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猛戰神——27軍軍長彭德清少將02(1 / 3)

彭德清指揮第27軍在圍殲新興裏美步兵第7師第31團時,創造了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的紀錄。英勇的27軍,這支以紅軍遊擊隊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人民武裝,抗日戰爭轉戰膠東,殲敵7萬餘,解放戰爭,參加了淮海、渡江、上海等著名戰役,殲敵22.5萬餘,創解放戰爭軍級單位殲敵數量之冠。如今,在朝鮮戰場上成建製的全殲敵人一個加強團,比起國內戰爭中成師、成軍、成兵團地全殲敵軍來說,更有其特殊的意義。

彭德清率領的第27軍是裝備低劣的饑餓之軍,能把具有陸、海、空現代化裝備的敵人打敗,而沒有被敵人所消滅,這不僅是偉大的勝利,而且堪稱世界戰史上的奇跡。後來的戰爭進展情況表明,27軍成建製地殲滅美軍1個加強團,是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空前絕後的範例。所以誌願軍司令員彭德懷說:“第五次戰役規模是很大的,敵我雙方兵力都在百萬。全殲美軍一個整團,一個人也未跑掉,隻有第二次戰役中有過一次,其餘都是消滅營的建製多。”彭總對27軍那種堅強的戰鬥意誌與大無畏的精神表示滿意。

彭德清所率第27軍是倉促投入戰鬥的。從10月27日在山東接受入朝命令,到11月27日戰鬥打響,才一個多月時間。由於時間短促,軍事上無充分的戰術訓練準備,對入朝作戰的地理、敵情及群眾條件等缺少調查。政治上的準備也不足,連向部隊宣布入朝作戰任務這樣的大事,也是在鐵道運輸途中倉促進行的。物資保障工作的準備更差,迫切需要的保溫被服未及時運到,戰鬥器材根本沒有配備,部隊隻帶了少許給養,五天後,全軍就發生了糧荒。在這種準備嚴重不足的困難條件下,彭德清率領廣大指戰員實現了該軍黨委提出的“打好出國第一仗,爭取首戰勝利”的號召。

彭德清在極其困難的惡劣條件下,在兄弟部隊和朝鮮人民軍的有力配合下,在新興裏方麵基本上完成了戰鬥任務,成建製地殲滅了美軍第7師31團全部、32團1個營、榴炮營全部及戰車部隊的大部分。並繳獲了美軍大批武器裝備。為扭轉朝鮮的戰局,粉碎美軍瘋狂的進攻計劃,作出了重大貢獻。

鑒於東線第9兵團有力地配合了西線誌願軍的作戰,毛主席和誌願軍司令部都給第9兵團發了嘉獎令。毛主席在嘉獎令中說:“你們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戰略任務。”

4. 美軍兩路殘敵會合南逃,彭德清號令27軍圍追堵截,打得逃敵丟盔棄甲,東線戰局為之轉變,有力支援了西線作戰。

彭德清指揮第80師、81師大戰美軍王牌“北極熊團”時,第27軍79師對美軍陸戰1師的柳潭裏戰鬥也在激烈進行中。

第79師包圍了柳潭裏之敵後,11月28日,敵人不甘心挫敗,連續五次衝擊1282高地,均被我79師第235團擊退,於是,敵人改以飛機、重炮對該高地進行毀滅性轟擊。此時,79師第236團守備的1240高地在敵人猛烈攻擊下一度失守,至 12時,該團以反衝擊將其奪回。當夜,第236團加強了對1240高地的防守。

29日,敵人向79師堅守的1240高地和1282高地發起了更為猛烈的攻擊,數十架飛機輪番轟炸,並投擲大量燃燒彈,陣地上一片火海。第79師指戰員在天寒地凍、構築工事困難的情況下,挖雪坑做掩體,啃凍土豆當飯菜,頑強堅守陣地,打退敵人多次衝擊。

第79師236團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戰鬥中,該團8連副連長、“濟南英雄”李永江壯烈犧牲。李永江在解放戰爭濟南戰役中第一個躍上城頭,戰後被授予“濟南英雄”稱號。該團6連堅守1240高地,傷亡也很重,該連的一位戰士曾經占領並堅守一個小高地,連續打退敵人的四次衝擊,又從側翼給進攻1240主峰的敵人以嚴重殺傷。他多處負傷不下火線,一個人殲敵數十名,英雄壯舉可歌可泣。

此時,當麵之敵兵力強大,僅靠79師難以全殲敵人,彭德清急調第94師主力於柳潭裏方向,命令第20軍59師合力殲滅柳潭裏之敵,同時調整了第79師的戰鬥部署。

30日,94師投入戰鬥,59師也打退敵多次進攻。

12月1日,柳潭裏的美軍陸戰1師與新興裏的美軍步兵7師同時開始突圍。敵人實施全線退卻,總司令麥克阿瑟吹噓的“聖誕節前結束朝鮮戰爭的總攻勢”已經徹底破滅,東線敵人已開始動搖。

柳潭裏戰鬥,給號稱“王牌”部隊、有160餘年建軍曆史的美海軍陸戰第1師以重創性打擊。陸1師在此次戰役中傷亡總數達11700餘人,為前所未有之損失。當得到其上司“向南撤退”的命令時,陸戰1師師長史密斯麵對損失慘重的部隊下達了一條耐人尋味的命令:“陸戰隊,向南進攻。”明明是敗退,卻說是向敗退的方向進攻,這充分反應了美軍指揮官的求勝素質和霸權心態。

在新興裏之敵突圍的同時,柳潭裏之敵也在飛機大炮掩護和大量坦克引導下傾其全力實施突圍。

根據敵人大麵積全線潰退的情況,彭德清堅決貫徹兵團首長的意圖,決心在運動中追殲敵人。他命令第59師扼守困水裏以南的1419.2高地以及死鷹嶺、西興裏一線陣地,斷敵南逃退路,並防下碣隅裏之敵增援;命令第79師主力由柳潭裏以西出發迅速攻占困水裏及1542高地,截殲逃敵,令該師第236團由柳潭裏正麵自北向南跟蹤追擊;命令第94師(欠281團)自柳潭裏東側渡過舊邑裏江,首先攻占並控製1446高地,而後向西南方向攻擊,與第59師會合,聚殲逃敵於困水裏以南地區。

被圍困多日的敵人見“突圍的機會”果然到來了。美軍發現西南方向出現了一個“缺口”,立即拋棄全部輜重,向西南狂奔。從12月1日上午11時開始,這些坐著汽車的美國侵略軍,隻走了15裏。15裏處是一個迂緩多樹的山澗,27軍的戰士們早在那裏給敵人掘好了墳墓。

12月1日上午,圍追與截擊戰鬥打響了。這些奮戰多日的戰士們和敵人平行競走,戰士們常常要在沒有路的崗巒和山澗中前進。叢林撕破衣服和手臉,鮮血凍在長期未能洗濯的皮膚上。每個人都不知道跌了多少跤,渾身滾成雪團。重機槍也有時從失掉知覺的手上滑到山澗中。

在敵人逃出柳潭裏三小時後,誌願軍的追擊部隊就趕到這個破爛市一樣的村莊。敵人逃得這樣倉促,沒有來得及燒掉房子。柳潭裏街上堆滿大炮、汽油、車輛和未及掩埋的敵兵屍體。紙煙、罐頭到處皆是。戰士們來不及打掃物資豐富的戰場,一直向敵人猛追下去。

12月2日,第79師主力控製困水裏以西山區後,對美陸第1師前堵後追、兩翼鉗擊之勢已經形成。這天上午,第59師控製的1419.2高地被敵攻占,同時發現敵一部由德洞山以北順小路向東運動。

彭德清奉兵團命令,急調第81師的兩個步兵團由荷坪裏過長津湖,控製文川裏、長興裏一線陣地,以防敵奪路東逃,並盡快打通與第59師的聯係。當夜天降大雪,平地積雪過膝,給部隊作戰和機動帶來更大困難。

3日,美軍全力猛攻我第59師控製的德洞山和新興裏死鷹嶺陣地,給該師造成重大傷亡。至中午,美軍突破第59師防線,並將上述陣地占領。

針對這一情況,彭德清當即令第59師盡力鞏固公路以南陣地,以火力阻滯並殺傷逃敵。同時令第81師第243團迅速控製西興裏、獐項裏陣地,組織防禦,防敵東竄。243團1連出敵不意殲敵60餘人,繳坦克3輛、汽車20輛、榴炮16門。

12月4日晨8時40分,美軍陸1師殘部乘著漫天大霧繼續東逃,並於霧散後出動大批飛機對我第243團陣地進行猛烈轟炸,將白雪覆蓋的山頭陣地炸成一片焦土。第243團指戰員頑強堅守陣地,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凶猛進攻。下午,下碣隅裏之敵出動兩個連兵力,西進接應柳潭裏逃敵,第 243團陣地腹背受敵,有被突破的危險。1連連長黃萬豐情急生智,率18名戰士衝下陣地,把公路上敵人已修複的汽車又擊毀數輛,將敵阻於公路橋以西。敵人混亂地下車向我陣地衝擊,遂遭大量殺傷。1連共殲敵220餘名。1連戰士陳德生在出擊時因負傷與部隊失去聯係,他機智地在敵群中轉戰半夜,擊毀敵坦克3輛,斃敵數人,自己也5處負傷,戰至拂曉返回。後被軍授予“孤膽英雄”稱號並記特等功。第243團在激烈阻擊戰中給逃敵以大量殺傷,其中第1連殲敵數百,生俘60餘人。

4日傍晚,柳潭裏逃敵在下碣隅裏之敵的接應下,以40餘架飛機和大量坦克為掩護,丟盔棄甲,連夜逃往下碣隅裏。具有160餘年曆史、號稱“王牌軍”的美陸戰1師遭到重創,傷亡萬餘人,損失空前。至美陸戰1師逃入下碣隅裏止,第二次戰役第一階段作戰結束。

突圍後的殘敵陸續會合,繼續南逃。美陸1師殘部與第7師殘部在下碣隅裏會合後,又於12月6日拂曉在大量飛機坦克掩護下突圍南逃,與我27軍的兄弟部隊發生激戰。7日,敵人逃至古土裏,隨後在大量航空兵支援下繼續向南潰逃。

12月8日,彭德清奉命率部經新德裏、社倉裏向地境、鹹興攻擊前進,斷敵退路,加強追擊。

15日,追擊南逃之敵的第27軍79師攻占地境西南一線高地,第80師攻占東峰、中峰諸高地,第81師攻占上間裏、高陽裏,殲敵一部。第81師的242團1營在新上裏殲美軍第3師第7聯隊第2大隊一個中隊60餘人,敵人該聯隊立即派出第3大隊向27軍占據的中峰、東峰陣地進攻,被我殺傷約一個中隊,擊毀坦克、汽車各一輛。

17日,殘敵撤至漣浦、興南港後,立即以半徑10公裏長弧形灘頭陣地構築橋頭堡,構成火力網,掩護主力登船,從海上撤退。至24日晚,漣浦、興南港之敵全部由海上撤完。25日拂曉,我軍控製了西湖津、興南港地區,第二次戰役至此結束。

戰役結束後,毛澤東主席致電彭德懷:“第9兵團此次在東線作戰,完成了巨大的戰略任務。這是大捷,出乎敵人意料,大滅了敵人的威風。”

美聯社、合眾社痛聲疾呼:這是美軍曆史上“最黑暗的年月”。美國參眾兩院辱罵麥克阿瑟是“蠢豬式的司令官”。杜魯門總統急忙召開會議研究“這場災難性失敗”所帶來的危局。

彭德清率領27軍在連續28晝夜作戰中,共殲敵5065人,並繳獲大批武器裝備。迫使東線之敵由進攻轉入防禦,為轉變東線戰局,支援西線作戰,作出了重大貢獻。

5. 彭德清率第27軍對尚處在攻勢下的敵人實施大規模迎頭反擊,令敵人猝不及防。我軍迅速突破美軍第24師防禦陣地,向南迂回滲透。

彭德清率第27軍入朝後,直接參加了第二次戰役的戰鬥,戰士們英勇頑強,戰果大,傷亡也大。部隊損失相當嚴重。根據誌願軍總部的命令,在第三、第四次戰役進行過程中,彭德清率領第27軍進駐長川裏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整訓,對部隊兵源進行補充。

第二次戰役中,27軍減員1.9萬人,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有的團隻剩下幾個連。根據中央軍委的命令,1951年1月27軍補充皖北地方部隊老戰士1400多名,2月18日拆編了第94師,師長鄔蘭亭調任第80師師長,3月中旬又補充華東地方部隊老戰士4800多名,東北新兵8000多名。此外,還有該軍傷愈歸隊指戰員4000餘名,至此該軍已補充兵員2萬人以上,全軍兵員超過了戰前。

第二次戰役是在殘酷的戰鬥和極端艱苦的環境中進行的,第27軍指戰員表現了高昂的士氣和勇敢的戰鬥精神,但也暴露了一些不良思想傾向。部隊在整訓中,彭德清加強了部隊的思想教育,使全軍指戰員樹立長期艱苦作戰的思想和敢打必勝的信念,結合評戰鬥、評政策紀律和評功活動,增強了指戰員的戰鬥意誌和榮譽感。在部隊整訓期間,各部隊以臨戰姿態投入了戰備訓練,貫徹“以戰養戰”和“打一仗進一步”的原則,重視火力與步兵的協同,發揮誌願軍近戰、夜戰的長處,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的美軍。

1951年3月下旬,“聯合國軍”將戰線推進到“三八線”附近地區。這時,美、英、法等國對是否再次越過“三八線”,以及用何種方式結束朝鮮戰爭,發生了爭論。美國政府在與英、法等國磋商後,從其全球戰略出發,決定在不擴大戰爭範圍的前提下,繼續穩步北進,待軍事上占據有利地位後,以實力政策為基礎,或與中朝方麵進行談判,或繼續其軍事行動。據此,“聯合國軍”於4月初再次越過“三八線”,並計劃從中朝人民軍隊側後登陸,配合正麵進攻,將戰線推進到平壤、元山一線。

4月11日,“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因與美國總統杜魯門在侵朝政策上有分歧而被撤銷一切職務,由李奇微繼任“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上任後,發現誌願軍後續兵團集結,判斷中朝人民軍隊可能於4月下旬或5月初發動攻勢,遂決定以一部兵力繼續在鐵原、金化、金城地區保持進攻,其他方向暫時轉入防禦。

彭德懷司令員根據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關於“戰爭準備長期,盡量爭取短期”、誌願軍後續兵團到齊後“再進行有力的新的戰役”的指示,決定在“聯合國軍”實施登陸之前發起第五次戰役。消滅敵人幾個師,粉碎敵人的進攻和登陸計劃,奪回戰場主動權。

第27軍經過長川裏地區三個月的補充整頓和軍政訓練,部隊精神麵貌和軍事實力均較二次戰役前有了提高,全軍指戰員枕戈待旦,積極求戰。3月25日,彭德清奉命率27軍由原駐地出發南下,18日拂曉前全部進入平康、金化、大德峰一線,隨即著手展開戰役前的準備

此時,第27軍正麵之敵美軍第24師、第25師以及李承晚偽軍第6師,沿金化至議政府之間的公路兩側北犯,企圖奪取鐵原、金化一線交通樞紐。美軍第24師師指揮所位於馬山,其第19團主力位於芝浦裏、文惠裏地區;獨立第5團主力位於都坪裏及以北地區;第21團為該師二梯隊,位於自逸裏、雪川裏地區。美軍第25師位於第24師左側,其先頭部隊已進至梧池裏、長坪裏一線。偽第6師位於美24師右側,該師4月18日接替英軍第27旅防務,先頭部隊進至廣德山、紫霞穀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