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人際關係交往家卡耐基曾經曆過這樣一件事:
他曾租用紐約某家飯店的大舞廳,用來每季度舉辦一係列的講課。在某一季度開始的時候,他突然接到通知,說他必須付出比以前高出三倍的租金。卡耐基得到這個通知的時候,入場券已經印好,並且發出去了,而且所有的通告都已經公布了。當然,卡耐基不想付這筆增加的租金,可是跟飯店的人談論是沒有什麼用的。因此,幾天之後,他去見飯店的經理。
“收到你的信,我有點吃驚,”卡耐基說,“但是我根本不怪你。如果我是你,我也可能發出一封類似的信。你身為飯店的經理,有責任盡可能地使收入增加。如果你不這樣做,你將會丟掉現在的職位。現在,我們拿出一張紙來,把你因此可能得到的利弊列出來,如果你堅持要增加租金的話。”
然後,卡耐基取出一張紙,在中間劃了一條線,一邊寫著“利”,另一邊寫著“弊”。
他在“利”這邊的下麵寫下這些字:“舞廳空下來。”接著說:“你把舞廳租給別人開舞會或開大會是最劃算的,因為像這類的活動,比租給人家當講課場能增加不少的收人。如果我把你的舞廳占用二十個晚上來講課,你的收入當然就要少一些。”
現在,我們來考慮壞的方麵。第一,如果你堅持增加租金,你不但不能從我這兒增加收入,反而會減少自己的收入。事實上,你將一點收入也沒有,因為我無法支付你所要求的租金,我隻好被逼到另外的地方去開這些課。
“你還有一個損失。這些課程吸引了不少受過教育、修養高的群眾到你的飯店來。這對你是一個很好的宣傳,不是嗎?事實上,如果你花費五千美元在報上登廣告的話,也無法像我的這些課程能吸引這麼多的人來你的飯店。這對一家飯店來講,不是價值很大嗎?”
卡耐基一麵說,一麵把這兩項壞處寫在“弊”的下麵,然後把紙遞給飯店的經理,說:“我希望你好好考慮你可能得到的利弊,然後告訴我你的最後決定。”
第二天卡耐基收到一封信,通知他租金隻漲百分之五十,而不是百分之三百。
在這裏,卡耐基沒有明確地提出自己的反對要求,卻得到了減租。卡耐基一直都是談論對方的要求,以及他如何能得到他想要的。假設卡耐基怒氣衝衝地衝到經理辦公室說:“你這是什麼意思,明明知道我的入場券已經印好,通知已經發出,卻要增加我三倍的租金?”那麼情形會怎樣呢?一場爭論就會不可避免地發生——而你知道爭論會帶來什麼後果。
原則歸原則,但也要避免諸多的正麵衝突。通過循循善誘,權衡利弊,讓對方自己承認錯誤,可避免雙方的尷尬與不愉快。所以,靈活巧妙的勸說勝過千軍萬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