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非常高興,老了老了,對於音樂與遊樂健身事業,他做出了新的貢獻。
候購
老王夫婦在朋友家看到一個特別漂亮的書櫃,主人介紹了它的各種優點,二人邊看邊聽,讚不絕口。問清品牌、出售商店、地點、價格後,立即表示,第二天一定要去買一件同樣的書櫃。聽夫婦二人的口氣,頗有沒有此書櫃,堪說是白活了一輩子的認識高度。
中間還經曆了一個價格貴與不貴的心理辨析過程,一開始,聽說是四千多元,老王夫婦認為是太貴了。朋友分析說,四五十年前,他買過一個要寒傖得多的書櫃,價格是一百八十九元,接近他月薪的三倍。而現在,這個相對豪華的書櫃,還不到他一個月的工資,有什麼貴的呢?
老王夫婦聽了,覺得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人生似乎進入了新境界。
本來次日就要去的,誰知又有別的事了。老王歎道,畢竟是第三世界國家,做事不可能太有計劃,聽說人家美國,尤其是日本,一些人物的日程表,都是一年甚至兩年前就排定了的。
直到一個多月後,夫婦來到了與朋友所介紹絕無二致的家具店,那種書櫃就放在門口熱銷品部分,問問價錢性能,與朋友說的無異,再有十分鍾就可辦理完畢了,夫婦二人都心有不甘。怎麼著,幾千塊錢的貨,購物過程不能如此草草。便又樓上樓下,看了許多書櫃、酒櫃、藝術品櫃、組合櫃。有更豪華的,有樸素的,有老式中式的,有後現代的,有淺色的,有深色的,有橡木的,有柞木的,有實木的,有壓合板的,有方方正正的,有流線型的……
他們看花了眼,是不是要買朋友家那一款呢?吃別人嚼過的饃,沒有味道。猶猶豫豫,你說這她就說那,她說這,你就說那。他們在這家木器店逗留了一個多小時,仍然拿不定主意。老王抬頭,發現此店對過與隔壁,都是木器店。那麼,何必在一棵樹上吊死呢?
……到了一個新店,又是徜徉一番,稱讚市場經濟與小康生活下商品的豐富美麗,咋舌市場經濟與小康生活下商品價格殊為不菲。如此這般,天黑下來了。買嘛,還沒定呢。
忽然,老王看到一個餐桌,覺得不錯,便建議幹脆買個餐桌算了,也別白來一趟嘛。最後,買了個輕便舒適廉價的餐桌回去了。
兩個人都很高興,有新鮮感,有決策感,有變動感,有試問木器購買誰主沉浮我主沉浮感,有非計劃非預謀非預定感,有我能出幺蛾子的維權感,乃至產生了宿命、神秘、隨機、緣分、偶然、邂逅、靈動、主體意識與不可知感。感覺好極了。
一周後,二人都有些後悔,還是友人家那款書櫃好,而且顯然是更需要的。
天呀,相見恨早,相見恨早,為什麼那麼早就確定了那一款書櫃的候購地位呢。
兩個半月後,夫婦又到了那家木器店,發現那款書櫃已經漲價百分之三十九了。
鳥籠
老王從早市上買了一隻鳥。
老王本來是最討厭用籠子養鳥,他的見解是,人的愛心裏包含著占有的欲望,這也是老子名言“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的一解。以愛鳥始,繼之以捕鳥、囚鳥、馴鳥、奴役鳥、玩鳥、倒賣鳥、做鳥標本、食鳥……終。太可恨了。
但是,說是這隻鳥選擇了老王。他在鳥市上,一隻並未囚在籠子裏的畫眉飛到他的肩上來,歌喉婉轉,聲調動人。賣鳥者說,這個畫眉是通靈性的,它知道人的善惡真偽親疏,它選擇自己傾心的主人。
老王當真有一點感動。他知道自己一輩子成不了大事就是因為易於被感動。他花了不菲的金錢,買下了畫眉。當賣鳥者把畫眉裝進籠子的時候,他一怔,怎麼要人籠?他的疑問使賣鳥者哈哈大笑:“怎麼著?您以為它是您的朋友啊?客人啊?它能跟著您進家嗎?”
然後是與太太、孩子、親友間曠日持久的討論爭論悖論:放生?無非是讓以捕鳥為業的人再捉它一次,而且,它已經早就喪失了自己獨立野外生活的能力了。
放在房裏養?美國方式?你有那麼多空間嗎?你的房間有那麼安全嗎?你能保證進你們家的人對於鳥類都是友好的嗎?鳥屎問題能夠不讓人煩惱嗎?何況你還養了一隻貓!
幹脆放出來隨它的便?它是弱勢生命呀,它是你強行帶回家裏來的,你的責任心在哪裏?
送到大學生物係?幹什麼?作標本?解剖?燒烤?餓死它?
一個月過去了,兩個月過去了,老王精心照料著畫眉,畫眉生活和歌唱得相當不錯。
老王被邀走了一趟大西北,離家二十多天。
回家後,發現籠子大開,太太說是畫眉已經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