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那位老師想做一個班上的研究計劃,來看看這樣的行動對一個社區會造成什麼樣的衝擊。她給每個學生三個緞帶別針,教他們出去給別人相同的感謝儀式,然後觀察所產生的結果,一個星期後回到班級報告。

班上一個男孩子到鄰近的公司,去找一位年輕的主管,因他曾經指導他完成生活規劃。

那個男孩子將一條藍色緞帶別在他的襯衫上,並且再多給了二個別針,接著解釋:“我們正在做一項研究,我們必需出去把藍色緞帶送給感謝尊敬的人,再紿他們多餘的別針,讓他們也能向別人進行相同的感謝儀式。下次請告訴我,這麼做產生的結果。”

過了幾天,這位年輕主管去看他的老板。從某一角度而言,他的老板是個易怒、不易相處的人,但極富才華。他向老板表示十分仰慕他的創作天分,老板聽了十分驚訝。

這個年輕主管接著要求他接受藍色緞帶,並允許他幫他別上。一臉吃驚的老板爽快地答應了。

那年輕人將緞帶別在老板外套、心髒正上方的位置,並將所剩的別針送給他,然後問他:“您是否能幫我個忙?把這緞帶也送給您所感謝的人。這是一個男孩子送我的。他正在進行一項研究。我們想讓這個感謝的儀式延續下去,看看對大家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

那天晚上,那位老板回到家中,坐在14歲兒子的身旁,告訴他:“今天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在辦公室的時候,有一個年輕的同事告訴我,他十分仰慕我的創造天分,還送我一條藍色緞帶。想想看,他認為我的創造天分如此值得尊敬,甚至將印有‘我很重要’地緞帶別在我的夾克上,還多送我一個別針,讓我能送給自己感謝尊敬的人,當我今晚開車回家,就開始思索要把別針送給誰呢?我想到了你,你就是我要感謝的人。這些日子以來,我回到家裏並沒有花許多精力來照顧你、陪你,我真是感到慚愧。有時我會因你的學習成績不夠好,房間太過髒亂而對你大吼大叫。

但今晚,我隻想坐在這兒,讓你知道你對我有多重要,除了你媽媽之外,你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好孩子,我愛你。”

他的孩子聽了十分驚訝,他開始嗚口因啜泣,最後哭得無法自製,身體一直顫抖。他看著父親,淚流滿麵地說:“爸,我原本計劃明天要自殺,我以為你根本不愛我,現在我想那已經沒有必要了。”

敬別人的人,同樣會受到別人的尊敬。正像站在鏡子前麵一樣,你怒他也怒,你笑他也笑。你尊敬別人,別人也會尊敬你,正所謂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如果你不尊敬別人,別人也會用同樣的方法對待你,正所謂以牙還牙,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那些最受人尊敬的人也就是最尊敬別人的人。當然也就是最美的人。

心理暗示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把兩組完全相同的人像,一組人像下寫上“凶惡”、“殘暴”、“陰險”、“狠毒”等消極的詞語,另一組的下麵則寫上“正直”、“勇敢”、“堅強”、“無私”

等積極的詞語。然後請兩組測試者分別對兩組人像作職業估計。結果前一組人像的職業估計大多是“罪犯”、“歹徒”

等,後一組的職業估計則多是軍人、警察等。

因此,我們用“語言”,用“圖像”在我們的心上寫什麼,我們就將得到什麼。暗示不可抗拒,就因為它“暗”,潛移默化。

人們的意識,會產生一種“心理導向效應”,即人們"心都會有一種強烈的接受外界暗示,通過語言、形象的傳播媒介樹立形象的欲望。

掃地歌這個故事是關於一位老和尚的,他早已離開塵世,然而在他生活過的這座小城裏,人們至今還經常談論著他的故事。

他的故事情節很簡單,就是掃地,一天到晚掃地,掃地,再掃地。

天蒙蒙亮的時候,他就開始在那裏掃地了。從寺內掃到寺外,掃到大街上,掃出城門,一直掃出離城十幾裏,也許幾十裏以外。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

小城的年輕人,從小就看見這個老和尚在掃地;年輕人的父親從小也看見這個老和尚在掃地;那些做了爺爺的,從小也看見這個老和尚在掃地。這個老和尚是很老很老的了,老得慈眉善目,像一尊羅漢。他好像老到一定的程度就穩定下來,不再發生變化了。像是一株古老的鬆柏,不見它再抽枝發條,卻也不再見它衰老。

沒有人知道這位老和尚已經活過多少歲月,但是小城的人卻記得他離開塵世的日期,是這位老和尚預先告知他的弟子的。到了這一天,他果然坐在蒲團上,安然圓寂了。

小城的俗眾也為他的修成正果誦經念佛,香煙繚繞著萬戶千家。

又過了若幹年,才有人發現了那位老和尚確切的生辰年月。此人是這小城的一位長者,在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他閑步郊外,走過一座小橋,見橋石上鐫著字,字跡大部磨損,仔細辨認,才知道石上鐫著的正是那位老和尚的傳記。

傳文說,根據老和尚遺留的度牒記載推算,他享年一百三十又七歲,自從盤古開天地,得享此高壽者未知有幾,小城人於是稱其為佛祖臨世。你能認為是荒誕的嗎?

據說軍閥孫傳芳部隊有一位將軍在這小城紮營時,忽然起意要放下屠刀,懇求老和尚收他為佛門弟子。將軍於是丟下他的兵丁,拿著掃把,跟在老和尚的身後掃地。老和尚心中自是了然,向他唱了一首偈,偈道:掃地掃地掃心地。

心地不掃空掃地。

人人都把心地掃,世上無處不淨地。

不知道那位將軍以後怎樣了,這首偈,至今卻還留在這小城人的心裏。

人人都把心地掃,世上無處不淨地。快把你的心地打掃幹淨,等待一種新的境界來臨。這是一個人能否超脫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