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汴京篇 第八十四章 首戰日本(1 / 3)

李雋冷靜沉著,遇事不驚的美好品德深印張世傑等人心頭,乍聞李雋驚奇之言,無不是驚奇不明所以,死死盯著李雋。

心急的高達脫口問道:“皇上,發生了什麼事?”

李雋笑言,道:“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吧,北方的天氣比我們預計的暖和得多。”

“不會吧?黃河邊上這麼冷,還能暖和?”高達和解晉同聲發表不同意見:“黃河上的天不會與北方的天大不相同吧?”

張世傑穩重之人,雖然沒有如高達和解晉一般問出來,也是覺得難以理解,看著李雋沒有說話。

把手裏的戰報晃晃,遞給高達道:“你看看,這是歐將軍剛剛送來的戰報。歐將軍在戰報裏說,離黃河百多兩百裏的地方沒有黃河邊上冷,雖然不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將士們沐浴在冬日暖陽裏,也甚是暖和,好多將士已經脫下冬裝了。”

“早知道,我們何必那麼辛苦,給將士們準備冬裝。”高達把戰報看完,對李雋給將士們配發冬裝的指示不滿,道:“皇上,們一通忙活,還是白費力氣。”

李雋忙辯解道:“我又不是諸葛亮,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準備工作當然是要細。”

張世傑很是讚同李雋的看法,道:“皇上所言極是有理。眼下雖是暖和,就是不知道能持續多少時間,這準備工作是不能不細。”

我就親眼見到過一條小河溝阻斷大雨的事,這條小河溝不過三尺寬,讓人難以置信的是,一邊是傾盆大雨,一邊卻是一滴雨也沒有。天氣的變化有時讓人很是難以理解,誰也說不準,今天是暖和,明天難保變壞,萬全準備才是最為穩妥之策。

高達自知理虧,轉移話題道:“這個歐將軍真是能打,才一天多的時間就推進了快兩百裏,這速度也太快了吧,這可是我這輩子見過騎兵推進最為神速的進軍。”

騎兵要是單純行軍,不作戰的話,一天一夜可以行軍五百裏以上。這隻能存在於沒有作戰行動的行軍,要是有作戰行動的話,再精銳的部隊一天能推進百多兩百裏已經是很驚人的速度了。

不要說古代的騎兵,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裝甲部隊一天一夜的推進速度也就在兩百裏上下。當然,也有步兵推進速度超過裝甲部隊的特例,這就是在一九四零年由德國最為出色的戰略家曼施坦因指揮的步兵,向法國的推進,居然比裝甲部隊還要快,讓人大跌眼鏡。

張世傑很是欽佩地道:“歐將軍之所以能夠神速推進,一則固然是他置小股敵人於不顧,大軍直向北穿插,二則也證明朝廷抓住機會渡過是正確的,打亂了忽必烈的部署,他來不及應變,我們應該以更快的速度向北推進,絕不能讓忽必烈有時間應變。”

對於這點,李雋很是讚同,道:“燕雲之戰不是由兵力來決定,而是由速度來決定,朝廷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推進。解晉,你馬上出發,要象歐將軍一樣,不要擔擱,不要與小股敵人糾纏,直插北方。”

“遵令!”解晉領旨。

李雋叮嚀道:“你要記住,你的搭擋已經比你早走一天,多出兩百裏路程,要是你的行動慢了,你這次是真的連湯都沒得喝。”

“皇上放心,臣就是累死馬,跑斷腿,也要如期趕到。”解晉信心十足地道:“絕不讓皇上失望。”

李雋考慮了一下,道:“你們的推進速度非常快,後勤補給很困難,幾乎是補給不上,這才是你們這次行動的最大難題。朕給你們全權,在推進途中可以便宜行事,對於那些罪大惡極之輩,你們可以處決,把他們的家產充軍用。另外,你們籌措糧秣給老百姓打欠條吧,由朝廷來還。”

象這樣神速的進軍,最難的不是打垮敵人,而是獲得補給。由於速度太快,戰線太長,幾乎是不可能獲得補給,隻能靠自己解決,就地補給。李雋這話,無異於把解晉和歐軍行此次行動最大的難題給解決了,解晉是大喜過望,道:“謝皇上!”一個轉身,興奮之極地衝了出去。

李雋搖著頭,道:“這小子,一有仗就打坐不住了。”

“將士們:我的任務隻有一個,那就是向北邊衝,先到的是好漢,後到的是孬種!”解晉騎在馬上,對他的鐵血雄師訓話,道:“就是累死馬,跑斷腿,爬也得給我如期爬到。聽見沒有?”

“聽見了!”將士們呐喊著。

“褚行良。”解晉大聲叫道。

褚行良出列,道:“末將在。”

“你帶上本隊人馬,掩護大軍行進。你的任務隻有一個,讓主力不受幹擾地前進,有小股敵人,你去把他們砍成肉醬。”解晉大聲下令。他的意圖非常明顯,就是派出一支軍隊專門對付騷擾的蒙古小股部隊,如此一來他就可以全力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