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追悼大會祭亡靈(1 / 2)

窗外,雨淅淅瀝瀝的下個不停,室內裏的人誰也不發話。

剛才,蔣光鼐總指揮說要宣讀蔣介石手令時,蔡廷鍇起身來到窗前,一支接一支地吸煙。會議室裏隻聽見蔣光鼐宣讀蔣介石手令的聲音:

紅軍大部竄擾閩南,漳州相繼失守,同安亦危,著你軍全部由海道輸送進剿,所有裝載船隻,已由交通部備用,乃將開撥及到達日期具報為要……

蔡廷鍇心潮翻滾。十九路軍撤至第二防線,旨在等待援軍反擊進犯淞滬的日軍,可近兩個月來蔣介石想盡一切辦法肢解他的十九路軍。

5月6日,蔣介石以十九路軍“違令”抗日之由,下令以一個師調江西省歸南昌行營指揮,以一個師調武漢歸武漢行營指揮,另一個師調往安徽,十九路軍總部、軍部暫留南京。但是遭到蔣光鼐、蔡廷鍇的堅決抵製,在各方麵的支持下,在所屬官兵不想再繼續打內戰的強烈呼聲影響下,上下據理力爭,使蔣介石的陰謀沒有得逞。

現在,蔣介石又要我們去福建“剿共”了,這該又如何是好呢?蔡廷鍇心裏亂成了一團麻。

“賢初,”蔣光鼐增上來,一隻手按在他肩膀,“這次委座的命令,看來一定要我們服從啊。”

是呀,十九路軍淞滬血戰,陣亡二千四百餘名官兵,傷殘五千餘人,戰爭中所消耗的武器彈藥和醫藥器材,國民政府一概不予補給。在一個多月的激戰中,十九路軍沒有收到軍政部的一彈一槍的支援,當日本一次次向淞滬增派兵力時,十九路軍函電懇請政府派兵增援,卻遭到軍政部的拒絕,何應欽下達命令:“十九路軍有三師十六團,無須援兵,盡可支持。各軍將士非得軍政部命令而自由行動者,雖意出愛國,亦須受抗命處分。”因此,駐無錫、蘇州一代的上官雲相一師,駐浙江的戴嶽一旅,駐江北的梁冠英一路以及在杭州、贛南的蔣介石嫡係部隊有60個師的兵力,按兵不動,坐視十九路軍與日軍艱苦浴血抵抗。而如今呢,雖已簽定《淞滬停戰協定》,但為逼迫他們十九路軍離開淞滬,進閩“剿共”,蔣介石竟然借口增援淞滬戰區,近日將四十七師上官雲相部,胡宗南、夏楚中部兩個師,衛立煌部的蔣伏生、李默奄兩個師,蔣鼎文一個師調來,加上張治中的第五軍對第十九路軍實行軍事威懾,大有若不執行蔣介石的命令去福建,在這裏將被戮滅之勢……

蔡廷鍇想著,用力撚滅手中的香煙。轉身來到桌前,聲音低沉地說道:“我軍退至第二防線以來,所發生的事情大家都清楚,委員長命令我軍去福建,在行動之前我想聽聽諸位的意見。”

又是一陣可怕的沉默。曾一度下野的蔣介石,“一·二八”事變以後再次複出,任軍委員會委員長。蔣光鼐與蔡廷鍇已得知蔣介石的爪牙已開始在十九路軍發展法西斯特務組織“複興社”(藍衣社的外圍組織)成員,他們的任務有二:一是擁護領袖遵守紀律;二是暗殺叛變領袖的分子。在這時候誰還敢對蔣介石的命令發表異議呢?蔡廷鍇心裏清楚。

“毛師長,你有什麼高見?”蔡廷鍇開始點將了。

六十一師師長毛維壽一怔,抬起頭望著蔡軍長,想從那雙沉邃的目光中窺探出他的內心世界。

蔡廷鍇點毛維壽師長的將是有目的的。他是江西人,在十九路軍中,算是他與蔣介石的關係甚密。1930年,夏秋間,毛維壽擔任六十一師第八旅旅長職務時,途經歸德,蔣介石曾親自密召他,會談後還送了他一筆數目不小的錢;1931年,毛維壽升任六十一師師長後,蔣介石曾指使南昌行營參謀長、毛維壽同鄉熊式輝鼓動他脫離十九路軍建製,並送一筆特支費。何應欽為了幫助毛維壽盡快投奔蔣介石懷抱,還特指派了趙錦雯為六十一師參謀長,作為蔣介石與毛維壽的聯係人。這些若不是蔣光鼐、蔡廷鍇的及時發現,特令六十一師參加淞滬抗戰的話,蔣介石的陰謀就得逞了。就在幾天以前,毛維壽師長聽說蔣介石已下令將十九路軍三個師分別調往江西、安徽、武漢以後,表現積極,不少營以上的軍官都已經做好了出發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