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線檢查通常有哪些病理改變
在早期,類風濕關節炎缺乏特異性的具有診斷價值的X線特點。但是,如果把各種症狀和體征、好發部位、實驗室檢查和X線所見綜合到一起,則能夠作出相當可靠的診斷。在晚期,如能見到具有本病特點的關節破壞和典型的畸形,譬如手指和腕關節的某些典型畸形,則能做出可靠的診斷。對本病的受累關節進行X線照片檢查,不單單是為了確定診斷,還為本病分期、選擇治療方法和繼續觀察病變的進展情況,提供一個客觀的比較可靠的指標。
(1)軟組織腫脹:受累關節的軟組織腫脹常因滑膜增殖肥厚和關節腔積液所引起,因而多見於關節炎的早期和中期。此種軟組織腫脹以關節為中心,向關節周圍擴展,將透過較多的脂肪層、肌肉或皮下組織向外推開。隻限於關節某一側的軟組織腫脹可能是皮下結節的影像。
(2)骨質疏鬆:本病所引起的骨質疏鬆多係普遍性的,因本病的病程漫長,受累關節常為多數。如患者臥床不起,不見或少見天光,營養又很差,全身性骨質疏鬆可能達到很嚴重的程度,以致疏鬆的骨骼像炭畫樣。
(3)關節間隙改變:類風濕多引起關節間隙全部狹窄。類風濕關節炎的關節間隙擴大並不常見,偶見於本病的早期關節腔內積液多者。
(4)骨質的改變:軟骨麵邊緣骨質腐蝕和軟骨下骨質中的囊性改變,這在中晚期病變中相當常見,是類風濕肉芽腫腐蝕的結果;骨膜性新骨形成,這在年輕患者的手足小骨如掌骨、指骨、骨、趾骨和橈尺骨遠端常見到;關節破壞後骨端骨質吸收,可見於手足小關節、肩鎖關節等處。
(5)關節脫位和畸形:關節嚴重破壞和肌肉痙攣是造成關節脫位、半脫位和畸形的原因,譬如腕關節的下垂畸形,膝關節的屈曲攣縮畸形,掌指關節的尺偏畸形,手指的鵝頸畸形和扣眼畸形等。
(6)關節強直:關節軟骨麵完全破壞消失後,關節即發生纖維性和骨性融合,使關節僵直,前者尚能見到一些不規則的關節間隙,後者則關節間隙完全消失,骨小梁通過。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應注意保持關節功能
類風濕關節炎關節腫痛、功能受限是同時存在的,若能在短期內治愈腫痛,則關節功能也隨之恢複。但遺憾的是,目前還缺乏能在短期內治愈的方法,若關節固定在一個姿勢時間過長,就會造成功能受限,加上該病對關節破壞,易形成殘廢。
臨床上有的患者關節破壞並不嚴重,但功能已大部喪失,究其原因多數是由於疼痛而不願做關節功能活動的結果;而有些患者,病史數年,甚至數十年,X線提示關節已有較嚴重的病變甚至破壞,但功能保存尚好,讓其道出能保持關節功能的秘訣,其基本要領大凡是注意關節的功能鍛煉,隻要不是在嚴重腫痛時期,他(她)們時刻注意保持關節的功能,有時活動甚至是很痛苦的,但卻保持了關節功能,給生活帶來方便。在類風濕的晚期,即當軟骨與骨破壞後剩下兩個粗糙的骨麵相碰,X線上已表明關節間隙明顯狹窄而關節還能輕度活動時,要有堅強的意誌堅持鍛煉,每天忍痛進行關節活動鍛煉,如做關節的屈伸活動或走步等,這對於防止關書麵融合與固定強直,是特別重要的。對亞急性和慢性期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要早期開始適當的關節活動鍛煉,而不主張靜止休息。這樣可以防止或減輕關節功能障礙、骨質脫鈣、肌肉萎縮。動可以促進氣血循行,有利於疾病的恢複,防止殘廢。
實踐證明,隻注意藥物治療,而不注意調動患者的積極能動性和加強關節功能鍛煉,預後不會理想。患者注意關節的功能鍛煉,積極與醫師配合,絕大多數是可以恢複或基本恢複關節功能的,至少可以保持生活能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