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換彙有竅門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國留學人員逐漸增多,到銀行兌換外幣支付學費的客戶數量也逐年增長,多數人以為換彙隻是付出人民幣,獲得外彙而已,殊不知其中還有許多可以節省資金的小竅門。
1.利用幣種兌換價差省錢
從曆年換彙業務來看,每年的換彙高峰一般從國外學校開學前兩個月開始,所以開始為出國留學做準備的學子們不妨稍微花點功夫研究換彙小竅門,可能會有額外的收獲。
如今,許多銀行都有外彙買賣業務,學子們完全可以利用該業務在換彙中節省一些支出。因為,銀行的外彙人民幣牌價是一天一個價錢,而外彙買賣的彙率是隨時隨地在變化的。
例如,需要換取10000澳大利亞元,按照中國銀行某日的人民幣牌價,需要支出人民幣49080元,而如果選擇外彙買賣,換取美元的話,情況就不同,按照某日的彙率0.5862/0.5892,10000澳大利亞元需要支出5892美元,而5892美元的換彙隻需支出人民幣48844.09元,這樣就可以節省人民幣235.91元。
2.選擇不同彙款方式省錢
許多客戶在換完彙後,往往都選擇電彙這種彙款方式,而忽略了其他彙款方式。
其實,有時票彙也是一種很好的彙款方式。如果首次出境在國外尚未開立銀行賬戶,而所去留學的城市正好有中國銀行,那票彙將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它攜帶方便,並可以節省費用。
例如,去英國倫敦留學,學費10000英鎊,在換完彙後,選擇電彙將支付手續費人民幣283.20元,而票彙隻需手續費人民幣133.20元。
如果選擇電彙,最好選擇收款行是海外的中行,這樣將省去彙款的中轉費用,加快款項到賬的時間。
五種理財收益不用繳個稅
1.國債:我國稅法規定,個人投資國債和特種金融債所得利息免征個人所得稅。綜合免稅因素,其收益率高於同期銀行存款。
2.基金:基金向個人投資者分配紅利、個人投資者購買基金獲得收益時不扣繳個人所得稅。
3.教育儲蓄:作為零存整取的形式出現,存款最高限額為2萬元。
4.信托產品:暫無征稅規定。
5.保險。
現代家庭理財的五大危機
其一是收入雖增,支出更大。傳統家庭多是男主外女主內,全家收入多依賴一家之主;而現代職業婦女相當普遍,雙薪家庭收入增加,可以支配的家庭收入相對較多。但是由於現代人物質欲望高,消費誘惑也大,收入雖較豐厚,花費也比以往高出許多。傳統家庭生活儉樸,賺2000元可以存500元,但現代家庭常有過度消費情形,賺得多花得也多,掙5000元可能花5000元,反而更難存到錢,有時甚至負債消費。
其二是投資雖廣,風險也高。傳統家庭財理方式多半以儲蓄為主,財富累積速度雖慢,但風險也低,至少不會把本金賠掉。而現代投資理財工具多樣化,包括股票、基金、債券、保險等,各種投資工具的報酬率也比存款高,但若未具備專業知識而盲目理財,其結果不僅白忙一場,還可能因此賠掉老本。
其三是子女雖少,花費更多。過去的夫妻並沒有節育觀念,孩子多多益善是多數人的觀念;而現代家庭普遍響應計劃生育,隻有一個孩子,但由於父母十分重視孩子的養育,花在生活上、學習教育上的費用比以前多得多。
其四是借錢雖易,利息巨增。傳統家庭總認為借錢是件很羞恥的事,而且借錢渠道很少也不方便;現代人借錢較容易,造成許多人習慣先消費後付款甚至借錢消費,利息負擔 便成為資產累積的絆腳石。特別是那些借款投資的家庭,一旦投資受損,利滾利可能讓你終身負債。
其五是家人雖少,負擔反重。傳統家庭結構主要是三代同堂,雖然自主性不足,但小夫妻的開銷卻能大幅降低,而現代夫妻結婚後多自組小家庭,於是購房、買家具、帶小孩子等都是自己來。雖然可享有自由,卻也造成經濟基礎還不穩定的小夫妻多了房租或房貸、保姆費開支等經濟負擔。
家庭常用理財方式
1.儲蓄——基礎
銀行儲蓄,方便、靈活、安全,被認為是最保險、最穩健的投資工具。儲蓄投資的最大弱勢是,收益較之其他投資偏低,但對側重於安穩的家庭來說,保值目的可以基本實現。
2.股票——謹慎
購買股票是高收益高風險的投資方式。股市風險的不可預測性畢竟存在。高收益對應著高風險,投資股票的心理素質和邏輯思維判斷能力的要求較高。
3.房地產——必要
購買房屋及土地,這就是房地產投資。國家已將房地產作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又將房地產交易費稅有意調低並出台按揭貸款支持,這些都十分利於工薪家庭的物業投資。房地產投資已逐漸成為一種低風險、有一定升值潛力的理財方式。
4.債券——重點
債券投資,其風險比股票孝信譽高、利息較高、收益穩定。尤其是國債,有國家信用作擔 保,市場風險較小,但數量少。企業債券和可轉換債券的安全性值得認真推敲,同時,投資債券需要的資金較多,由於投資期限較長,因而抗通貨膨脹的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