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碳文化幫你提高低碳意識(2)(2 / 3)

我國對家用電冰箱、房間空調器、電動洗衣機、燃氣熱水器、自整流熒光燈、高壓鈉燈、中小型三項異步電動機、單元式空調、冷水機組9類產品實施了能效標識製度。

四、認識低碳新動力

太陽能應用越來越廣泛

太陽能利用是新能源開發的一大亮點。太陽能發電、太陽能汽車和自行車、太陽能熱水器和供暖器、太陽能爐灶、太陽能計算器等產品層出不窮。如今太陽能衣服也應運而生,不但能播放歌曲、視頻,還能為便攜式微型電器充電。把太陽能穿在身上再也不是遙不可及的幻想了。

地球所接收到的太陽能,隻占太陽表麵所發出能量的二十億分之一左右,卻相當於全球所需總能量的3萬~4萬倍。與石油、煤炭等礦物燃料利用不同,利用太陽能不會導致溫室效應,也不會給全球性氣候添麻煩,更不會造成環境汙染。

長期以來,許多國家都在研究如何更好地利用太陽能,並競相開發出光電新技術和新材料,以擴大太陽能的應用領域。我國太陽能熱水器性能和質量已達國際先進水平,銷售量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長,目前太陽能熱水器使用麵積已達9000萬平方米,是全球產量與保有量最多的國家。

風能乘著大風車走進尋常百姓家

在碧綠廣袤的內蒙古大草原,一排排乳白色的風車轉動著巨大葉片,讓人不禁聯想起了舞動著長矛與風車拚命的騎士——堂·吉訶德。

風能是空氣流動所產生的動能,是人類最早有意識利用的能源之一。

我國20%左右的國土麵積具有豐富的風能資源。東南沿海及其島嶼,以及西北、華北和東北地區,特別是新疆和內蒙古的風能資源極為豐富。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居世界第五位,已突破600萬千瓦,到2015年將達到1500萬千瓦,到2020年將達3000萬千瓦,屆時風電將成為我國第三大電力來源。北京康西草原風力發電機組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每天能為賽會供電63萬千瓦時。

風能是無汙染的可再生能源,風電運行成本低廉,開發前景十分廣闊。全球可利用的風能比地球上可開發利用的水能總量大10倍,利用風能發電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隨著科技進步,風能開發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重視。

核能越來越受青睞

核能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許多國家都在加快核電站建設。為什麼人類對核電情有獨鍾呢?

燃煤向空氣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大量煙塵,對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人類迫切需要尋找新的清潔能源替代不環保能源。核能是20世紀人類的一項最偉大的發現,1942年美國成功地啟動世界上第一座核反應堆,一種通過原子核變化而產生的能源從此誕生,標誌著人類從此步入了核能時代。核能不產生燃燒化石燃料所帶來的有害物質,是目前唯一可大規模替代化石燃料的清潔能源。在全世界能耗總量中核能所占份額已升至6%。

核能包括核裂變能、核聚變能。核裂變能是通過重原子核發生鏈式裂變反應釋放出的能量,迄今達到工業應用規模的核能,隻有核裂變能。

核聚變又叫熱核反應,是由兩個氫原子核結合在一起釋放出能量,氫的同位素氘是主要的核聚變材料。氘以重水的形式存在於海水之中,氘的含量隻占氫的0.015%。這種核聚變燃料可以從海水中提取,便宜而且數量豐富,1升海水中的氘通過核聚變釋放出來的能量,相當於燃燒300升汽油所釋放出的能量。全球海水中所含的氘,如通過核聚變全部釋放為核能,可供人類在很高的消費水平上使用50億年。與核裂變相比核聚變更加安全,產物放射性很少,聚變反應堆不產生汙染環境的硫、氮氧化物,不釋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效應氣體。

人類對核聚變能的控製與和平利用,與“將太陽搬到地球上”好有一比。核聚變能的商用化將為滿足人類未來能源需求提供解決之道,這一進程有望在30~50年後實現。全球首個多國合作探索核聚變應用的國際熱核實驗堆將進入實質啟動階段,被喻為實現成功控製核聚變夢想的一個機會。參與此項計劃的歐盟、中國、韓國、俄羅斯、日本、印度和美國,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0%,這意味著世界一半人已將聚變能源作為解決未來能源問題的一個探索途徑,而對另一半人口來說,則代表著未來能源供給的一個大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