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
什麼叫“以防萬一”?在你想到這些突發情況之後,最大限度地準備對策。這裏指的萬一,不是受傷,不是溺水,而是比它們更可怕的——走失!
走失就意味著和寶寶失去聯絡,除了主動尋找貌似沒別的方法了。那為什麼不先教會寶寶記住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呢?寶寶已經會說話了呀。
隻要寶寶會背誦兒歌、會數10以內的數字,他就有能力複述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你可以用一問一答的方法幫寶寶記住家庭住址,可能需要反複做問答寶寶才能記牢並完整地複述出來。
那麼記數字就有又快又簡單的方法了——用兒歌鞏固數字記憶!
1什麼1,樹棍1;
2什麼2,鴨子2;
3什麼3,耳朵3;
4什麼4,帆船4;
5什麼5,彎鉤5;
6什麼6,大肚6;
7什麼7,拐杖7;
8什麼8,眼鏡8;
9什麼9,氣球9;
10像棍子打氣球。
假如家裏電話是68742111,你可以跟寶寶說:“大肚6戴著眼鏡8拄著拐杖7坐帆船4要去追趕鴨子2,追到以後用三根樹棍1去夠它!”
隻要寶寶能複述出來,遇到他的人就能撥通你家的電話。
培養自理能力
培養自理能力其實也是在為入托積極準備。不要認為寶寶太小,什麼也做不來,什麼都幫他做,給他拿,自理能力不鍛煉,就沒有!
①給寶寶接觸簡單家務活的機會。掃掃地、給爸爸遞報紙、擺碗筷都可以。
②自己穿脫衣服和鞋子。你可以在一旁看寶寶做,用語言指導他,不要插手輔助。
③自己主動洗手、擦手、擦嘴。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減少染病機會。
④自己找到杯子喝水。鍛煉主動的尋找和使用。
⑤把使用完畢的物品歸位。做事情要有始有終。
另外,除了上麵說的要說完整話之外,寶寶必須學習使用簡單的禮貌用語,媽媽要給寶寶做示範,把動作與相應的禮貌用語聯係起來,加深寶寶對語言的理解,逐漸懂得各個禮貌用語的意思和使用場合。
媽媽和爸爸互相稱“你”,問候“你好”,和奶奶說話一定要換成敬語“您”和“您好”,讓寶寶知道同齡人和長輩有不同的稱謂;一邊拍手一邊說“歡迎”;接受幫助後點頭說“謝謝你(您)”;告別的時候揮手道“再見”或者“明天見”;做錯了事情要主動承認,一邊鞠躬一邊道歉“對不起”。
為入托做準備
寶寶最佳的入托年齡是3歲,最早不要超過2歲。在此之前,寶寶對父母尤其是母親的依賴性特別強烈,那時入托,寶寶極易產生“分離焦慮”,拒絕融入集體生活,情緒低落,性格自閉,根本無法正常玩耍和生活。
3歲左右,寶寶對母親的依賴性逐漸降低,語言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行為能力以及自理能力基本達到可入托的要求。不過膽小或自理能力不佳的寶寶還是暫緩入托比較合適。
對於可以入托的寶寶,事先要有一個心理引導的過程,突然襲擊似的送他入托,可能他沒你預料中那麼好適應,有的寶寶甚至整整一個月都哭鬧不停,令老師和家長特別無奈。
既然可能是這樣,那就先幫他過心理適應關:
①有意識地讓寶寶多和媽媽以外的人接觸
可以是親戚,當然,能多和小夥伴在一起玩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