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大提速01(3 / 3)

譚連民把當時任用陳英的情況,簡單地向王誌康做了彙報。

“這就是陋習,什麼任用幹部到處搞平衡。我們就是需要年輕幹部來實現鐵路的可持續發展,你不應該有這樣那樣的顧慮,大膽使用人才,正是鐵路跨越式發展的需要。”王誌康與譚連民愉快地交談著,慢慢地向軟席候車室走了過來。

5

正當分局的大員們焦急等待時,秘書從外麵走進軟席候車室,向黃士煒彙報說:“王局長給值班室打過電話,說他即不需要用車去送,也不需要各級領導接站,他輕裝簡行隻帶辦公室主任走的。剛才我給局辦主任打了電話,可手機不通。”

就在分局大員們不知道該如何離開時,譚連民陪著王誌康和局辦主任一起走了進來。因為局辦主任的出現,大家就明白那個陌生人是誰了。

譚連民向分局領導介紹說:“這是新來的局長王誌康。”

黃士煒在王誌康到任時見過麵,他心裏很不滿意,但卻把火發在了譚連民的頭上,“小譚,王局長到了你們車站,你怎麼也不給我們打個招呼。”

譚連民準備解釋,王誌康接過話去,說:“這與譚站長無關,是我搞了個突然襲擊,先了解一下淩水站的情況,這沒什麼不對的吧?”

黃士煒尷尬地笑了笑,說:“當然沒有什麼不對的了。領導檢查工作是應該的。”

隨後,黃士煒開始介紹在座的領導情況。

王誌康逐一握手後,坐了下來,說:“我看淩水分局和站段的領導幾乎都來了吧,那麼,咱們就在軟席候車室來個現場辦公,針對淩水車站情況,以點帶麵,把問題擺一擺,看看咱們鐵路到底應該如何改革,如何發展。”

王誌康先是從鐵路局的生產情況講開來,“中央提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但是我們不能不看到多年來,在計劃經濟的影響下,沉積的問題還不少,許多的企業職工都放假在家,自謀職業的人越來越多,滿街都是人力三輪車、小商小販。許多企業不景氣,鐵路的貨運量就上不來,加上公路運輸的蓬勃發展,昔日上門找貨場辦貨都要送禮,還排不上號,把那幫貨運員們搞得牛氣十足,現今一個個都像要飯的,主動上門人家也不走貨物。這樣一來就將賺錢的渠道轉向旅客列車,想從人兜裏掏錢,想方設法地加價還不算,又想出一些辦法使那些超員的列車,改成了特快、旅遊車、空調車,變向地加高價,結果,常常這樣的列車卻出現了運量不足,有的車隻有百分之二十的旅客,不知是誰發明了‘虛糜’這個詞來說明這種現象。還有車速慢、服務質量差諸多因素,一大批的旅客已經分流到了公路、航空,現在高速公路發展得極快,一般的短途運輸,人家的車速都能達到百十公裏,還隨處可以乘降,誰還願意乘坐你的火車。這就是鐵路幾十年不變的計劃經濟帶來的弊端。鐵路終於從鐵老大的地位上跌落下來了,這是我們不得不麵臨的問題。鐵道部也在尋找走出困境的路子,那麼路子隻有一個,就是先從設備和服務質量上抓起,建設好鐵路標準線,這幾年來經過了連續的四次提速,還想出了增加滿足旅客要求的朝發夕至、當天往返列車,這都是以人為本,打造和諧社會的需要,我們馬上就要進入第五次大提速的工作準備階段了,我想問一問咱們這些領導幹部,是否從思想和行動上都準備好了?”

王誌康又從來到北方鐵路局後的所見所聞,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思路。隨後,他讓譚連民來談談車務係統改革想法。

譚連民用自己在運輸係統的經驗說明了現在的分局及其管理體製的問題,提出了鐵路應該大區段、大交路的建議。同時他也反映了車站實際和現狀,並沒有回避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直接負麵作用,很大程度就影響到了車站。車站在鐵路各站段的效益算是最好的,所以分局撥出的工資額也逐年大幅度削減,進入今年工資缺口已經超過一半,補償這缺口就靠多種經營創收來解決。車站所謂的創收好,也就是依靠多加價得來的,搞空調候車室什麼的加價來解決。車站的最大車皮用戶是個大的石油企業,每天能保證兩萬元的進項。而這些都是固定的,工資額卻是越來越少,加上安全生產每百天就漲工資,是隻漲不降。許多基層運輸部門的多經加價部分,上麵有了新規定還要取消,靠多種經營創收誰都在搞,越做越艱難。”

譚連民的意見得到了王誌康的認同,王誌康對譚連民的彙報有批評也有肯定,還講他下車後的遭遇,介紹了與那個值班員和吳彩霞在站台上對話的經過,還說到對職工的素質教育問題,說:“你們有這樣的領導,怎麼能教育好下麵的職工,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那個值班員工作負責倒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他的語言和態度卻說明我們對職工教育的不夠,這正是說明了你們車站的領導班子沒有把建設一個好的路風環境當回事,出現這樣嚴重的路風事件,我們絕不能姑息遷就,必須對吳彩霞進行嚴肅處理,夠降級的降級,夠撤職的撤職,該下崗的就下崗。再有我下車後,就看到布置在月台上的花卉,現在是什麼天氣,這明顯是擺給我看的,這種形式主義絕對要不得的。”

黃士煒臉色有些難看,剛才他還當著大家表揚吳彩霞,他為了給自己找了個台階,就對楊啟才說:“楊書記,這是你的工作,你布置一下,把那些花從月台上撤下來,別凍壞了。”

“我已經安排團委書記去了。”楊啟才說。

王誌康聽到後,反映很敏感,他對楊啟才問道:“你說的是團委書記陳英吧?”

當他得到楊啟才肯定的表示後,說起了在站台上與陳英接觸的經曆,說:“這個陳英的素質不錯,譚站長跟我說,讓這個大學生當團委書記是搞平衡,為了實現鐵路跨越式發展,就應該大膽使用年輕幹部,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譚站長、楊書記,淩水站的兩個領頭人都在這裏,你們說陳英這樣的幹部是不是可以培養一下?”

“陳英的工作能力沒啥可說的,業務更是一流水平。”譚連民說。

“當然可以培養。”楊啟才又有些擔憂,“隻是經驗少了點。”

“經驗少,就多給她煆煉的機會嘛,放到領導崗位上,出了問題不怕,可以多摔打摔打,再就是還有你們這些有經驗的領導幫助她。”王誌康回頭對黃士煒說:“幹部部門考查一下,我看她對客運工作很熟悉,女同誌做客運的領導比較合適。不過,我可隻是提了個建議啊,這一級幹部還是你們分局管的嘛。”

黃士煒無可奈何地苦笑笑。

楊啟才並沒有吩咐陳英去收拾那些花卉,隻是隨機應變順嘴那麼一說。他怕露了餡,借故從軟席候車室溜了出來,撥通了陳英的電話,還沒等他開口說話,那麵的陳英便說:“書記,是不是讓我們把花撤下去呀?”

楊啟才本想掩遮一下,可是嘴裏卻說:“是呀。”

“我早已經做完了。”

楊啟才奇怪這個陳英是不是聽到了軟席候車室裏麵的消息了,問道:“你怎麼知道的?”

“什麼怎麼知道的?”陳英明顯與楊啟才的思路不一樣,說:“現在你們這些領導正在彙報,隻要是打電話,最重要的事,就是怕這些花凍壞了,造成經濟損失。”

楊啟才高興地說:“這丫頭,鬼精靈一個。”

陳英從站台上下來,便一直惦記著月台上的這些花卉,她從辦公室的窗戶裏看到分局的大小領導們從地下通道上來,進了軟席候車室,她便馬上下樓,直奔站台,那些休班拾垃圾的團員們也陸續趕到站台上,這是她事先布置的,隻要領導一出站台,就回來搶救這些花卉。楊啟才來電話時,這些花早已經歸還給了土林辦了。

吳彩霞想起這件事,匆忙趕到站台上,花圃裏已空空如也。她正望著花圃發呆,李群走過來,說:“吳站長,這個陳英是不是閑著沒事,領導剛走,她就把這些花撤下去了。我說一會兒,領導們可能還要乘返程列車,等領導走了再說,可她卻不聽,都給撤下去了,你說她是不是閑的?”

“是閑的。”吳彩霞心不在焉地說。

6

從揭擺淩水站的問題開始,軟席候車室一片沉寂,為了緩和這種氣氛,王誌康故作輕鬆地說:“本來今天是第一次見麵,應該多說些拜年話,說些開心的事,誰知盡說些喪氣的話,窩心的事。這麼的吧,我們還是聽一聽譚站長對現在鐵路的跨越式發展和鐵路的標準化建設有什麼總結性的發言。”

譚連民也沒謙虛,說:“我們車站的體會和作法用這麼二十七個字就能體現出來。”

“哪二十七個字呀?”王誌康微笑地問道。

“抓住一個硬件,把握兩個軟件,鼓足幹勁,對準缺口,上下齊動,搞平推。”

王誌康不知怎麼想的顧自笑了笑,說:“小譚哪,可真有你的,你是怎麼想出來的呢。”說著控製不住,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邊笑還邊說:“真有你的。”

王誌康這麼一笑,開始大家還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跟著傻笑,笑著笑著慢慢悟出局長笑的意思來,那是為譚連民的總結出的那些話產生的聯想而笑的。這樣一來,原本很嚴肅的彙報,搞得氣氛熱烈非常。

“譚站長的這個總結很生動,也很通俗。”王誌康對局辦主任說:“回去把這個經驗總結一下,這樣的語言很容易被群眾接受,也好推廣。”

王誌康這麼一說,譚連民感到與局長的關係又密切了一層。當王誌康問起他們還有什麼困難的時候,譚連民說現在對車站的投入太少。他心裏還想說工資問題,但一想這個問題要是直接提出來局長恐怕會有反感,因為全局都麵臨著工資缺口問題,誰都會提這樣的要求,他也不可能開這樣的口子。所以譚連民隻提出貨物大樓需要改造,集中樓的需要增加附屬的設備。

王誌康一邊聽一邊點頭,黃分局長插進話來,“你這個小譚,在運輸分處時你總說對這個車站投入太大,你這一去就開始為你的車站鳴冤叫屈了。”

楊啟才馬上接上話來,“譚站長這也是此一時彼一時了嗎,在上麵的人就是缺少調查研究,到下麵來瞅一瞅才會食人間煙火。”

這話的潛台詞明顯有所指,分局長隻是用白眼翻了一下楊啟才,沒有說什麼。王誌康卻麵帶微笑地問道:“那你們說還需要多少投入呢?”

譚連民也沒有客氣,說:“我們至少需要三百萬。”

在座的各位領導都感到驚訝,同樣麵臨著困難的鐵路局,很難在計劃外拿出這麼一大筆投入的。王誌康卻爽快地說:“那好,給你們三百萬,我倒是要看看你們到底能搞出什麼名堂來。”

譚連民一高興,啪地給王誌康來了一個標準的敬禮,“我給局長敬禮了,我代表全站職工謝謝您。”

局長揮揮手,示意譚連民坐下來,說:“淩水這個車站雖然出現了吳彩霞那樣有損於鐵路形象的副站長,但這兩個主要領導都很有新意很有特點,一般的站段領導,見到工人橫眉冷對,現在是怎麼說的,全體幹部團結起來整群眾,從站段一級領導開始,一直到班組長,不是層層負責,而是一抓到底,一起管群眾,原來是領導都要到一線參加生產勞動,密切幹群關係,現在可到好,連工長都脫產了。而這些幹部要是見到上級領導卻表現得奴顏卑膝,唯唯諾諾,看著領導眼色行事,大氣都不敢出。我就喜歡譚站長楊書記這樣的基層領導。這麼著吧,你們還有什麼要求,盡管說。”

楊啟才馬上想到了轎車,機會來了不能放過,楊啟才顧不得分局領導都在場,說到了車站要買車,而分局卻不批,他說明自己的理由:“車站是個窗口單位,如果遇到一定級別的領導,開著一般的車迎來送往,麵子上也就過不去了。”

王誌康笑了,“我可以破例批給你們一台超標車,奧迪A6怎麼樣?一般站段使用的大多用的是普通型的常用轎車。”

沒想到兩個要求這麼輕而易舉的解決了,這讓楊啟才譚連民心情格外的激動。

王誌康沒有在淩水車站久留,說要到分局去看一看,再與分局機關幹部見個麵。他讓來車站的領導們一起過去。大小領導陪同王誌康從車站走了出來,準備一同去分局。王誌康來到車站廣場,看到一排小車都等在門口,他拉過譚連民和楊啟才,一指車站的廣場指定他乘坐的凱迪拉克,說:“你們倆坐接我的車一起走吧。”

兩個人看著分局大小官員露出驚異之色,還在猶豫,王誌康卻不由分說把兩個人推進車裏去。在去分局的路上,王誌康笑著問他們兩個人,“你們跟我說實話,要了我三百萬,準備往什麼上投入?”

兩個人也沒有撒謊,直言相告說是準備投入貨物大樓裝修大酒店,準備以後為多經創收和安置一部分下崗職工做準備。

王誌康稱讚道:“我看你們這麼精明,不會從我兜裏掏錢搞設備投資,那個錢分局就能給的。”

一路上王誌康興致極高,與兩個人談笑風生。

王誌康在分局先是到幾個重點處室走了走,然後便在大會議室與更多的相關人員開了個見麵會,王誌康簡單地把個人情況和部黨組的任命時跟他談話的情況做了個說明,無非也就是部領導的期待著北方鐵路局走在鐵路改革前麵一類的話題,隻用了一個小時就結束了,王誌康乘坐分局的轎車直接去了下一個分局。

楊啟才還在分局逗留,譚連民跟楊啟才打了個招呼,說自己有點私事去辦,就出了分局機關大樓,打乘一台出租車,直奔了醫院。

譚連民到醫院時,常寶學正跑上跑下為他的嶽父進行常規檢查,不是血液檢查,就是尿液檢查。幹部病房裏隻有田小彤一個人守在打著吊瓶的父親身邊,看到譚連民也沒有給他好臉。

“爸,怎麼樣了?”譚連民悄聲地問。

“能怎麼樣,心梗,人家大夫說了,很危險,不讓咱爸翻身,需要全麵檢查。”田小彤埋怨道:“就我一個人樓上樓下的折騰,我哪裏搬得動我爸呀。”

“常寶學不是過來了嗎?”

“他來的時候,早就晚三春了。”

譚連民涎著臉,問:“不是有醫院的人能幫忙嗎,幹診這些人你也是認識的。”

“他們?哼。”田小彤憤憤地說:“他們還不是見人下菜碟,要是爸爸在位時,能像現在這樣,院長主任還用得著去找嗎,早就屁顛屁顛的了。”

田小彤聲音大了一些,嶽父睜開眼睛,有氣無力批評道:“小彤,說話注意影響。”

譚連民忙俯下身來,示意嶽父不要多說話。嶽父點了點頭,又閉上了眼睛。

常寶學回來了,把所有的檢驗化驗報告交給了譚連民,幾個人走出了病房。

譚連民讓田小彤和常寶學都先回去,自己來照看嶽父,田小彤沒有言語,常寶學卻執意要留下來,他說一會兒譚連民必須要參加交班會。

田小彤陰著臉說:“算了,譚連民你別演戲了,你們還是回車站去吧,晚上你沒事的時候再過來替我,這裏也有床,不耽誤你晚上休息。”

常寶學說:“嫂子說得也對,這兒的事基本也處理個差不多了,現在老人也脫離了危險,站長你陪嫂子在這多呆一會兒,到了交班會的時間,我打電話過來。現在我去飯店訂晚餐,到時候送過來,你們看這樣行不?”

常寶學的話搞得兩人無話可說,田小彤漠然地點了點頭,常寶學趁機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