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 第 66 章(1 / 3)

也不知是不是之前崔家妾室中毒的烏龍影響,雖然是要趙玲瓏獻菜,卻不準她親自操刀。

隻將她需要的東西提前備好,又有經驗老道的內廚房聽命令行事。

這樣也省事。

乞巧節

這日,天還尚未大亮,趙玲瓏便換上得體的衣裳,然後乘著宮中迎接的轎攆入宮。

早有內侍在宮門前等著,見她來了,笑眯眯地打千,“大家心慈,得聞崔二娘子尚有身孕,特意吩咐備了小轎送您到禦膳堂。”

趙玲瓏感激一笑,意欲下跪叩謝恩典。

內侍急忙攔住,“可使不得,您身子金貴,便不用在意這些虛禮。”

又看向一旁的崔昫,恭敬道:“崔二郎君也稍安,宮中一切妥當,節度使大人都打點好了。”

如此便再不好說什麼。

趙玲瓏同丈夫溫柔一笑,安撫幾句,這才帶著三個侍女入宮。

眼看她進了小轎,漸漸看不見了,崔昫挪動身形,卻不離開,問宮門前的牙將,“裏邊都安生嘛?”

牙將拱手:“回二爺話,宮裏一切妥當,采買器皿、人手路徑都不會出半點差錯。”

崔昫‘嗯’一下,轉身進了臨近的一家茶堂,尋了二樓一間臨窗便能看清宮門的雅間,坐下等人。

\/

不知丈夫未聽自己囑咐,還在門口癡等的趙玲瓏一路心安,轎子穩當,中途她還眯眼盹了一小覺。

再出來時,回首正看天際有暖黃躍出。

是個好日子呀。

她正正神色,跟著內侍邁入門檻,到了興慶宮的禦膳堂。

此處長且居深,甫一進去,撲麵而來一陣暖濕白霧。

這時候,正是聖人下朝,用早膳的時候。

自然有內廚忙裏忙外,內侍同廚官打過招呼,而後被引到深處一處稍安靜的地方。

內廚們都知道今日來獻菜的乃是蜀中民間趙家菜的開創人,見是一大肚婦人,均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

忙乎著手頭的事情,還湊在一起低低嘀咕。

趙玲瓏渾不在意,友善地同那些人笑笑,而後被介紹著同今日幫廚的幾個問候。

一番廝見後,內侍意欲離開,隻是臨走前諂媚地笑了笑,“您是勺頭,尋常人問起,是犯忌,但是今次是給聖上做菜,少不得引薦....”

言下之意,想叫她把今日獻的菜式透露一二。

隻怕不是引薦菜式,是給自己爭露臉的機會呢。她心說。

趙玲瓏和善地點頭,悄聲說:“奴家都懂。今日夜宴,有三道菜極為亮眼,一是獻於聖上的一道‘盛蓮’,另一道是獻於後宮娘娘的‘天香牡丹’,另一則是為今日佳節所做的一道‘七夕海棠嶂’。”

喲,聽著名字都不俗呢。

內侍跟在宮中,耳濡目染不少詩詞,自然聽出這幾樣不是什麼家常樣式。

閑時,他跟在禦前,也曾看過趙家那一本活色生香的菜頁冊子。

這幾道菜式,一聽便知道不在其中。

是花了心思的。

肯花心思就好,如此一看,就能知道崔家對聖上的忠心可真。

內侍帶著深意同她一笑,轉身離去。

她同幾位廚子問過,確定正是自己要求的幾人,頓時放下心。

內廚房彙聚天下英才,想要出人頭地的機會不多,借著這次獻菜,這幾位也是想著爭露臉。

聽罷趙玲瓏的一番話,幾人陷入沉思,又湊在一起商量著接下來廚具小工的挑選。

前期一些東西已經備好,趙玲瓏定好三道主菜的人選。

其中一道乃是隱廬菜式中最經典的醬豬肘子。這是分給大臣們的硬菜,隻需要從旁指點,不犯大的失誤就好。

需要她主要關注的還是獻於聖上和後宮的兩道菜。

民間菜要吃味,吃價錢,可能還有一個吃地方。

在宮裏,獻菜獻地是模樣,是驚豔,是意頭。

這一道‘盛蓮’原型基底乃是一顆大白菜。

白菜要熱水煮熟放在冰碗水中保持鮮度,如此便從下晌開始準備。

她吩咐內廚取了一隻完整的帶皮豬肘,一隻老母雞,一隻老母鴨,去頭,掏幹淨內髒,細長刀子切除白皮脂肪,而後對半切開。

隻各自留了一片鴨胸肉和雞胸肉。

蜀中黃木鎮上的上等豬腿臘肉已經用冷水浸泡了半個時辰,她吩咐小工洗去臘肉表麵的鹽漬和油分。

灶上大火,鍋中冷水投入豬肘、老母鴨、老母雞,加切段大蔥。生薑,焯血水。

溫水衝洗後,重新起鍋,另外加上幹貝若幹、山菇幾朵,這一次轉文火小燉,一邊熬煮,一邊不停地打撈湯水表麵的油脂和浮沫。

小工蹲在灶邊,適時添減柴火,聽上首傳來一陣吩咐。

“高湯水須得要兩個時辰,添加的水都按照食材比例用的,這火候勞你把好,千萬別出錯。”

小工忙不迭點頭。

另一側,準備‘天香牡丹’的大師傅已經將一隻整雞、三根新鮮的大棒骨,用生薑同樣過了血水。

內廚都是有廚藝在身,一聽便知道這又是在製作高湯,不由發問:“請教娘子,這兩道菜都是選用高湯,緣何還要起兩個鍋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