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秉章見李永和分派兵力大舉東進,便增調兵力圍攻丹棱。藍朝鼎率部出城攻擊湘軍,與湘軍大戰丹棱城外。駱秉章改變戰法,令湘軍挖掘長壕,修築木城,壓縮包圍圈,斷絕順天軍的糧源。
12月12日夜,順天軍開始突圍。湘軍跟蹤追趕,四川提督蔣玉龍率川軍包抄。藍朝鼎率部沿途與清軍作戰,撤退到麻柳溝時,他中槍墜馬,當即陣亡。藍朝鼎餘部突破重重包圍,轉戰川東。
湘軍攻克丹棱以後,向眉山進擊,與李永和部惡戰十一個晝夜。湘軍不斷增兵,李永和決定撤出青神,退守鐵山。
李永和命令部隊焚城,北上蒲江。然後繼續北進,經過崇慶和雙流境內,進入成都西北麵的彭縣。
曾國荃回湖南增募兵勇去了,他的部隊因兵力不足而無法繼續向東攻擊,隻有水師還在進行有限的進攻。12月24日,湘軍水師攻打運漕鎮,12月25日攻打東關,兩戰兩捷。湘軍陸師留下駐守,不再前進。
清廷下詔敦促彭玉麟上任安徽巡撫。彭玉麟再次上奏,說自己出身於諸生,登上戰艦已有十年,與水勇和舵工馳逐風浪。恐怕不能勝任封疆大吏,管轄百僚。他再次謝恩推辭。
這是彭玉麟第三次辭謝此項任命。清廷似乎對這位屢立軍功的幹員並無多少了解,竟然相信了他的托詞,下詔稱讚他“真實不欺”,將他改任為水師提督。第二天又下詔,說彭玉麟有節製軍隊的任務,武職不足以充當統帥,於是讓他候補兵部侍郎。
李續宜上疏說,安徽中部的軍事,比湖北重要百倍,懇求清廷讓他返回安徽巡撫任上。清廷準奏,令他回任安徽。
楊載福為了避用禦名,改名楊嶽斌,由於母親患病,再次請假,清廷下詔催促他到防。
李永和的部隊於12月27日在彭縣分為兩支,一支向東北方挺進綿州,北上江油和平武,然後回頭南下石泉與彰明。另一路向東,經過什邡、漢州和中江,折向東南方,進軍遂寧,又折向西南方,進軍安嶽、內江、隆昌和富順。
順天軍所過之處,遭到民團和清軍綠營兵的阻擊,每每有所損失。藍朝鼎死後,部屬勢力衰微。李永和占據犍為的鐵山,分兵駐紮青神。
蕭慶高、劉厚基等人率部圍攻青神,胡中和等人率部圍攻犍為的鐵山。川東順天軍從廣安出發,分頭襲擊周邊的營山、渠縣、東鄉和新寧,勢頭仍然興旺。
蔣益澧所部在廣西的貴縣和藍田打敗本地會軍,會軍部分投降,部分逃走。
這年冬天,由於湘軍向淮河流域運動,清廷在淮上的局勢有所緩和。河北及鄒縣的教民起義軍被逐漸招撫,清廷命令勝保率部轉移,增援潁州。僧格林沁率部駐紮單州。湘軍揚言要進攻潁州和亳州,於是撚軍各部大多數都與太平軍聯合,遊弈在襄陽和洛陽,不再一味地搶掠,僧格林沁帶領部隊接連攻破亳州以北的多個莊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