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貴州,如果不去觀賞黃果樹瀑布風光,那實在是太可惜了。中外馳名的黃果樹瀑布,位於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城西南15千米的白水河上。從貴陽乘車,沿滇黔公路西行141千米,汽車在觀瀑亭停下,下車後步入觀瀑亭,就可以飽覽瀑布的壯景了。其實,當你乘坐的汽車距離它還有數千米之外時,就已經聽到那轟隆的瀑聲了。
黃果樹瀑布風景區交通位置圖黃果樹一帶,地勢北西高,東南低,海拔自1500米降到100米左右,這裏廣泛分布著易溶解於水的碳酸鹽岩石(三疊紀的石灰岩和白雲岩),岩石在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溶蝕作用下,多形成岩溶地貌(峰林地形、溶洞、地下河等),由於河流的侵蝕、落水洞的坍塌,就形成了眾多的瀑布景觀,如黃果樹瀑布、陡坡塘瀑布、螺螄灘瀑布、銀鏈墜潭瀑布、關嶺大瀑布、蜘蛛洞瀑布、綠湄潭瀑布、天生橋瀑布、關腳瀑布和典型的洞穴暗瀑一龍門飛瀑等,共20多個風韻各異、大小不同的瀑布,其中以黃果樹大瀑布最為優美壯觀,故統稱為黃果樹瀑布群。
關於黃果樹瀑布群,還有一個優美動人的民間傳說,自古以來就在當地布依族人民中間流傳。相傳,在黃水朝天的遠古洪荒時代,大禹王治水,開挖了99條河,彙通到黃果樹。這99條河,每條有99裏長,每條都繞了99個坡,拐了99道彎,流經99個村寨,淌過99個潭,形成了99座大小高低不同的瀑布,到白水河便彙成了九級連環瀑布群。每條河、每個坡、每個彎、每個寨、每個潭、每個瀑,都有99個故事,每個故事要講99天。
下麵重點介紹黃果樹瀑布群中最具特色的幾個主要瀑布。
黃果樹瀑布
白水河上的九級瀑布中,從上至下,黃果樹瀑布位居第四,但卻崖高水激,水簾寬闊,昂首於九級瀑布中,成為最大也是最為壯觀的一級瀑布。其上其下,分別為第三級和第五級小瀑布。白水河沿著成串出現的瀑布、跌水浩浩蕩蕩,仿佛蛟龍出遊,忽急忽緩,穿峽穀,墜深潭,逐級下落,聲震數裏,水霧彌漫,蔚為壯觀。
白水河在黃果樹一帶,河床寬約20多米,但到達黃果樹瀑布處,豁然開朗,陡崖拔地而起,高達66.8米,寬81.2米,水流至此,像決堤的洪水,咆哮著直往下墜,跌入陡崖下的“犀牛潭”中,發出轟然巨響,勢如山崩地裂。“犀牛潭"三麵環山,均為陡崖絕壁,形如刀劈斧砍,構成深邃的大峽穀景觀。潭中碧水,幽深莫測。
黃果樹瀑布以其特高的落差、寬闊的水簾而聞名於世,以其“雄、奇、險、秀”吸引中外遊客。明崇禎十年(1637年),我國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遊曆貴州,途經黃果樹瀑布時,曾對黃果樹瀑布作過記述:“……擔夫曰:‘是為白水河,前有懸墜處,比此更深。’餘恨不一當其境,心猶歉歉。隨流半裏,有巨石橋架水上,是為白虹橋。其橋南北橫跨,下辟三門,而水流甚闊。每數丈,輒從溪底翻崖噴雪,滿溪皆如白鷺群飛。白水之名不誣矣!輝橋北,又隨溪西行半裏,忽隴箐雲蔽,複聞聲如雷,餘意又奇景至矣!透隴隙南顧,則路左一溪懸搗,萬練飛空,溪上石如蓮葉下複,中剜三門,水由葉上漫頂而下,如鮫綃萬幅,橫罩門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數計。搗珠崩玉,飛沫反湧,如煙霧騰空,勢甚雄厲,所謂,珠簾鉤不卷,匹練掛遙峰,俱不足以擬其壯也。蓋餘所見瀑布,高峻數倍者有之,而從無此闊而大者。但從其上下瞰,不免神悚。而擔夫曰:‘前有望水亭可憩也’……《徐霞客遊記“黔遊日記之一》
徐霞客對黃果樹瀑布的描述是很生動而貼切的。黃果樹瀑布的上遊是白水河,多年平均流量為16立方米乂秒,因此,黃果樹瀑布水量充沛,氣勢雄偉,它的瀑高、寬度都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漫天傾潑的瀑布,帶著巨大的水流,發出轟隆隆的巨響,展示出大自然的壯美和力量。水簾形若雲煙幔帳,懸掛壁間,細雨碎珠,傾人深潭,顯示出黃果樹瀑布一種神秘的景色。
黃果樹瀑布景觀,隨四季而替換,晝夜也不同。夏秋季節,洪水較多,水量最豐富,瀑布水層變厚,水中因含有大量泥沙而顯得黃濁,此時瀑布翻崖直下,搗金碎玉,氣勢最為雄壯。瀑布躍入潭後,湧起水柱數丈,忽高忽低,激起水花萬朵,四處拋灑,卷起漩渦無數,上下翻滾,不禁令觀者心悸魄蕩,同時也會產生一種壯懷激烈的豪情。此時,前來遊覽者遠遠的就會未見其瀑,而先聞其聲,及至幾百米處,水簾清晰可見,霧雨升騰之中,傳來經久不息的雷鳴般的響聲,那是黃果樹瀑布在向世人炫耀它的偉岸壯觀。春冬季節,瀑布“消瘦”,水流清澈。遙望瀑布,“若冰綃之被玉肌,煙穀之籠皎魄”,別有一番輕流曼舞的婀娜風姿。
平時,即中水期,瀑布倒掛在懸崖上,分為4個支流,第一支(自左至右、水勢最小,潑撒得開,十分秀美;第二支水量最大,具有豪壯之勢;第三支水勢略小,上大下小,具有雄奇之美;第四支水勢稍弱,上窄下寬,揚揚灑灑,顯出瀟灑風采。
每到麗日當空,陽光燦爛,黃果樹瀑布宛若一條銀龍,噴吐著濃濃的迷霧,在陽光的照射下,虹霓隱現,景色神奇美妙。升騰的水霧四散,籠罩著西邊的村寨,每當日出或日落時分,陽光將水霧染上一層神奇的金色,因此村寨便有了“水雲山莊”的美名。傍晚,氣溫下降,飛濺的水汽凝結下來,如蒙蒙細雨飄揚落下,飛到寨子上那條惟一的小街上,於是便有了“銀雨灑金街”的美。而當夜色降臨,皓月當空,星辰稀疏,佇立觀瀑亭前,舉目望月,吟誦著“年年今夜,月華如練”詩句,再觀賞對麵夜色中的瀑布,宛若銀河從九天而落,從潭中升騰起來的層層水霧直撲臉麵,仿佛是一幅神秘幽美的世外圖畫。
黃果樹瀑布,除壯觀之外,還有二奇:一是瀑上瀑與瀑上潭,即主瀑上麵還有一瀑,高約4.5米,稱為瀑上瀑。其下還有一個深達11.1米的潭,即為瀑上潭。瀑上瀑小而優美,與其下的黃果樹瀑布形成了十分協調的瀑布組合景觀(圖21)。二是水簾洞。在瀑布後麵的絕壁上,有一個溶洞,稱“水簾洞”。水簾洞常年被瀑布遮攔,以往很少有人冒險進去,而今已開發出來了。沿瀑布兩側絕壁鑿洞,連通,遊人可隨意左右進出。此洞是瀑布鈣華懸掛、堆積、架空而成的。這個鈣華洞長134米,由6個洞窗、6個洞廳、3股洞泉、6個通道組成。遊人不僅可以沿著它從瀑布這邊走到那邊,而且可以通過洞窗走到瀑布後麵,伸手摸摸那傾盆大雨般飄拂著的瀑布,還可以隔著這串珠狀、屏風似的水簾向前望。對岸煙雨迷蒙,遊人若隱若現,景色瞬息萬變。而當麗日晴空,站在瀑布對岸回頭看水簾洞,隻見藍天白雲、青山綠水之間,銀白色的瀑布中有幾孔黑洞,破洞而出的點點紅裝,在水簾後晃動,盛得分外妖嬈,儼然一幅彩色山水人物畫。
水簾洞洞內像迷宮一般,有倒掛仙人掌,其實是洞頂懸掛的形狀像仙人掌的石鍾乳;在出口與入口處有古榕懸根奇景,樹徑約20厘米,其強大的生命力,令人驚訝!另外,第一洞賞花台的“抬頭見花、第二洞聽濤洞和試風口的聽濤試風、第三洞摸瀑台的晶宮亮泉、觀瀑觸瀑、第四、五洞窗含虹口,以及出、入口處的霓虹雙舞等景觀,令人讚歎不已。第三窗孔外側長著一些小樹、藤本蕨類植物,蔓繞窗壁,把窗孔裝飾成綠色花邊的彩門。由此窗觀瀑,別有一番情趣。水簾洞之奇,前人有詩讚曰:“晨觀犀潭霓虹舞,暮賞西山落日輝。”
黃果樹瀑布,古稱白水河瀑布、黃葛樹瀑布、黃菖墅瀑布。它的美色很早就被人們所欣賞。早在明朝弘治年間的《貴州圖經新誌》中就有文字記載,後來,在嘉靖年間的《貴州通誌》、《貴州山泉誌》和《貴州名勝誌》等都有記載。讚揚黃果樹瀑布美麗壯觀的詩文,也累見於各種書刊中。清代安順府永寧州知州黃培傑便有詩:犀潭飛瀑掛崖陰,雪浪高翻水百尋。幾度憑欄觀不厭,愛他清申可盟心。周銘先《白水沉犀》詩中曰:虹泉飛萬丈,下有碧犀行。‘瀑布圖如繪,懸流勢不平。雪花晴裏濺,芝草岸邊生。對此盟心地,能令滯濾清。有一副楹聯,對黃果樹瀑布的雄偉、壯觀寫的更簡潔,聯文如下:白水如棉不用弓彈花自散紅霞似錦何須梭織天生成當地流傳的一個神話故事,更讓人尋味。相傳很久很久以前,黃果樹瀑布旁邊住著一戶人家,家中老翁種黃果樹百棵。一年後,百棵黃果樹僅結一果,十分奇特。此事被一商人得知,要出高價買下這個黃果。並約定百日後,商人前來摘取此果,沒料到,老翁九十九日便將黃果摘下來了。次日,商人見此情況十分惋惜,歎道:“可惜僅一天之差,此寶力氣不足矣。”說著便將黃果扔進白水河下的深潭,頃刻伺,河水斷流,潭水幹涸,無數金銀財寶堆滿潭底。商人喜出望外,下到潭底,盡收財寶而上,當走到半途時,突然一聲巨響,白水河飛流直下,白練當空,商人淹沒潭中了。從此,這裏跌水四季不絕,形成了黃果樹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