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12~24個月,幾個需要自己來的“第一次”(3)(3 / 3)

比如你要讀“小貨車,像瓢蟲,綠顏色,開過來”,把兒歌先給寶寶通讀一遍,引起興趣後再讀第二遍。這時,就要有技巧地讀了,抑揚頓挫指的是朗讀有重點、有節奏。你可以在“像瓢蟲”這句上加重語氣,在讀到“開過來”時略微加快語速,將寶寶吸引到情節中,激發他主動發音的欲望。

識字卡片的優點是圖文並茂,讓寶寶通過見過和聽過的東西學語,OK,來示範一下!

識字卡片上是一隻獅子,你指著圖片對寶寶說:“獅子”,然後一邊學獅子的姿勢一邊發出咆哮的聲音,讓寶寶模仿,寶寶會覺得媽媽的“表演”非常好玩,因有趣而跟著學。

如果寶寶還沒準備好,你不要強迫他。強迫會讓寶寶壓抑,失去學習的興趣。如果寶寶對某一頁感到無聊,還等什麼,換另一頁吧!

想想看,像什麼

①象形化的才是記得牢的

但凡涉及到需要記憶的東西一般都要強化,需要強化的內容可以反複用語言刺激,也可以用“象形化”的方法幫助加深記憶。

②從小鍛煉豐富的想象力

方法:利用白牆做背景,拿出練習數數的積木,比如“2”,告訴寶寶:“這個是2,寶寶覺得它像什麼呀?”別說出答案也別提示寶寶,讓他自己回答。答案太離譜再糾正,告訴他數字2像隻小鴨子。

目的:想象力訓練是刺激右腦腦細胞發育的好方法之一。右腦的儲存量是左腦的1萬倍,記憶潛能是左腦的100萬倍。

提醒:適合1歲半以上的寶寶。隻要寶寶喜歡,可以隨時陪他玩。這個方法不僅限於學數數,還可以看看雲朵的形狀,激發寶寶各種有趣的聯想。

做做操,跳跳舞

緩節奏來做操

方法:選擇節奏比較舒緩的背景音樂,配合你發出“123,223,323……”的口令帶領寶寶一起做伸展運動,簡單的伸展運動包括:前後左右繞頭動作和伸展手臂操;複雜一點的是腿部運動,帶領寶寶坐下,做伸腿和曲腿動作。

目的:通過做操鍛煉培養寶寶的空間概念,鍛煉大腦控製身體平衡的能力。

提醒:這個遊戲適合1歲左右的寶寶。動作不要太高難,達到讓四肢都“動起來”的目的就可以了。做操的時間要適當,別把寶寶鍛煉得大汗淋漓的。

快節奏來跳舞

方法:選一首比較歡快的背景音樂,帶領寶寶隨著節奏舞動身體,跳舞不一定要媽媽教給寶寶很規範的舞蹈動作,寶寶能隨著音律做隨心所欲的動作也沒問題。年齡小一點的寶寶,比如剛滿1歲,能跟著節奏拍拍手,踏踏腳就可以算“跳舞”。

目的:提高寶寶身體的靈活性,鍛煉手腳動作協調搭配。

提醒:2歲左右的寶寶可以當空嚐試模仿彈奏背景音樂中出現的樂器,左右手一起模仿。比如吹笛子、拉小提琴或者彈鋼琴。

當個小小投球手

目的:同時鍛煉寶寶的3個能力:控製手部動作的能力、控製發力大小的能力和判斷空間距離的能力。

提醒:適合2歲左右的寶寶。一定記得讓著寶寶喔,別一不留神弄成真的和寶寶一決高低就好!

摸對啦,摸錯了

目的:適合2歲左右的寶寶。通過觸覺訓練提升判斷能力,用實物刺激視覺,進一步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提醒:這個方法充滿了趣味性,如果再加上“鼓勵機製”,寶寶更會樂此不疲的!拿對了的食物獎勵給寶寶吃,拿錯了就歸媽媽吃。

超級變變變

方法:藏在衣櫃中,模仿不同動物發出的叫聲讓寶寶猜。寶寶猜對了,媽媽就從衣櫃裏出來親親寶寶,鼓勵一下。猜錯了就告訴寶寶正確的答案。

目的:鍛煉寶寶的聽覺,通過讓寶寶分辨各種叫聲達到能主動聯想的目的,直到最後思索出答案。

提醒:適合2歲左右的寶寶。這是一個非常有趣又簡單的刺激右腦功能的親子遊戲。

嚐嚐這是什麼味

方法:把桌上豐富的菜肴或者水果和零食都讓寶寶嚐一點,告訴他“蛋糕的味道叫甜”,“米醋是酸的”等等

目的:利用食物不同的味道,全麵調動起寶寶的嗅覺、視覺和味覺,刺激大腦把這些感覺信息組合起來,把味道“概念化”,寶寶會對食物更感興趣,增加食欲。

提醒:辣味和苦味的食物寶寶吃了就哭,暫時接受不了,暫時不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