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架子,真誠懇切
讚美要真誠,是發自你心中,是你的肺腑之言,真誠的讚美才能被接受被理解。如果你老是擺架子,生硬古板、飛揚跋扈、對目而視,就會失去他們的信任……現代化商戰,說到底是人才的較量。人才就意味著長久的財富。人才流失就是財富在流失,留住人才,就需要你放下架子,真誠懇切,尊重他們。下麵這個例子就說明了這個問題。
一天,一位原來在公司擔任部門領導職務的有才幹的年輕人,忽然辭職走了。李總經理得知他是被聘到一家酒店做經理,於是李總經理親自找到了那家酒店。原先的老板主動來喝酒,這使那位剛辭職的B君深感意外。但他想躲開已經來不及了,隻好笑臉相迎,請李總喝酒,他在一旁陪著。
兩個細飲慢說,李總笑容可掬,情緒不錯。他與這為過去的手下拉扯起一些一起創業過關斬將的往事,講得眉飛色舞。隨後,才談到B君的近況,他興致勃勃地問:“很好吧?是不是幹得很順手?”B君當然要把其現狀好好描繪一番:很受老板的賞識,當上經理以後,手下協作也不錯,初步估算,在年內可以贏利五十萬元。一邊說一邊覺得很暢快。
李總淡然一笑說:“四五十萬嗎?我認為太少了。”“就這麼個小小的酒店,一年賺這麼多已經很不錯了……”B君小聲地辯解道。
李總一本正經地說:“照我看,你的才能一年應該賺幾百萬,你太不自信了,在這個小地方藏不下你這條蚊龍,所以我看你在這兒是大材小用啊!還是回去跟我幹怎麼樣?”
B君感到非常意外:“李總,你不是開玩笑吧?我剛出來,你還要我回去……”。李總慢悠悠地說:“我想問題和做事情向來都是認真的。”B君為難地苦笑:我連公司的房子都退了,回去還有位置麼?”
李總道:“你錯了,我們公司的一貫做法是人走了房子留給他,你在小酒店裏太屈才,所以留下這句話:你願不願來,我都等著你。”
B君果然返回公司,一年後,經過東拚西殺,為公司獲利幾百萬。
我們都渴望被賞識和讚美,而且會不計一切地去得到它,但是沒有人會理會阿諛奉承這種不誠懇的東西,也沒有人稀罕那些居高臨下的美言。領導者自然不會對下屬阿諛,但是居高臨下的美言卻時常會顯現出。
要成為人類有效的領導者,卡耐基告訴你一個原則:讚美最細小的進步,而且是讚美每一次進步,要誠懇的認同和慷慨的讚美。
惟有放下架子,真誠懇切,才能做到這些。誠意就是萬靈丹,威廉·詹姆斯告訴我們:“若與我們的潛能相比,我們隻處於半醒狀態。我們隻利用了我們肉體和心智能源的很少一部分,往大處講,每個人離他的極限還遠得很,他擁有各種能力,但往往習慣性地未能運用它。”
鬆下幸之助創業兩三年,多少也有了一些客戶,店員也雇了四五個,記得某個夏天的下午,白天努力做完工作,傍晚就收了工衝涼(一種洗澡方式,用直徑大約二尺半的木製水盆盛水,在裏頭洗澡),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用這種方式洗澡了。但40年前,這種洗澡方式很普遍。就在當時,突然自己有個感覺:“今天做的真不錯,自己都感到十分驕傲。這大概就是一種滿足感。這種自我滿足的心境,可以說是生活的充足感與生活的真正意義。
自己告訴自己:“今天幹得很好。”這種自我褒獎自己、安撫自己,我認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受人褒獎是件榮譽事,可是要達到自已能夠褒獎自己的地步,這樣工作,才能真正感到生活的充實感及滿足感。
40年前,辛苦地工作一天,自己滿足於今天一天的工作,在木盆裏放水衝洗疲憊的身體,然後吃晚飯,那種心滿意足的情景,至今仍清晰地浮現在眼前。那時對我來說,可以算是一生中最感愉快而愜意的日子。
後來受到各位客戶的愛護,事業蒸蒸日上,而有今天。
可是對我而言,個人的滿足感、喜樂感,還是以當時最為強烈。
他還說:不論個人或團體,我們常低估了自己的價值。
隻有先肯定自我,才能完全發揮自己的實力,突破任何困境。
這實際上也是一個心態問題。許多著名的成功人士各有特點,但在擁有良好積極的心態這一點上卻有著驚人的一致性。
世界冠軍蕾頓在奧運會比賽時,在她年輕的運動員生涯中,作了極危險的決策。她在跳躍動作中,得到了完美的十分之後———美國選手在#運會中,從未達到如此成績———她竟要求不必要的第二次試跳。她比任何人都更為明白,這個決定有多麼危險,她可能會犯點錯,滑一跤或表現一丁點的誤差,隻要一個小失誤,在極端嚴格的規則下,她就會失去她第一個滿分。對她而言,那是她挑戰自我,肯定自我的絕對真實的時刻!
假如你要去一家公司上班,所以你同這家公司總裁有約。他坐在桌邊,身子前傾著說道:“如果我雇用你,你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的壞的都說給我聽了吧!”
你將做何回答?你能說出哪些資格、條件來?
任何公司都要經常盤點,通過檢查庫存貨品,弄清市場動向,自己要賣什麼,缺什麼、哪些產品過時了。
個人也一樣,需要時常檢查自己,問問自己有什麼特別的才智和技能,是否有能力與同事競爭,是否準備付出成功所需要的時間、思想和精力,自己掌握的東西過時與否。盡可能客觀地進行自我檢查、評估自己的能力,肯定自我的優勢認清自己的缺點。
認識自我、肯定自我,進而從成功的喜悅中欣賞自我、完善自我,才會品嚐到生活的甜美與幸福。才會得到他人的讚賞與尊敬。
敗者的起點在一次別開生麵的人才招聘會上,A君以其絕對的實力闖過了5關,不知最後一關會是什麼。A君在揣摩著。
而另一位同是某名牌大學畢業的B君則有兩關是勉強通過的。
此時,他們都在等待著那第6關考題的公布,這將是對於他們的一次宣判,因為兩個當中隻能選一個。
A君入選是無疑了。大家都向他投去讚賞的目光。
主持者在片刻的有些令人窒息的“冷場”之後開始宣布:A君被錄取,B君另謀高就。
宣布完後,A君興奮地站起來,抑製不住心中的激動之情帶頭為自己鼓掌。
這時,B君不卑不亢地起身微笑著說:“哦,正可謂人各有誌不可強求,選擇人才是擇優錄取,更何況每個單位都有它用人的標準和尺度,每個人都想找到、也會找到自己適合的位置。好了,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