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距離當年之事太過久遠,隻怕除了聖人以及如今已經死去的崔知節和謝重潤之外,再也沒人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隻知道根據消息,當年崔知節離開長安,拜都
督秦成渭武四州諸軍事以及秦州刺史,一年後更是遙領益州大都督。
要知在大周,遙領大都督這樣的殊榮,唯有謝氏皇族的親王才擁有。
崔知節乃是開辟了朝臣遙領大都督的先河,即便他不在長安,可是全天下人都看見了聖人對他的寵愛。
但是這樣的相安無事並未持續多久,半年之後,崔知節突然身死,但是無人知曉他真正的死因,隻是隨著他的身死,也正是預示著三千衛的土崩瓦解。
雖說當年號稱是崔知節和先永寧王謝重潤,聯手建立三千衛。
可誰都知道,真正的主心骨從來都是崔知節。
當他死後,三千衛被聖人大肆絞殺,直殺的是人頭滾滾,而三千衛也正式由明轉向暗,原本就隱秘的組織之後更加隱秘。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三千衛失去崔知節的領導之後,早已經苟延殘喘,十年前,突然發生了一件大事。
便是當今聖人被刺殺,先永寧王謝重潤以身擋刀。
之後聖人徹查刺殺一案,發現主謀乃是楚王,楚王在與聖人大位之爭失敗之後,遠赴封地,卻依舊還是不死心。
於是楚王借著給太後慶生回到長安,與早已經消失的三千衛聯手,刺殺聖人。
卻不想這件事最終還是功虧一簣。
三千衛雖然差點兒得手,但是在最緊要關頭,先永寧王謝重潤替聖人擋了一劍。
於是聖人盛怒,在徹底鏟除了楚王一係之後,更是再次將矛頭對準三千衛,有種勢必將這條隱藏在陰暗中隨時準備竄出來咬人一口的毒蛇,徹底的一網打盡。
可這次之後,三千衛再次隱沒。
直到如今,才隱隱又在長安出現。
信王當初在得知三千衛存在時,其實也並不以為然,被聖人這般絞殺的組織,注定是活不長久的。
可是當他發現三千衛依舊在暗地裏活動時,他突然對於這個神秘組織產生了好奇。
能被聖人這般清除絞殺,卻依舊還是能夠存在的組織,定然有其過人之處。
況且這個神秘組織,當年可是真真切切的幫助過聖人登上大位。
即便二十年過去,即便聖人也並不是當年的先皇,可是為何曆史就不能真的重演呢。
既然能成功一次,那便有了成功第二次的可能性。
倘若他真的能得到三千衛,為自己所用,又有何不可呢。
至於三千衛與聖人之間的恩怨,信王反而覺得倒好,畢竟對於三千衛而言,如今最想要的便是躲開這些沒完沒了的絞殺,隻要他們能夠跟從自己,支持他登基。
那麼信王便可承諾,在他成為聖人之後,便赦免三千衛的所有罪責。
有這樣的承諾在的話,信王覺得自能打動三千衛的主事之人。
隻可惜如今三千衛藏在暗處太久,崔知節死之後,更是無人知曉他們的新主是何人。
這也是為何信王一直從崔知仲口中,打探更多三千衛消息的原因
。
畢竟崔知仲也算是當年親身經曆過這些的人。
這世間除了聖人之外,隻怕便隻有崔知仲最知曉當年事,更是最為知曉三千衛。
但是崔知仲這個老狐狸,倒是嘴嚴的很。
在今天之前,也就是需要拉攏永寧王謝靈瑜的時候,崔知仲才透露了當年先永寧王被刺殺的真正緣由。
自然是借此希望能夠拉攏謝靈瑜。
隻可惜謝靈瑜不僅拒絕了他,居然還對昭陽下手。
崔知仲自然是一心想要拉攏永寧王,畢竟他想要替自己的兒子謀劃,娶一個永寧王,崔家即便不攙和大位之爭,也可保崔家的富貴榮華。
清河崔氏本就是勳貴門閥,若是能再與永寧王結親,更是烈火烹油。
這樣大的誘惑,誰都能輕易抵擋得住呢。
當崔知仲離開之後,從房中走出來了一個人,儼然便是信王身邊最為看重的那位幕僚。
幕僚望著門口,那是崔知仲離去的方向。
“殿下這個姓崔的,看起來並不是與我們一心的,()”幕僚輕聲說道。
甚至都不用他提醒,信王自己都能看出來,他輕輕握了下自己的手掌,低聲說道:“無妨,這種老狐狸怎麼可能不留一手呢。先前若不是我要拉攏永寧王,隻怕他連三千衛一星半點的事情都不會透露。▃()▃[()]『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殿下,你真的懷疑蕭晏行便是當年失蹤的崔知節獨子?”幕僚低聲問道。
信王點頭:“確實有所懷疑,但是並無實際證據。況且本王也摸不準如今聖人對崔知節到底是什麼心思,是故人已去一切煙消雲散,還是依舊念及舊情。”
“若是崔知節當初真的涉嫌謀反,聖人還會對他的兒子念及舊情嗎?”
這個幕僚不太了解的說道。
信王禁不住笑了起來,朝幕僚看了過去:“看來你對聖人還是不了解,以聖人的性子他若是當真厭惡崔知節,崔氏即便是世家門閥,又如何能保得住如此的榮寵。聖人能動了讓崔氏和永寧王聯姻的心思,隻怕便是為了續當年崔知節和先永寧王的情誼。”
“倘若崔知節的親生兒子還活著,你覺得聖人會讓誰娶永寧王呢?”
信王似笑非笑的看著幕僚。
“永寧王先前已經拒絕了你,倘若蕭晏行當真是崔知節獨子,他會不會也拒絕殿下呢?”幕僚這會兒倒是有些緊張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