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辦壞事已然很令人沮喪,粗心漏辦事會把沮喪放大數倍!其實,你搞清楚發生哪些情況要送寶寶去急診就行啦。
頭部遭重擊
發熱:腋下體溫≥38℃,肛門體溫=39℃
淋巴結腫大:頜下、頸部或其他部位淋巴結腫大
呼吸急促:伴有咳嗽、氣急,出現嘴唇青紫
不能平臥、不能哭叫、喝水
麵部浮腫,伴有發熱或張口困難
聲音嘶啞:咳嗽聲如破竹且超過2天,伴發燒,預示著有很嚴重的炎症
劇烈嘔吐:將食物幾乎全部吐出,之後吐出黃綠色的膽汁,或吐出咖啡色物質、吐出血樣物質。噴射狀嘔吐伴有發燒
嚴重腹瀉:腹瀉次數超過4次/天,超過8小時沒有小便;大便性狀可能為粘凍狀、柏油狀或果醬樣,伴有口唇幹燥或眼眶凹陷
劇烈疼痛:頭部轉動帶動肩膀劇烈疼痛,或寶寶的頭、頸部位“根本碰不得”,腹部劇烈疼痛也不能忽略大意
不明原因的紅腫:可以表現為紅斑、丘疹或水皰,也可能是麵積較大的針尖樣紅點或青紫塊,常在胸腹部、頭麵部出現
意外傷害:摔跤後一直哭鬧不停或根本悶聲不響;關節脫臼;觸電、燙傷、溺水、車禍、毒蟲咬傷、動物致傷等刻不容緩,需要緊急處理的突發情況
鍛煉記憶力
方法:給寶寶看一張畫麵元素比較簡單的圖片,讓寶貝指出哪些是食物,哪些是動物,然後把圖片收起來,讓寶寶複述畫麵元素,看他還記得哪些東西。然後再換另一張畫麵元素比較豐富的繼續來。
目的:開發寶寶用圖形區別物品的能力。
提醒:畫麵元素不要太多了,最多不超過5個。
練習說完整話
即將入托的寶寶不能再講“電報句”,需要鍛煉表達自己完整的想法或者願望的能力必須要說“完整話”,加入主、謂、賓以及簡單的形容詞。比如你可以讓寶寶用“我要喝水”代替簡單的“喝”,用“我想吃圓形的餅幹”代替“吃餅幹”等。
用筷子和左撇子
別為了圖省事讓寶寶一直用勺子吃飯,幼兒園也不可能全程提供勺子,或者由老師喂飯給寶寶,所以嘛,從現在開始,要教會寶寶使用筷子,為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做準備。
對寶寶來說用筷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靈活操縱兩根小木棍不僅需要5根手指協調配合,還需要手腕關節和胳膊一起參與進來。2~3歲正是學習使用筷子的好時機。
使用筷子是個逐漸掌握的事情,光是嘴上說說沒用,你需要給寶寶做出示範動作,讓他看清楚你的手指是怎麼運作的,然後再鼓勵他積極嚐試。寶寶開始拿筷子夾食物時,最好先從比較大的、容易夾起來的食物開始,比如切塊較大的饅頭就不錯。“一夾即起”很能給寶寶小有成就感!練習夾起的過程中寶寶可能會用筷子“紮食物”,沒關係,讓他隨便嚐試筷子的手感,適時糾正動作就好。即使中途掉落,你的鼓勵也比責怪好。
那麼寶寶用左手使用筷子要不要糾正呢?
回答是——不要!
左撇子並不是什麼丟人現眼的事情。
遺傳學研究得出,如果父母雙方都是左撇子,寶寶有50%的遺傳機率;父母一方是,寶寶則有17%的機率;都不是,寶寶僅僅有2%的左撇子的可能性。這是其一,來自遺傳方麵的。其二就是大腦功能方麵的原因導致。大腦功能不是一半對一半那麼平均,總會有一方比較“強勢”,也就是說,右腦比左腦強的人容易左撇子。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創造,明白了吧,左撇子一半都很聰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