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 第 66 章(2 / 3)

趙玲瓏並不是吝嗇家學之人,聽他問起,將兩種高湯後續輔以哪種原材料做比較,一一解釋。

同行中人,交淺言深,幾個經驗老道的內廚師聽她說起食材選料到下鍋成品,細節講究,其中傳達出的食家言論更叫人耳目一新。

其中一個聽她說到‘天地靈氣,蘊以萬物生長,常言長生,貴在專養’時候,忍不住開口道:“聽聞趙掌櫃在九峰靈山有一神仙居,所食用盡是上庭仙物所化,引了一眾道家子修行,不知其間所用,是否便是這專養之物?”

趙玲瓏內心狂汗,九峰山的東西都是些清雅菜品,怎就成了仙家的了?

傳言害人不淺呀。

她糾正道:“我所言意在食材養生,以天地靈長萬物作為搭配,冬補溫氣,夏補燥幹。至於九峰山,都是民間百姓三人成虎罷了,不可盡信。”

聊得興起,一轉眼便是日中,已經有高湯漸成。

趙玲瓏看廚間無什麼大的差錯,吩咐小工和內廚先去歇息片刻,她自己也打著哈欠,尋到側間的榻上打盹了。

再醒來,太陽偏斜,外間有種種腳步聲不停。

她淨過頭麵,懶懶地伸下腰,“什麼時辰了?”

杏仁道:“剛到未時。”

大殿席宴要到酉時正才開宴,這會兒去不緊不慢,正合適。

再回到廚間,就見前麵的人已經亂成一鍋粥了,剁菜聲響不停,大廚嫌棄小工手笨等聲音層出不窮。

倒襯托著他們這個角落有種怪異的安靜。

趙玲瓏圍觀內宮廚的做飯場景,觀其和自家隱廬客人最多時候的忙碌景象也差不了多少,便收回視線。

小工因為分到這邊暗自開心,不僅主廚溫聲細語,侍女給零碎銀子,連活計都輕爽不少。

看她輕輕嚐了一口高湯,頓時緊張,:“趙掌櫃,這湯水一分火候都不差,是您要的味道嘛?”

趙玲瓏點點頭,兩鍋高湯,正是鮮香最上勁的時候。

她指著左邊‘蓮菜’高湯,道:“這個湯撈出肉塊,湯水要用細密篩布將肉渣過濾,而後冷卻到觸之溫熱的狀態,然後喚我。”

又指著右邊的高湯鍋,另一側的高湯,“這一鍋不可放涼,要很快將肉渣過濾,然後置於炭火正旺的小爐上,一直保持咕咚咕咚的狀態。”

小工應喏,開始忙活。

兩人臂長的食案,一左一右分立內廚,聽她吩咐。

\/

做蓮菜的,取一顆完整的大白菜,一切兩半,帶底的那一半置於熱水中上下滾熟透,而後浸入冰水中。

等涼的時候,又將碎冰分別與早先留下的、已經剁碎的雞胸肉、鴨胸肉,還有剛宰殺的豬裏脊肉,分別打成肉糜。

\/

做牡丹菜的,已經將浸泡了一個時辰的燕菜撈出,正在擠幹水分,端上食案的東西,再不敢叫小工代手,

他將蒸得金黃的雞蛋糕、洗去鹽分的暗紅色臘肉、白嫩水菇、提前鹵的適宜的牛肉、晶瑩白玉般的四方米皮,切成絲狀。

這是考驗刀工的時候。

下刀不能停,中間斷一下,這氣就不連著了。

不一會兒,內廚的額間便有汗珠子沁出。

趙玲瓏示意侍女幫其拭去汗珠,看他完工,伸手將另一側的雪裏紅遞給他,“掌公辛苦,這一花心蘿卜和白蘿卜樁子能不能拚成牡丹,就看您手藝了。”

內廚謙虛,一言不發地接過,也不尋高腳牙凳坐,半弓著腰忙活開了。

\/

這時候,另一內廚按捺不住,看他們忙得火熱,湊上來要活,“趙掌櫃,咱們那道‘七夕海棠嶂’還什麼都沒忙活呢。”

趙玲瓏一拍額頭,低呼:“哎喲,我給忘了!”

四周眾人齊齊狂汗:天家宴席,這也能忘?!

幸虧提醒地早,叫來兩個小工。

一個做油酥,另一個做紅豆蜜沙餡兒。

內廚則要用紅菜頭水加各類麵粉做成粉色水油皮。

許是自己說忘了,叫內廚有點緊張時間,顯出幾分手忙腳亂來。

趙玲瓏安撫幾句,見他還要給麵團加水,急忙阻攔,“此地水汽甚多,醒發還要兩刻鍾,若是再加水,最後豬油與麵粉的比例便失了準,一入油鍋,準得炸花。到時候就不是海棠嶂,而是醜海棠了。”

內廚連忙收手,為她觀察細微的周到而心生敬佩。

再轉眼,蓮菜內廚已經開始掃湯了。

所謂掃湯便是將之前晾好高湯,重新上小爐,中火炭,而後將打好的三類肉糜分三次入湯。

這其中最缺的是耐心——一湯沸前,加入肉糜,而後不停攪拌,沸騰後,過濾去肉渣,再放溫。再沸,再過濾。

最後得到是一銅爐清澈如水的‘開水’。

白菜已經放涼,內廚將其撈出,根據紋理一葉葉將其摘至食案,而後修剪成可包攏彙合的蓮花花苞。

這一步就隻能趙玲瓏來了。

不過內廚不甘心,早就暗暗吩咐小工煮了兩顆白菜。

二人前後相差不過幾息,動刀修剪,最後趙玲瓏先落成,小心托起,而後將其放置在冰水中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