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老人反應:C的思考與表述方式不老,應該說是極精密極嚴肅極合邏輯的。果然,C不愧是數學家,大家就是大家,博導就是博導。現在除了文學沒有魯迅式的大師,各方麵都充滿大師級博導,令眾友愧死。大師就是老糊塗了也仍然是那麼智慧,那麼哲學,那麼思辨。
手機定則
孩子與友人向老王提出抗議,他有手機而經常不開,耽誤事。
老王辯解說,他開一天機也沒接過找自己的電話,倒是接過不少錯號,而且錯了號的打電話者對他很不滿,電話明明是1234567890,而對方堅稱他或她要的千真萬確是0987654321。
要不就是做局的電話,如說是他的信用卡超支了,需要核對密碼。還有各種推銷房地產、化妝品、旅遊項目、假發票、小姐服務的短信……有天晚上他忘了關機,半夜鈴聲大作,問他是不是黑天鵝的士高舞廳。
友人與孩子們則說,某月某日,為ABCDX要事,急於找老王,硬是隻有“您呼叫的用戶沒有開機”的電子化數字化反響。結果,耽誤了A、治病,B、發財,C、大劇院演出票,D、首長接見提拔,E、換房,F、上萬元一桌的晚宴,C、與明星共舞探戈,H、炒股,I、買彩票,J、組團出國,X、足球賽……的要事。
總之,細節決定成敗,老王的涉嫌吝嗇有手機而不開的丟人記錄,影響了他與子女的前途。如果他每天6:30AM?12:00PM一準手機開機,老王一家本來會有更加光輝燦爛的生命現象。
老王總結說,隻要一開手機,絕對沒有好事好信息,隻有錯號、垃圾信息、騙局與幹擾。而隻要一關機,各種好事都來了,來了,但是到不了他手裏耽誤了。
從此,他發明了一個名詞:手機定則,其公式是:手機獲得的有害信息>有益信息。
一個號稱有思想的老友聽了老王講手機定則後,指出:你本來就不應該淨想“好事兒”嘛。我為什麼七十八了耳不聾眼不花血壓血糖血脂不高前列腺不肥大呢?就是我一輩子從來沒有為個人想過“好事兒”。
後來老王手機開得勤了些,但有時候仍然忘了開。手機就像你本人,在生活遭遇中,你無權挑剔,碰見什麼您就算什麼吧。
這樣基本開機一個月後,“壞事兒”來得少了。好信息來得多了。
怎麼那麼奇怪,手機定則有了新的豐富?或曰第二定則:要開機達一定的時間之後,要有所積累之後才可能出現良好無誤的信息。
聽了老王的第二定則後,有思想的老友說:“未必是手機定則,說不定是你的感覺定則吧?”
老王慚愧,老友竟是那樣有思想,而自己竟是那樣缺乏思想啊。
新款手機
又耽誤了一次接電話,由於手機電池沒電了。
當老王以此為理由辯解自己未能及時接到孩子的電話後,孩子立即給他送來了新款手機。
老王解釋說上次說電池沒有電,並不包含需要新款手機的暗示。再說,這個僅僅一次用時沒了電的手機由於經常不用,還新著呢。
孩子說手機與電腦一樣,基本上半年到十個月換一回代,而與你用不用無關。不管你用不用,它已經衰老過時了,衰老過時,當然要壽終正寢。您用那樣老舊的手機,對不起日新月異的時代,顯得孩子們不孝怎麼任憑老人用那麼過時的舊貨呢?再說也與您的身份對不上號:您受過高等教育、當過小組長、每月工資五千元左右、有副高級職稱、老局長來看望過您……
在完全不情願的情況下,老王接受了新款手機。
說是此手機可以攝五百萬像素的照片,可以聯網,可以加減乘除開方運算,可以手寫,可以錄音錄像,可以震動,可以多媒體,可以玩遊戲聽音樂,可以看電視,可以聽廣播,可以當MP3MP4用,可以響鬧鈴叫早,可以看日曆、地圖、收天氣預報……可以往上拉,可以往下拉,可以打開蓋,可以按左上左下右上右下中間與圍繞中間的五個鍵,每個鍵按壓後將顯示二十到六十種候選項目。總之,它是萬能的,它基本上滿足攜帶它的主人的一切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要求。就更不必說它能接電話與撥電話,發信息與收信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