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石林浦翠千秋秀(1 / 3)

石林位於昆明市的東南86千米,是全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

“石林”,因岩柱林立,猶如一片生機盎然的森林,於清朝康熙年間命名。目前,我國岩溶學界和旅遊界仍沿用此名,國外稱“迷宮岩溶”或“針狀岩溶”。早在戰國時代,屈原在《天問》中問道:“焉有石林?”唐代柳宗元作《天對》答曰:“石胡不林?往祝西極。”確實,在我國西南,雲南境內有一大片石林。其次在貴州、四川境內,也有石林分布。

在雲南路南彝族自治縣境內,除已辟為旅遊區的、馳名中外的路南石林之外,還有靈芝林、豆黑村、大村、清水塘、蒲草地等數十座石林,總分布麵積約400平方千米,最高岩柱比高可達35~40米,而且各石林區內的石林的岩柱形態各異,各有各的特色,值得考察、遊覽。

靈芝林聳立在一個巨大的淺碟形溶蝕窪地中央。石柱平均高約10米,最高達40米,形態各異,似禽似獸,栩栩如生。人們望形生義,給這些石柱取名叫“駱駝爬竿”、“鸚鵡學舌”、“群象漫遊”、“猛虎撲食”、“西天佛祖"、“羚羊格鬥”、“海岸衛士”等等,不一而足。

路南石林醉遊人

當汽車在微有起伏的柏油公路上奔馳一段路程之後,可以漸漸看到一片片青灰色的岩石,或匍伏於泥地之上,或散布在阡陌田疇之間。臨近石林,這點點群群的裸餺岩石,就顯得高大起來,密集起來,奇異崢嶸的形狀盡收眼底。許許多多的巨石岩峰,密如森林。

路南石林,被人們稱之為“天下第一奇觀”。它以岩柱雄偉高大、排列密集、錯落有致、分布地域廣闊而居世界各國石林之首。因此,每天遊客絡繹不絕,國內外許多岩溶學家到此考察,以揭示它的形成奧秘。

路南石林總麵積達912平方千米,其中已列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為350平方千米。主要景區有大石林、小石林、乃古(撒尼人語,黑色之意)石林、芝雲洞、祭白龍洞、奇風洞、月湖、長湖、大疊水等。景點多達數百個,成為全國著名的旅遊勝地。

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的石林景區(圖5)包括大石林和小石林,位於路南東北15千米,昆明市東南85千米,二級公路直達景區。區內到處怪石嶙峋,奇峰聳峙,千姿百態,神奇莫測。聳立的石峰一般高達10~20米,低者3~5米,最高的可達30~40米。這一片石峰的“森林"中,有的如利劍刺空,有的似寶塔佇立;有的如蓮花,有盼似靈芝;有的如人形,有的似禽獸;有的如飄霣欲飛的仙女,有的似麵目猙獰的鬼怪。高低錯落,瑰密有致,構成無窮無盡的絢麗景觀。沿著5000米長的景區小徑,時而拾級而上,登峰眺望,時而轉入暗洞,深邃曲折。前來遊覽的中外遊客,都被這“天下第一奇觀”而折服。

進入石林景區,首先映人眼簾的是碧波粼粼的石林湖。湖中佇立一組石峰,湖光峰影,像一個巨大的天然盆景。其中名為“出水觀音”的石柱,形態奇異,引人人勝。據說,20世紀50年代時,周恩來總理到此觀賞石林景致後提議“要有山有水……”後來當地人根據周總理的建議在溪濁窪地上修了這個湖,稱為“石林湖”。正是得益於清激的湖水,才換來石林的湖光山色。

繞過湖岸,即到大石林的大門,隻見石蜂環繞,峭壁如屏,石壁上刻有“拔天擎地”、“千峰競爭秀”、“群岩湧翠”、“異想天開”等句字,點出了深邃的意境。

大石林峰高林密,穿行其中,猶如蛇行曲徑,宛如在迷宮中做遊戲。環顧四周,均似刺破青天的石劍,個個聳立雲間。登上望峰亭,進人林海深處,“鳳凰梳翅”、“雙鳥戲遊”、“少女駱駝”、“書生趕考”等岩石造型奔來眼底。有兩塊岩石危若欲墮,大有千鈞一發之勢,人們無不提心吊膽地穿越而過,這一景觀人們稱為“千鈞一發”。繼續前進,當穿過一個陰森玄妙的暗洞之後,忽見一泓碧波深潭,石路成橋,在水中曲折繞行。潭中有一長石如劍,筆立潭中,稱為劍峰,這個水潭也就名叫“劍峰池”了。劍峰池附近有一“且住為住”的石洞,內設有石凳、石桌、石床、石枕,猶如一間石屋,仰臥小憩,可見洞頂有藍天一線。劍峰以北,有一孤峰的頂端酷似一朵蓮花,亭亭玉立,蓮花的頂端可容人站立於上,也可盤坐在蓮花之上,酷似觀音坐蓮台。

大石林旁邊就是小石林。大、小石林景觀各異,各有千秋。小石林中石峰較為疏朗,綠草如茵,岩石造型景觀較多,栩栩如生。觀賞岩石造型景觀既可以遠眺,也可以近看,一覽無遺。小石林中的草坪是當地撒尼族人民每逢農曆六月十四日歡度火把節的場所。屆時白天在這裏打擂比武,夜晚燃起篝火唱歌跳舞,通宵達旦,熱鬧非凡。在一個清水潭邊,聳立著一座石峰,造型酷似一個身材高挑,風姿綽約的撒尼族少女,背著背簍,緩步走來。真是體態動人,倩影如生,這就是阿詩瑪的造型。

阿詩瑪是撒尼族民間敘事長詩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美麗勤勞的彝族姑娘,她愛上了彝族青年喊黑。地主羨慕阿詩瑪的美貌,趁阿黑出外牧羊的時候,搶走了阿詩瑪。勇敢的阿黑聞訊火速前往營救,經過驚心動魄的鬥爭,終於救回了阿詩瑪。當二人曆盡千辛萬苦逃脫虎口,來到此地時,卻遭到了地主的暗算算。地主勾結了崖神喚來了滔滔洪水,把阿詩瑪衝走了。阿黑悲痛萬分,連聲呼喚著“阿詩瑪——阿詩瑪——”,回音蕩漾在山岩之中。這個動人的故事被拍成了電影,從此阿詩瑪景觀倍受遊客青睞。這,造型使遊客流連忘返,紛紛在此穿上漂亮的撒尼族服裝,同美麗而堅貞不屈的“阿詩瑪”一起攝影留念。

外石林區是林外有林,峰外有峰。景觀依然十分絢麗。岩石造型有“母子偕遊”、“邁步從容”、“蘇武牧羊”、“駱駝騎象”、“天牲遠瞻”、“五老峰”和“萬年靈芝”等等,令人目不暇接,大飽眼福。

大石林東北11千米處,還有一片呈暗灰色的石林,故稱“黑鬆林”,是近幾年來發現的。其景象奇幻、壯觀,景觀有“石城堡”、“龍吟虎嘯”、“老象出山”、“狻馬飛奔”等。附近還有水庫、地下河和溶洞,為石林遊覽區錦上添花。

阿詩瑪的故事路南石林雖然已形成上億年了,但因地處雲貴高原的偏僻山鄉,人們發現較晚。直到明請時期才有人俞去踏勘並留下不少的讚美文章和詩詞。抗日戰爭時期,西南聯大在路南設有分校,不少師生前去遊覽,並寫下了一些介紹石林的文章,從此才被全國所知曉。但此時前到雲南沒有鐵路,從昆明至路南沒有公路,行路難致使路南石林成隻有少數人問津的地方。現在,全國各地有飛機、火車、汽車到昆明,從昆明又有柏油公路至石林景區,交通十分方便,因此去雲南旅遊,不可不去路南石林一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