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求職應聘,最重要的是表現自己的資格和能力,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是不宜的,隻能虛騙一時。如果應聘令你膽戰心驚,那麼這也許是你深深地明白自己肚子裏究竟有幾滴墨水的緣故。這時談話的範圍要守在一定的界限內,不要談辦公室的陳設,不要談對方的一身裝束,而且要有一定的時間觀念,你必須把你的資格和能力濃縮表達,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內將其交代清楚,所以這時就是檢驗你所受訓練、教育及能力如何的關鍵時刻。
在工作上,要能勝任並心情愉快,不要擺一副冷麵孔,盡量減少情緒上的困擾及不切實際的空想。你可以和同事談談工作上所需要的知識,談談工作上的經驗,要誠心誠意,不存任何成見。在一塊兒工作的人,必須彼此尊重、關心,互道平安,態度溫和,坦誠相待,心中有話,就要直言不諱。
再者,失言是常有的事。不要故作糊塗,或者虛張聲勢。應該立即承認自己犯了錯誤,認錯同樣能贏來尊重,而且還會大大增加你說話的力量,使你往後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擲地有聲。
天天說話不見得會說話
人天天都在說話,但是,有的人說起話來,娓娓動聽,使人聽了全身的筋骨都感覺到舒服;有的人說起話來,鋒芒銳利,像是一柄利刃,令人感覺到十分恐懼;有的人說起話來,一開口就使人感覺到討厭。所以人的麵貌各不相同,而人所說的話和獲得的效果,也正像麵貌一樣各個不同。
說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們天天都在說話,但並不見得個個都會說話。“口齒伶俐”“三寸不爛之舌”這種讚詞,完全是對於會說話的人的稱讚。話說得好,小則可以歡樂,大則可以興國;話說得不好,小則可以招怨,大則可以喪身。
近代美國詩人弗洛斯特從說話的角度,把一般人巧妙地分成兩類:第一類是滿腹經倫,卻說不出來的人;第二類是胸無點墨,卻滔滔不絕的人。弗洛斯特的觀察非常深入,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看到一肚子學問而訥於言辭的人,也經常聽見不學無術的人廢話連篇。所以,交談最根本的條件是:既要有充實而有價值的內涵,又要善於表達,使人聽得痛快,而且回味無窮。所以“有話可說”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要達到“言之有物”的境界,更要不斷學習,力求充實自己。
平心而論,中國傳統並不鼓勵人研究交談方法,頂多不過提出若幹基本原則,讓各人“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而已。但是,我們中大部分人卻沒有能力去體會並運用這些原則,甚至曲解“巧言令色,鮮仁矣”的道理,弄得簡直不敢開口。然而在當今社會,社交場合交談藝術卻已是處世的第一要訣,不可不細加研究。律師出身的美國參議員,也是美國最著名的演說家之一——戴普曾經說過:“世界上再沒有什麼比令人心悅誠服的交談能力更能迅速獲得成功與別人的欽佩了,這種能力,任何人都可以培養出來。”
的確,能夠在交談中把意思有效地表達出來的人,走到哪裏都可以出人頭地。他們不但可借口才引起旁人的重視,也比一般人擁有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一個人必須了解:如何探尋事物,如何說明事理,以及如何進行說服性的言談,才能獲得他人的支持和事業上的成功。【
,謝謝大家!】
以下是
積極配合"打擊互聯網淫穢色情信息專項行動"請書友們踴躍舉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