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冬日,天氣十分寒冷。牧師和信徒坐在溫暖的火爐旁,牧師勸說那位信徒應該每個禮拜與其他的教徒相聚,但是他認為並不一定非要如此。
牧師拿起火爐邊的鉗子,把火爐上的煤炭一塊一塊地分離開來,很快,火紅的炭塊便暗淡了下來,兩個人也不再感覺溫暖。
那個信徒似乎也明白了牧師的意思,接受了牧師的請求。
團結才是力量。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隻有加入到團體中去,才能充分發揮出自己的能量。
最後的考試
一群即將畢業的機械係大四學生參加最後一場考試。
主考這場考試的教授告訴學生們可以帶上需要的教科書、參考資料和筆記,但是不準交頭接耳。學生們一個個都滿懷信心。
試卷發下來了,學生們眉開眼笑,隻有5道論述題。
3個小時過去了,教授開始收試卷。學生們似乎不再那麼自信了,臉上露出悲慘的表情,沒有一個人說話。教授拿著試卷端詳著學生們擔憂的臉,問道:“有幾個人回答完了5道題?”
沒有人吱聲。
“有幾個完成了4個?”
還是沒有人舉手。
“3個?2個?”
學生們開始不安起來。
“總該有人回答出一道題吧?”
所有的學生還是一片沉默。
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說:“這正是我預期的。我隻是要加深你們的印象,即使你們已完成4年工程教育,但仍舊有許多有關工程的問題你們不知道。這些你們不能回答的問題,在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諞的。”
教授帶著微笑接著說:“這個科目你們都會及格,但要記住,雖然你們是大學畢業生,你們的教育才開始。”
任何一個人都不敢聲稱他知道和懂得所有的事情。學無止境,對我們來說,這個世界上未知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所以每個人都要懷著一種謙卑的態度去迎接新的生活。
新龜兔賽跑
烏龜自從贏了那場比賽後,一直都得意洋洋。一天,它心血來潮,又約了兔子再來一次賽跑。
這一次,烏龜和上次一樣,從起點一路慢慢努力往前爬。它走了大半的路也沒見兔子在途中休息,心裏便開始有些納悶。不過它還是沒有停止它的腳步,依舊堅定地向終點前進。等快抵達目的地時,它卻發現兔子早就到達終點,一直在那裏等著它。
烏龜於是問兔子:“你今天怎麼不在路上玩耍或休息一下呢?”
兔子笑著對烏龜說:“我怎麼能連續兩次犯同樣的錯誤呢?我又不是一個傻瓜!”
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反省並更正之,我們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破碎的財神爺
有個窮人供奉了一尊財神爺。他虔誠地祈求財神爺保佑他發財,結果他變得越來越窮了。
最後,他甚至窮得家徒四壁,一氣之下抓起那尊神像向牆上摔去,財神爺被摔個稀巴爛,卻從裏麵掉出一些金子來。
這人把金子拾起來,大聲地說:“我看你既可恨又可愛,我尊敬你的時候,你卻讓我一天比一天窮;我打爛了你,你卻給我這麼多金子。”
真理就如同神像裏的金子,往往被各種各樣的表麵現象所遮蔽。如果沉迷在這些虛無的幻景中,沒有勇氣打破它,你是不可能得到你所想要的。
我什麼也不種
春天來了,田地裏開始繁忙起來,人們都在開始播種。
有一個農夫什麼也沒種。別人地裏的種子都已經發芽了,他的地裏依然荒蕪。
鄰居問他:“你怎麼不在地裏種上麥子呢?”
農夫回答:“今年天幹,我怕不會下雨,把麥子幹死了。”
“那你為什麼不種棉花呢?”鄰居接著問道。
他又回答:“棉花招蟲子,被蟲子吃了還不是跟白種一樣!”
鄰居不明白了:“那你究竟準備種什麼呢?”
“我什麼也不種,這樣既省事,又保險。”農夫自信地說道。
到了夏天,種麥子的人豐收了;到了秋天,種棉花的人也豐收了;到了冬天,這個農夫沒有麥子去磨麵粉,沒有棉花縫被子,他又餓又冷。還沒等到下一個播種的季節來臨,就去了保險的地方———天堂。
沒有什麼事情沒有風險,生活中最大的危險就是不冒任何風險。一個人如果做什麼都害怕冒風險,那麼他將一事無成。
打不贏就跑
一個年輕人被一個比他強壯的人欺負後,傷心地跑到他的爺爺那裏去求助。他問爺爺:“要是別人想要打我時,我該怎麼辦呢?”
“不用怕,孩子,”爺爺說:“你應該毅然地脫下你的外衣,一麵用你堅定的眼神注視著他的眼睛,然後慢慢卷起你的袖子。記住,一定要緊緊盯住他的眼睛,不能害怕。”
“然後我再怎麼辦呢?”年輕人接著問。
“如果這個時候,他還不走的話,那你趕緊掉頭就跑吧。”
前進需要勇氣,後退更需要智慧。任何時候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衝動和魯莽隻會使你更加後悔。
空瓶子
狐狸和猴子好幾天沒吃東西了,在路上它們發現了一個洞穴,裏麵有個神像和兩個瓶子。
狐狸祈求神像:“我們幾天沒吃東西了,這樣下去會餓死的……”
神像說:“這兒有兩個瓶子,一個裝滿食物,一個是空的,你隻能用觀察來選擇一個。”
狐狸說:“兩個瓶子中有一個裝滿食物,另外一個是空的,我看這兩個瓶子肯定都是空的。”
聽了這話,一個瓶子開口了:“我才不是空的……”
狐狸一聽,伸手抱走另一個瓶子。打開瓶口,果然裏麵都是食物。
猴子大惑不解地問:“你怎麼知道這個瓶子裏有食物?”
狐狸笑著說:“肚子空空的人,最怕人家說他空瓶子,肚子有墨水的人,你說什麼他都不在乎。”
自吹自擂的人往往腦袋空空,腦袋空空又自吹自擂的人是會被人嘲笑的。自以為是又總生活在別人的唾棄與嘲笑之中,何苦呢?
兩岸的羚羊
一位動物學家對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奧蘭治河兩岸的羚羊群進行了一番研究。他發現東岸羚羊群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強,奔跑速度也不一樣,每分鍾要比西岸的快13米。
對這些差別,這位動物學家曾百思不得其解,因為這些羚羊的生存環境和屬類都是相同的,食物來源也一樣,都以一種叫鶯蘿的牧草為主。
有一年,他在東西兩岸各捉了10隻羚羊,把它們送往對岸。結果,運到東岸的10隻一年後繁殖到14隻,運到西岸的10隻剩下3隻,那7隻全被狼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