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1
在淩水召開的這次臨時會議,成了北方鐵路局運糧會戰的前奏曲,王誌康這次講話就是運糧會戰的動員令,根據這次會議的精神形成了文件下發,在局報的頭版頭條上赫然登載著《關於糧食運輸工作的十條禁令》,鐵路局報還專門辟出專欄來評述這次會議的重大意義。
一場聲勢浩大的運糧大會戰從此拉開了序幕,淩水車務段成了先導,在管內的各車站南運的糧食源源不斷滾滾而來,很多中間站內外的糧垛鋪天蓋地,主要的庫房早已經堆滿糧食,低貨位的糧食隻能用棚布遮蓋。
楊啟才憂心忡忡,他曾在車務段工作過,當然知道其中的利害,他擔心一但春雨季節到來,糧食濕損,不但給貨主帶來經濟損失,也會影響鐵路的聲譽。
他到了站長辦公室,譚連民正在通電話,一聽也是因為下麵的車站糧食無處堆放的事情,譚連民氣得直發火,讓下麵組織運輸。下麵的人卻還在說明理由,譚連民吼道:“你要是解決不好,我就撤你的職!”
譚連民摔下了電話,才覺得在楊啟才麵前這麼做有失身份,他對楊啟才羞愧地笑著說:“我過去不是在運輸分處,就是在車站,淩水站是以客運為主的車站,在這方麵沒有經驗,楊書記,你曾在車務段做過書記,到這個時候都是這樣吧。”
楊啟才在沙發上坐了下來,說:“不一樣,過去沒有現在這種情況,今年糧食豐收,國家對農業又有了富民的新政策,加之我們這個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天然的大糧倉,北糧南運是北方幾省與鐵路局的工作重點,連國務院領導都說鐵路對平抑市場緊張狀況和搶運煤炭、糧食等國家重點物資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知道還有其它原因,鄰局的配空車難,高速公路整頓並限重,把壓力都集中在了咱們管轄這一塊了,按照鐵路局的運糧會戰要求,我們必須要在短期時間內把糧全部運出去,你看這事該怎麼辦。” 譚連民焦急地說。
楊啟才思考了一下,說:“首先,咱們班子成員進行一下分工,分片包保,現場指揮,省得電話打來打去,還不了解下麵的具體情況,我琢磨了,糧食集中的車站主要有8個,咱們9個班子成員,陳英是個女同誌,就把她留下來主持工作,剩下的正好一人包一個站。”
譚連民不住地點頭,當聽到包保車站時,他馬上就說:“那我就去包紅太陽站。”
譚連民說的紅太陽站是糧食堆積的第一大戶,剛才他對著電話發火的就是這個車站的站長,雖然他一直重點照顧著紅太陽站的糧食運輸工作,3個月就發運糧食近千車,但對於聚集了三千多車糧食的紅太陽車站來說,仍難解燃眉之急。紅太陽車站的站長叫苦不迭,雨季到來時,可能想像得出那些露天堆滿紅太陽車站的糧食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景象。
楊啟才笑著擺了擺手,說:“譚站長,你可別說我這是搶功,我說的話你可能不高興,我畢竟在車務段當過書記,在這方麵我有經驗,再有你是行政一把手,車務段的工作事無巨細,也需要你。”
“家裏不是有陳英嗎?”
“陳英的工作能力,咱們都信得過,可是班子成員都下去了,方方麵麵的事都集中在了她一個人的身上,也夠她忙的,我的意見是你去淩水南站,在這8個站中,淩水南站就在淩水市南部,車務段這頭有個大事小情的,隻要坐上車,最多半個小時就能趕回到段上了。”
譚連民清楚楊啟才的用心良苦,也不想再與他爭執了,說:“我是擔心你的身體能不能吃得消?”
“你別想那麼多了,別看我瘦,就我這身體經得起風雨,能跟你這樣的身體比試比試呢。”楊啟才說著還攥起拳頭來,在譚連民眼前晃了晃。
譚連民感到有些好笑,可是他並沒有笑出來。楊啟才那副身板上連動著細胳膊,顯得弱不禁風的樣子,他心痛地說:“楊書記,你身體現在是越來越瘦弱了,你還是先去檢查一下身體吧。”
楊啟才說:“我了解自己,沒事的。”
“好吧,等運糧會戰結束後,我陪你一起去檢查。”
“別老說我的身體了,咱們看人員怎麼調配吧,現在紅太陽站的所有裝卸勞力隻有180人,按照第一番3列糧龍車,每列50個車,每車6個人計算,就需要900個裝卸工,還得是那些成手的裝卸工,咱們考慮一下,怎麼調配人吧。”
譚連民想了想說:“咱們把科室人員組織一下,我估計能抽下來30多人,然後從紅太陽相鄰的車站抽下400人支援他們,缺口部分,就到人力市場去找吧。”
楊啟才卻有些憂慮,“現在這時候正是使用人力集中的時候,恐怕也很難辦。”
“其它站還要對另外7個站進行支援。”譚連民咬了咬牙,說:“不行就出高價,勞務費從多經裏出吧。”
楊啟才知道上麵分配給多經完成的產值很難完成,但他也隻能無可奈何地說:“隻好如此了。”
淩水南站是個貨運車站,當初就是分解淩水站貨物運輸壓力建立的,原來歸相鄰的車務段領導的三等站,撤並站段後,統一歸屬在了淩水車務段,該站與淩水站距離30公裏左右,吳彩霞到了這個車站當站長,不屬於降級使用,淩水車務段提級為正處級單位,按照原來使用的條件,她是個正科級幹部,淩水南站這樣的三等站站長的級別要求就是正科級,而且還在淩水市區管轄之內,當初車務段的安排就考慮到了這一點,可是吳彩霞對這樣的安排並不滿意。
淩水南站是楊啟才所說的糧食運輸的最集中的8個車站之一,雖然這個站相對其它的中間站,運輸量相對差一些,但淩水市管轄的幾個縣的糧食運輸基本都從這裏發送,這一段以來,吳彩霞畢竟是這裏的站長,她也是忙得不可開交,已經是三天沒有顧得上回家了。
吳彩霞正在指揮裝車,她覺得有人走到自己的身邊,而且還有種熟悉的感覺,他扭過身來,親切地說:“死鬼,我說有種什麼味道不對嗎,原來是你。”
能讓吳彩霞叫出死鬼的人,一定是她最親的人,也就是她的丈夫錢主任,他笑吟吟地說:“是呀,這裏都是馬料的味道,突然嗅到人味了吧?”
吳彩霞嬌嗔地捶打著錢主任,說:“你這死鬼,跑這來搗亂來了。”
錢主任邊躲邊說:“你還是個站長呢,這樣成何體統。”
經錢主任一說,吳彩霞意識到自己的身份,忙放下手來,這時她看到站在錢主任身邊還有一張陌生的麵孔,她更覺得失態,難為情地說:“老錢,你帶來了客人,也不說一聲。”
“你容我說話了嗎,還沒等介紹呢,你就死鬼死鬼地叫,我大小也是個政府的辦公室主任啊,我不爭辯幾句,還不在站長麵前威風掃地呀。”錢主任仍舊開著玩笑。
“老錢,你真是沒家裏沒外麵的,盡瞎說,有事不會回家說去嗎,幹嘛跑到我這裏來搗亂哪?”
那個人向前邁了一步,說:“吳站長為了工作幾天幾夜都沒回家了,錢主任來慰問一下,那還不是理所當然的。”
“這位是大豐收物資經營公司的李總經理。”
吳彩霞忙著把兩個人請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錢主任介紹他們此行的目的。這個李總經理看到了大規模的糧食運輸商機,他想通過吳彩霞的丈夫找到淩水南站,向吳彩霞要求做糧食運輸物資的代理商,專門為淩水南站製作裝糧食的麻袋。
這時的淩水南站的麻袋確實已經供不應求,吳彩霞聽到他給出的價格也算合理。
“你這個價格我也不跟你討價還價了,不過,我還要提出一個要求,我想你們能不能在我們付款後,每個麻袋你給提出百分之二十的回扣,怎麼樣?”
對方一聽,馬上喜笑顏開,沒有猶豫便答應了她。
“你別想歪了,我們段上裝卸的人手不夠,用錢在外雇用了一批的裝卸工,我是要用這筆錢支付人家的開資。”吳彩霞解釋道。
“沒問題的,我與錢主任這種關係,放心吧,你說怎麼辦,就怎麼辦,哪怕我們賠錢,不是還能賺個吆喝嘛。”李總經理答應得十分爽快。
吳彩霞也知道這次運糧的重要性,還是沒有敢冒然答應,她想了想,說:“我們這裏是個三等站,並沒有財權,我需要與車務段領導溝通一下,再給你答複。”
2
譚連民來到淩水南站包保,他擔心自己這麼一來,會讓吳彩霞不高興,這似乎有點信不過人家的意思,可是出乎他意料的是吳彩霞一掃過去的怨氣,極為熱情地接受譚連民的指導。譚連民也知道吳彩霞這一段時間以來辛苦,她幾乎吃住在車務段管內的各車站上,以確保一天數十次的車輛調動、編組和接發列車的安全。
譚連民到後,巡察了整個車站,又對運糧情況進行了檢查,看到井然有序的裝車場麵,他對吳彩霞的工作能力很是滿意,回到站長辦公室,譚連民表揚了吳彩霞後,又讚賞道:“還是老同誌呀,有工作經驗,運糧工作搞得有條不紊,卻沒有出現混亂狀態。有的車站就不一樣,運糧車滿院子到處亂撞,業務辦理也顯得亂七八糟的。”
吳彩霞得意地笑了,卻說:“譚站長,其實你這還是在批評我。”
“這是怎麼說的?”譚連民奇怪地問。
“這是變相說明我們這裏的糧源沒人家那個車站多嘛。”
譚連民覺得吳彩霞說話雖然尖苛,可一想自己的話裏麵確實也存在著這麼個意思,他忙轉過話題,問:“我這次來,說是包保,其實,這裏有你們,我也沒有什麼太多的事可幹,隻是為了解決問題來了。現在淩水南站有什麼困難嗎?”
吳彩霞說:“困難倒是談不上,可就是裝糧食的麻袋已經供不應求了,人家運輸單位都是用汽車散裝運過來的,而我們過去又沒準備那麼多的麻袋。再有就是裝卸作業的費用都在段財務科於東那裏控製,那些雇來的裝卸工的工費一時提不出來,說要到月底才能解決。”
“裝卸工的勞務費需要一起報單子,哪能零敲零打地往外發工錢。”
“可是雇來的那些裝卸工,人家講究的是一把一利索。我們車站這些領導大家湊了些錢都壓了進去給他們發工錢了,可是還不能解決問題,不給錢,臨時雇來的裝卸工就不想幹了,開始消極怠工。”
“這都是這個季節活好,把他們慣的,過了這一時,他們哪個還不上趕著來找活幹,甭說要錢了,白幹他們都願意。”譚連民很生氣,“麻袋不足,可以找廠家訂做嘛。”
“是,我已經找了一個廠家了,我看還可以,價錢也比以前的價格低。”
“不能隻看價錢,還要注重質量。”譚連民有些不放心。
吳彩霞就把自己買麻袋及由麻袋的供應支付裝卸工的工資的想法向譚連民做了彙報。譚連民覺得這是個一舉兩得的辦法,但他又有些擔心,說:“這麼做,人家會不會覺得吃虧呢?”
“他們主要是看到了咱們鐵路運輸的商機,不溜須咱們行嗎。”
譚連民沉吟了一下,說:“你讓他們拿過樣品,看一看再說。”
吳彩霞馬上給大豐收物資經營公司打了電話,李總經理派的人,沒用多長時間便拿著樣品來到了淩水南站,譚連民與吳彩霞看了麻袋的樣品,感覺質量不錯,便答應了下來。
簽訂合同那天,譚連民本不想與這個李總經理見麵,可是吳彩霞說自己沒有簽字權,死拉硬拽地去了李總經理的大豐收物資經營公司,說是要考查一下這個廠子的生產能力。譚連民坐車去了這家廠子,總體的印象很不錯,看上去是個有經濟實力的物資生產廠家。
看到了吳彩霞的到來,李總經理笑容可掬地迎上前來,“歡迎,歡迎!”
吳彩霞忙向李總介紹譚連民,說:“這是我們車務段的譚段長。”
李總經理忙去握譚連民的手,畢恭畢敬地說:“不知鐵路的第一把領導大駕光臨,有失遠迎,得罪得罪,還望領導大人不記小人過。”
譚連民對這個人的油腔滑調很反感,糾正道:“李總,別誤會了,我可不是鐵路第一把領導,我上有鐵路局鐵道部,在淩水就有與我們同級的站段,何況還有淩水鐵路辦事處的主任,他就比我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