的緣故,它們紛紛吸附在其它大魚身上,大口大口地吞食大魚身上的粘液和寄生蟲,或鑽進大魚的腮裏去清掃殘渣。隻要裂唇魚碰一碰大魚的嘴,大魚就會乖乖地把嘴張開,讓裂唇魚鑽進口中進行清掃,它們之間配合得多麼默契。
當清掃大魚身體的時候,它們隻要擺擺胸鰭,大魚就會把嘴和鰓張開,服服貼貼地讓裂唇魚進行清掃。看來,抖動胸鰭是它們之間的一種信號。
其實,裂唇魚這種魚是一種寄生魚類,它從別的魚身上或口中尋找食物來維持生存,大魚又讓它為自己清掃寄生蟲和髒物,真是各有所得。
魚是怎樣打架的?
在浩瀚的海洋裏看上去十分平靜,其實海底世界裏存在著種種殘酷爭鬥的現象。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就是常見的現象。那些容易被傷害的小魚為了保護自己,不得不成群結隊地生活在一起。那些群居在一起的小魚彼此和睦相處,它們之間是不會打架的。
但是,有一種叫做香魚的魚類,當它們進入成長期後,為了自身的生存,就需要尋找一個岩石並長有水草的水域,並要將該水域占為己有,使其成為自己的“勢力範圍”,當別的同類進入這塊陣地時,它便會向入侵者發起猛烈的攻擊,有時還會張開大口死死地咬住對手,以保護自己的領地,因為這塊水域對香魚來說是它苦心開辟的“家園”。
再如,海洋中生長著一種叫寒稠的魚,雄寒稠的額部長有一個像是瘤子樣的東西。這種魚也有建立自己勢力範圍的習性,為了保住自己的陣地,當有來犯者時,它就會咬住對方的身體,並把對方的鱗剝掉,雙方會打得難解難分。戰敗的寒稠會敗此而逃,獲勝者便會在此居住下來。
還有一種叫石鯛的魚,對闖入自己地盤的入侵者,總是發出“咕咕”的叫聲,以此來驅趕對方。
魚的鰓耙有什麼作用?
我們吃魚的時候,都要剖肚去鰓洗淨,當我們切開魚鰓來看,會見到鰓有一個支撐鰓的像骨頭一樣的鰓弓,長在鰓弓內緣還有一排櫛齒狀的骨質小突起,這是鰓耗。
鰓是包括魚類在內的大多數水生動物的呼吸器官。鰓耗是魚類的一種特殊工具,它具有過濾水中浮遊生物、沙粒、汙泥,保護鰓瓣的作用。
魚的種類不同,鰓耗的大小形狀也不一樣。有的鰓耗很長,如魚、沙丁魚、秋刀魚和鰹魚等。而有的魚則沒有鰓耗、如鱔魚、星鰻、海鰻、旗魚、和油等。
鰓耗的數目也因魚類不同而不同。魚有200多根,沙丁魚約有140根,鯽魚約為100根,青魚大約70根,秋刀魚約有50根。這些魚喜歡吃浮遊生物。
生活在外洋的鰍隻有7根鰓耗,它專吃沙丁魚和青花魚。雖然沒長一根鰓耗,但它頭大口寬,能把大一點的魚囫圇吞下,它有一個能把整條魚消化掉的器官。
因此說,魚類的鰓耗是與呼吸有關的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