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的竅門
隨著人們保險意識的不斷增強,我們身邊買保險的人也逐漸多了起來。買保險就是買未來生活的保障,因而要慎重。買保險要注意以下竅門。
1.要放下成見,不要偏聽偏信保險公司是經營風險的金融企業。《保險法》規定保險公司可以采取股份有限公司和國有獨資公司兩種形式,除了分立、合並外,都不允許解散,所以,大可放下門第之見入保險,但重點要看公司的條款是否更適合自己,售後服務是否更值得信賴。
2.要比較險種,不要盲目購買。每個人在購買貴重商品時,都會貨比三家,買保險也應如此。盡管各家保險公司的條款和費率都是經過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但比較一下卻有所不同。如領取生存養老金,有的是月領取,有的是定額領取;同是大病醫療保險,有的是包括10種大病,有的隻防7種。這些一定要搞清楚,弄明白,針對個人情況,自己拿主意。
3.要研究條款,不要光聽介紹。 保險不是無所不保,對於投保人來說,應該先研究條款中的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這兩部分,以明確這些保險單能為您提供什麼樣的保障,再和您的保險需求相對照,要嚴防個別營銷員的誤導。沒根沒據的承諾或解釋是沒有任何法律效力的。
4.要確定需要,不要心血來潮買保險。首先考慮自己或家庭的需求是什麼,比如擔心患病時醫療費負擔太重而難以承受的人,可以考慮購買醫療保險;為年老退休後生活擔憂的人可以選擇養老金保險;希望為兒女準備教育金、婚嫁金的父母,可投保少兒保險,或教育金保險等。所以,弄清保險需要再去投保是非常重要的。
5.要考慮保障,不要考慮人情。 保險是一種特殊商品。一件衣服或一套家具買來了,如不喜歡可以不穿不用,也可以送人,而保險則不能轉送。有些人買保險,隻因營銷員是熟人或親友,本不想買,但出於情麵,還沒搞清條款,就硬著頭皮買下,以後發現買到的是不完全適合自己需要的保險險種,結果是不退難受,退了經濟受損失也難受。
6.要考慮責任,不要隻圖便宜。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貸”,保險也是如此,不能光看買一份保險花了多少錢,而要搞清楚這一份保險的保險金是多少,保障範圍有多大,要全方位地考慮保險責任。
投保失誤退保法
投保後,如果發現誤解了保單的條文,或者投保的險種並不適合自己而想退保時,必須馬上進行,超過規定期限就不能退保了。根據有關規定,簽定訂單10天之內,可以退保,保費如數退還。這10天對每一位投保人來說都是相當重要的。因為這是投保人重新研讀保單,避免誤解保單內容的一個機會,應該逐字逐句地領會條款,萬一有什麼疑問可以先行退保,等問題搞清楚後再考慮投保。倘若簽完單後糊裏糊塗地將之扔在一邊不去理會,就白白損失了10天的大好機會,萬一再想要退保,就很困難了。
投保出險後理賠法
1.要及時、準確報案。一旦出了險,應馬上直接通知保險公司,也可以告訴代理人。 報案時應詳細說明報案人姓名,事故發生時間、地點、經過、原因、結果,投保險種,保單號。及時和準確地報案會便於保險公司確切了解保險事故的經過,有利於賠付工作。
2.要求理賠時,保戶應該向保險公司提供有關的詳細資料,如病史記錄、醫療費用單據、各種檢驗報告以及其他各種相關證明文件。 保險公司的理賠部門收到這些資料後,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核定賠償額。 保戶就可以及時得到經濟補償。
3.要注意申請理賠的理由在保單責任範圍內,否則保險公司會拒絕賠償。另外,還要注意申請理賠的期限,一旦過了這期限,保險公司就可以不受理。
保險代理人挑選
挑選真誠可靠的保險代理人十分重要,可以從三個方麵考慮:
1.代理人的專業知識:一個精於保險的人會根據客戶的具體情況設計相應的險種,而不隻是能做單就行。
2.代理人的人品:保險是一個奉獻愛心的行業,但不容否認,由於該行業發展過快,確有一些害群之馬混了進來,他們隻圖賺錢,甚至有可能會用一些根本不存在的條款欺騙客戶。一般來說,誇誇其談,或專揀客戶喜歡聽的話說的保險代理人絕不是理想的對象,反之,則可多考慮。
3.代理人的從業態度:有些人從事保險代理,做完幾張單後就離開保險公司,這樣你的保單就會成為孤兒單,雖然各家壽險公司對這種保單有具體的管理辦法,但終不如在開始就選擇一個誠實負責的代理人安全可靠。當然,優秀的保險代理人不是馬上就可以找到的,這裏需要時間和比較。根據以往的經驗,挑選優秀的保險代理人可以采取先交朋友後投保的方式進行。例如,可以多接觸幾個業務員,多與他們作朋友式的交談,從中找出一個最稱心的業務員作為自己的保險代理人。
注意養卡一年的花銷
以目前國內銀行卡市場占有率最高的農業銀行金穗借記卡為例:年費10元;工本費5元;本地跨行取款交易2元/筆;跨省異地取現,按取款金額收1%手續費,最低1元,跨行再加收2元/筆;跨行異地存款,收0.5%手續費,最低1元,上限50元;卡掛失,10元;卡補辦,5元;自2006年6月1日開收跨行查詢費每筆0.3元;小額賬戶管理費,不足300元每季收3元等。
事實上,四大國有銀行的上述收費政策基本相同,也就是說,要想使用一張便利點的國有銀行發的銀行卡,持卡人就要默認上述收費明細表。假設持卡人一年中使用上述所有服務各1次,而跨行存取款金額以100元計,那麼,該持卡人“養”卡花銷約49.3元/年。由此可見,收費對國內銀行,特別是大銀行而言,對其盈利的貢獻度是極高的。
巧用信用卡理財
要考慮信用卡的用卡成本。一般情況下,透支功能越強的銀行卡,年費往往越高,因為信用卡的年費收取方式和借記卡不同,采用的是強製扣收,也就是說即使你的信用卡上一分錢也沒有,但到了扣年費的時候,銀行也會從持卡人的信用卡中透支一定款項來替你繳納年費。因此,辦理信用卡要問清年費的標準以及扣收時間和方式,或盡量選擇有刷卡免年費等優惠的信用卡。
高透支額不利於風險控製。信用卡透支的額度越高,持卡人麵臨的風險往往越大,雖然信用卡上沒有錢,但因為可以透支消費和取現,如果持卡人不慎將卡和身份證一同丟失,他人就有可能憑身份證從銀行查詢或修改信用卡密碼,從而將卡上的透支額度全部用光。所以,在申請透支額度時,應根據自己的情況申請,夠用即可,切莫盲目求多。
切莫透支進行風險投資。很多精明的持卡人用信用卡透支或通過消費方式套取現金,然後進行炒股、買股票基金等風險性投資,這些投資渠道往往風險較大,投資屆有句老話叫“不要借錢炒股”,因為用自己的錢炒股,最多把本錢輸掉,而透支“借來”的錢不但可能賺不到錢,還有可能背上一身債務,偷雞不成蝕把米,就不值得了。
因此,大家在選擇信用卡時,切莫一味追求信用卡的高透支額,應多注重信用卡的用卡環境、優惠舉措以及收費等情況,從而綜合衡量,選擇一款實用、實惠、適合自己的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