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妻量量尺寸,問他:“這條褲子做成什麼式樣啊?”
卜子隨口回答:“我能要什麼樣式的,就照老樣子做唄!”
妻子以為丈夫喜歡原有那種又髒又破衣服的款式,尋思著:他是不是覺得穿這種褲子很舒服,而且這一條褲子不夠穿,所以叫我再做一條?不管那麼多了,先按照丈夫的意思做好再說。
卜妻就認認真真地仿照老褲子的模樣,這裏戳幾個破洞,那裏抹一攤油,弄得皺皺巴巴、破破爛爛的。花費了不少工夫,總算完成了。
她把褲子捧到卜子麵前,得意地說:“滿意吧?同老褲子一樣的樣式。”
說話一定要說清楚,馬虎不得,尤其是大事情。如果一句話沒交代清楚,很可能使自己傾家蕩產。
背運的寶石不如草
富商奧力姆和他的朋友瑪迪,一起來到一座城市。
奧力姆對瑪迪說:“你知道嗎,這座城市曾經救過我年輕的性命。那一年我從這裏路過,突然急病發作,昏倒在路旁。是這座城市裏最善良的人們把我背到醫院,又是這座城市裏最高明的醫生為我治好了病。我不知道誰是我的救命恩人,因為他們都沒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後來我離開了這座城市,隨著財富的增加,我越來越思念這座城市,越來越想報答我的救命恩人。”
“那麼,你準備為這座城市做點什麼呢?”
“把我最珍貴的三顆寶石,奉送給這裏善良的人們。”
他們在這座城市住了下來。
第二天,奧力姆就在自己門口擺了一個小攤,上麵擺著三顆閃閃發光的寶石。奧力姆還在攤位上寫了一張告示:“我願將這三顆珍貴的寶石,無償奉送給善良的人們。”
可是,過往的行人隻是駐足觀望了一會兒,然後又各走各的路去了。
整整一天過去了,三顆寶石無人問津;整整兩天過去了,三顆寶石仍遭冷落;整整三天過去了,三顆寶石還是寂寞無主。
奧力姆大惑不解。
瑪迪笑了笑說:“讓我來做一個試驗吧。”
於是,瑪迪找來一根稻草,將它裝在一個精美的玻璃盒裏。盒中鋪上紅絲絨布,標簽上寫著:“稻草一根,售價1萬美元。”
此舉一出,立刻產生轟動效應。人們爭先恐後,前來詢問稻草的非凡來曆。
瑪迪說此稻草乃某國國王所贈,係王室家中傳家之物,保佑著主人的榮華富貴。
結果,此稻草被人以8000美元買去。
三顆寶石依然在熠熠發光。而在人們的眼中呢,隻是把它們當作假貨,當作哄小孩子的東西而已。真是背運的寶石不如草。
事後,瑪迪對奧力姆說:“人們總是對難以到手的東西垂涎三尺,哪怕它隻是一根稻草。”
人們對於越是輕易可以得到的東西,甚至包括寶物,就越不知道珍惜,甚至把寶物看成廢物。人們對於越是不能輕易得到的東西,甚至包括廢物,就越加倍地追求,甚至把廢物看成寶物。寶物放錯了地方成廢物,廢物放對了地方成寶物。
掛牛頭賣馬肉
春秋時期,齊國的國君齊靈公有一個獨特的癖好:喜歡看婦女穿男人的衣服,他覺得女人穿上男人的衣服另有一番韻味,於是便下令:內宮裏所有的嬪妃侍女都女扮男裝。
但是沒有多長時間,這種女人穿男人衣服的風氣便全國的範圍內流傳開來,並把它當作時髦來追趕。一時間,女扮男裝的人與男人混雜在一起,讓人們分不清誰是男,誰是女,全國上下一片混亂。靈公知道後很生氣,認為這有傷風化,便命令各地官吏:“凡有女扮男裝的,一旦發現,一律撕裂衣服,扯斷腰帶。”盡管如此,這股女扮男裝的風氣仍然禁止不了。
一天,晏子去拜見齊靈公,齊靈公便問道:“寡人已經命令各地官吏,采取了嚴厲的措施,可是女扮男裝的人還是到處可見,為什麼還禁止不了呢?”
晏子回答:“不知道大王見過沒有,有的肉鋪門口掛著牛頭,案上賣的卻是馬肉。大王讓內宮女人穿男服,卻想在外麵禁止女扮男裝,等於是掛牛頭賣馬肉,怎麼禁得住呢?
要讓下不效,首先要上不行。”
齊靈公照辦了,果然,一月後,女扮男裝的風氣就在全國刹住了。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凡事隻有身體力行,才能令行禁止。
對牛彈琴
戰國時期,有一個大音樂家名叫公明儀,彈得一手好琴。他無論走到哪裏,總是琴不離身,閑下來時,彈奏一曲,便覺得心神舒暢。
有一天,他獨自一個人在郊外散步。他走著走著,看見一頭牛在那裏吃草。他覺得這頭牛很寂寞,他就開口對牛說道:“老黃牛啊老黃牛,你真可憐啊,一個人在這裏,也沒人理你,不過,你不用怕,我給你彈一首曲子,給你解解悶兒。”
於是他就放下琴,先彈了一支《清角之操》。牛隻是低著頭隻管吃草,一點也不理會。公明儀失敗了,他想了想明白了:那支曲調太高深了。不是牛聽不到琴聲,而是琴聲不適合它的耳朵啊!於是他又另外彈了幾支曲調,一會兒好像蚊子嗡嗡地叫,一會兒又好像小牛哞哞地叫。這樣一彈,那頭牛就搖著尾巴,豎起耳朵,草也不吃了,回轉身子踱著小步,慢慢地走來,留心地傾聽。
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有的放矢,看清對象,這樣才能收到效果。
獻鳩放生
每逢元旦,邯鄲一帶的老百姓都要成群結隊去山野裏,捕捉許多斑鳩,送到趙簡子的府第上。
趙簡子看著一籠籠活蹦亂跳的斑鳩,非常高興,命人取出金銀,厚厚賞賜給每一個獻斑鳩的人。
有個人在簡子家做客,見了很奇怪,問簡子要這些斑鳩幹什麼。簡子回答說:“你難道不知道嗎?每一顆小生命都是寶貴的啊!元旦這天,我要放生,表示我對生靈的愛護。”
客人聽罷,“撲哧”一聲笑了,說:“這就是愛護生靈的辦法嗎?老百姓知道您要放生,斑鳩能得到厚賞,大家都爭先恐後去捕捉斑鳩,下鐵夾的下鐵夾,用箭射的用箭射,活捉的固然不少,可打死的更多。您如果真的可憐這些小生命,還不如下個通令,禁止捕捉斑鳩。不然的話,抓了又放,你的恩德還抵不上你的罪過哩。”
簡子聽了,紅著臉點頭稱是。
那些想問題、辦事情隻圖虛名、不顧後果的人到頭來隻能是被人諷刺和挖苦。
細微之處
據說古羅馬有個皇帝,常派人觀察那些第二天就要被送上競技場上與猛獸空手搏鬥的死刑犯,看他們在等死的前一夜是怎樣的表現。如果發現這些的死犯中,居然有能夠呼呼大睡而麵不改色的人,便偷偷在第二天早上將他釋放,然後訓練成帶兵的猛將。
古時中國有個皇帝,在接見新來的臣子時,總是故意叫他們在外麵等待,遲遲不予理睬,再偷偷看這些人的表現,並對那些悠然自行、並無焦躁之容的臣子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