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瞞天過海
瞞天過海也是狼慣用的智慧。“瞞天過海”無論怎樣辯說都開脫不出一個“騙”字,然而又不能用一個“騙”字概括其全貌,其中的“騙”必須有能“瞞天”,且能“過海”的內涵。狼也通過瞞天的智慧獵取生物。它們懂得使用瞞天過海的方法來獲得食物。當它們在捕獵的時候,經常會盡可能的掩飾自己的真實意圖,把虛假的意向暴露給對方,給對方造成一種錯誤的判斷。當對方發現自己上當的時候,已經成為狼的口中之物,此時再想逃跑,已經沒有任何可能了。
探索“狼之道”
瞞天過海是兵家常用的一種計謀。敵對的雙方為了擊敗對手,總是盡可能地掩飾自己的真實意圖,而把假意暴露給對方,從而給對手造成錯誤的判斷,就在對手放鬆對自己的警惕及防備的時候,出奇製勝。狼就是一種非常善於使用瞞天過海這種手段的動物,正因為如此,狼群才能夠在殘酷的大自然中生存下來。它們憑借著自身的智慧,使它們的生命到達一種智者的境界。
在戰爭年代,瞞天過海是一種示假隱真的疑兵之計,一些懂得兵法的軍師利用人們存在常見不疑的心理狀態,進行戰役偽裝,以達到出奇製勝。或許很多人會說,瞞天過海隻不過就是欺上瞞下的一種欺騙行為,其實不然。雖然“瞞天過海”與“欺上瞞下”、“掩耳盜鈴”之類在某種程度上都含有欺騙性在內,但它們的動機、性質、目的是完全不相同的,不能混為一談。瞞天過海常常是指對方在對某些事情的習見不疑而不自覺地產生了疏漏和鬆懈,因而使得自己能乘虛而示假隱真,掩蓋某種軍事行動,把握時機,出奇製勝。瞞天過海的巧妙運用是一種智慧的象征,而欺上瞞下、掩耳盜鈴卻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表現。
有很多時候,勝利好像就在我們的身邊,似乎是觸手可及。但是即使是這樣,我們仍需要發揮自己的智慧去爭取真正的勝利,瞞天過海就是一種智者經常使用的手段。瞞天過海就是在別人不知不覺中竊取勝利的果實,在最後取得勝利的那一刻,或許,對方還不知道怎麼回事。
“瞞天過海”--用於經營賺錢,其技巧和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用“欺騙”的手段暗中行動,將你賺錢的企圖隱藏在明顯的事物中,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因為一般人對司空見慣的事物,往往不會懷疑,此計就是利用人們的這一錯覺,來掩蓋自己的真正意圖。
日本味精商在經銷味精銷路不景氣的情況下,他們將味精瓶上的小孔由直徑1毫米擴大到1.5毫米,在消費者沒有察覺的情況下,一倒就用多了,這樣就大大增多了味精的銷售量。
插圖(46):瞞天過海
唐太宗貞觀十七年,禦駕親征,領三十萬大軍以寧東土。一日,浩蕩大軍東進來到大海邊上,帝見眼前隻是白浪排空,海茫無窮,即向眾總管問及過海之計,四下麵麵相覷。忽傳一個近居海上的豪民請求見駕,並聲稱三十萬過海軍糧此家業已獨備。帝大喜,就便率百官隨這豪民老人來至海邊。隻見萬戶皆用一彩幕遮圍,十分嚴密。豪民老人東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內更是繡幔錦彩,茵褥鋪地。百官進酒,宴飲樂甚。不久,風聲四起,波響如雷,杯盞傾側,人身動搖,良久不止。太宗警驚,忙令近臣揭開彩幕察看,不看則已,一看愕然,滿目皆一片清清海水橫無際涯,哪裏是什麼在豪民家裏做客,大軍竟然已航行於大海之上了!原來這豪民老人是新招壯士薛仁貴扮成,這“瞞天過海”計策就是他設計策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