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秉章為湖南官場開了巡撫專權的先例以後,湖南曆任巡撫都是大權在握,專製一省。巡撫看誰不順眼,就會把他拉下馬。
毛鴻賓於12月間上奏,彈劾周鳳山招募兵員過多過濫,指出不可盡用湘鄉勇丁,打算任用外省將領,指揮權歸屬湖南。
奏折呈上去以後,毛鴻賓收到報告,說石達開的部隊在湘西從南到北通行無阻,便又上一折,彈劾江忠義回家辦理喪葬,丟下部隊不管,要求罷免他貴州巡撫的職務。清廷令江忠義改任提督,將道員韓超加賞二品頂戴,委任為貴州巡撫。江忠義率部從廣西奔赴安徽。
石達開到達鎮筸以後,打算繼續北上,朝四川運動。他的部屬先前已攻占湖北來鳳。
道員劉嶽昭率部圍攻來鳳。清廷下詔,命令劉嶽昭部從東向西攻擊,田興恕部從西向東攻擊,夾擊石達開的部隊。
太平軍從杭州派出兵力,攻打安徽徽州。張運蘭先前請病假歸鄉,他弟弟張運桂率領守城部隊,攻打寧國的朱品隆和唐義訓所部返回增援。
朱品隆和唐義訓經常聯合紮營,可是兩人關係緊張,一同出兵時,嫌隙更大。朱品隆來到徽州城下,太平軍出兵迎戰,朱軍眼看就要落敗,唐義訓卻按兵不動,見死不救。
曾國藩聽說這件事,大為震怒,派人訓斥唐義訓:“湘軍之所以無敵,是因為彼此照顧。湘軍將領盡管有仇,臨陣也不會不相援救,因此早晨吵了架,晚上又趕去援救對方。私怨隻是個人的感情,公事則關乎大義,難道你不懂這個道理嗎?朱將軍危急,三次催促你發兵相救,你還是按兵不動,破壞了湘軍的製度,而湘軍會因此而敗壞。如果你不馬上改正,誰還容得下你?我在軍中已有十年,把將士看作自己的子弟,至於執行軍法以懲罰敗類,必然是那人死有餘辜。”
曾國藩又寫信向朱品隆詢問狀況。唐義訓和朱品隆都慚愧惶恐,互相道歉,一起上書曾國藩致謝,並說從今以後將會和睦相處。於是,他們一個月打了七個勝仗,解了徽州之圍。
曾國藩見軍勢已經振作,而清廷對他倚重,決定負起更重的責任。他見浙江全省各地都有太平軍,江蘇士大夫朝夕請求援兵,便上奏推薦李鴻章和李桓分別擔任江蘇的巡撫與布政使,還推薦蔣益澧出任浙江布政使。
根據曾國藩的提議,清廷同意委派左宗棠專管浙江軍事,也同意由江西饒州、廣信和安徽徽州三府所屬各縣為左宗棠提供軍餉,開設稅局一事也準予照辦,所收稅金補充左宗棠軍餉的不足。三府的駐防軍都隸屬於左宗棠,於是江西又成為浙江軍餉的根本來源。
曾國藩又請求清廷命令大臣們督促湘軍所需的軍餉。清廷命令副都禦史晏端書在廣州專門開設稅局。清廷還同意了曾國藩的另一個請求,任命沈葆楨為江西巡撫。
沈葆楨以前多次被清廷召用,都不肯出山,現在被提拔為一方疆吏,便出來管事了。而湖南巡撫毛鴻賓,也是曾國藩舊交故吏,湖北的嚴樹森和貴州的韓超,則都是胡林翼推薦的人才。駱秉章任四川總督,劉蓉已經升任布政使,李續宜和劉長佑也是湘軍出身,於是西到四川,東到海邊,清廷都用湘軍將帥,而這些人都倚重曾國藩,於是曾大帥的權勢顯赫一時,有點像胡林翼以前在信中對他說的“包攬把持”了。東南各省的人士,也對功名趨之若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