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是第二個部分,就是如何以念一句阿彌陀佛來成就清淨心呢?《金剛經》上所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清淨心現前的時候就是諸法實相現前;諸法實相現前就是開悟的時候。
1.以《觀經》的教起因緣說明娑婆是苦,要修淨業三福
怎樣來成就清淨心呢?首先當然是我們要能夠修淨業三福。《觀經》上所說的淨業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個十一句其實就是完整的修行次第。
我們也知道《觀無量壽經》教起的因緣是什麼?就是因為一場宮廷政變。當時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古印度最強大的一個國家——摩揭陀國,他的國王是頻婆娑羅王。
頻婆娑羅王一切都如意,國家也很強盛,政治也很清明,軍事也很強大,國力也很鼎盛,但是美中不足就有一個,他年過四十了還沒有子嗣,所以就很著急。他就找一個婆羅門仙人來問,說:“我到底有沒有兒子呀?我怎麼求才能夠得子呀?才能夠讓我這個國家能夠延續下去呀?”這個婆羅門仙人就跟他說:“森林裏麵有一個修行人,他兩年以後就會死掉,死掉以後就會來轉生給國王做兒子。”
國王聽了以後很高興,馬上就帶著隨從跑到森林裏麵去找那個修行人,果然就找到那個婆羅門的修行人了,然後就跟那個婆羅門修行人說:“我年過四十了,很著急呀,很希望能夠有個兒子,請您看一看您是不是兩年以後會轉生做我的兒子。”
那個人就入定觀察說:“是”。國王就很心急了,說:“既然是的話,你趕快現在死了就好了,早點給我做兒子。”這個人肯定不答應了,但是國王是很糊塗,就下令手下把那位修行人殺掉了,殺掉以後那個人就真的來轉生做兒子了。
生下來以後他就找到原來給他做預言的那位婆羅門,那位仙人又來給他看。他說:“我現在這個兒子生下來了,滿月了,你看看我跟他的緣分怎麼樣,他將來能不能夠讓我這個國家更興盛,再一個想請您給他取個名字。”
婆羅門仙人一觀察說:“哎呀,大王呀,你做錯事了,為什麼?因為本來還有兩年,你心急什麼呀?你現在把他殺掉了,你們兩個就結了一個惡緣,所以你這個太子我給他取個名字叫做‘阿闍世’,(阿闍世就是未生怨)沒有生下來之前兩個人之間父子就有冤仇了,就結了一個怨在那裏了,你們兩個將來有冤仇,而且因為你殺了他,所以將來你這個兒子會把你關起來,也會傷害你。”
頻婆娑羅王當時因為迷嘛,所以他就說:“這樣來討債的逆子我就不要了。”所以滿月的時候他就從王後韋提希夫人的手裏麵把那個嬰兒搶過來,從二樓就扔下去說:“既然這樣我就不要他了。”
很奇怪,這個小孩子命大,摔下去沒死掉,但是斷了一截小指,本來這個事也沒有人知道,然後就一直養大。因為當時摩揭陀國是最興盛的一個國家,而釋迦牟尼佛當時最主要的兩位護法:一個是摩揭陀國的頻婆娑羅王,再一個就是憍薩羅國的波斯匿王。在摩揭陀國他主要是在當時摩揭陀國的首都王舍城,還有靈鷲山說法;在憍薩羅國他就主要在舍衛城說法——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主要的說法地點就這兩個地方。
佛陀出家成佛以後影響力非常大,很多外道都轉過來歸心佛法,佛陀回國探親的時候有很多王族來隨佛出家,其中有一個就是我們都知道的提婆達多。
這個提婆達多也來隨佛出家,但是佛陀和諸大阿羅漢觀察這個人心術不正,也沒有怎麼教他真正的那些成就神通之法,所以他很長時間沒有什麼成就,他找很多大阿羅漢也都沒有教他,沒告訴他。
他就找了自己的弟弟阿難陀尊者,因為阿難陀是佛的堂弟,給佛做侍者,他就說:“我們是兄弟,你要把你從佛那裏聽到的法告訴我。”阿難憐憫他就告訴他了,告訴他以後,他就成就了神通,但是因為心術不正,所以他就起了歪心思。
他就主動地找到阿闍世王子,當時頻婆娑羅王也年紀大了,釋迦佛也現了一個老相,所以提婆達多就找到阿闍世王子,說:“王子呀,不如這樣好了,你把你父王推翻,你來做新王,我把釋迦牟尼佛推翻,我來做新佛,我們兩個能夠幹得更好。”
這樣說以後,阿闍世王子當然不敢了,他說:“那不可以啦,怎麼可以這麼忤逆不孝呢?”。提婆達多因為他有神通嘛,就用神通力去觀察,然後他就來挑撥離間,來挑唆了。他就說:“你不要以為你父親對你很好,你父親前生也殺你,今生也殺你,你怎麼可以還那麼忠誠於他呢?”然後就把這個因緣講了,說:“前生你做一個婆羅門修行人本來還有兩年命,你父親把你殺掉了,今生你滿月的時候他又把你從樓上扔下去了,怎麼可以知道呢?你看看你的右手小指斷了一截,你知道原因嗎?就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