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玉成把這個艱巨而艱苦的任務交給了120師359團。
按照溫玉成的命令,359團在團長李林一的帶領下,以2營、3營組成強渡清川江的突擊部隊,以1營作為團的預備隊。
一輪滿月剛剛爬上山頂,嚴寒的冬夜裏,更顯得冷清而寧靜,359團在茫茫夜色中向清川江進發了。團駐地距清川江岸10公裏,接近敵人前哨陣地時,部隊順著山溝開始跑步前進。溝裏有一條小河,一會兒彎到路東,一會兒轉到路西。過河的墊腳石上都濺上水,結了一層冰,腳一踩就滑到水裏,此刻也顧不得擇路,隻能聽到踏冰踢石的哢哢響聲,以及呼哧呼哧的喘氣聲。
抵達江邊後,在敵人尚未發現誌願軍意圖時,359團的突擊部隊齊頭並進,開始渡江。戰士們踏破薄冰,插足涉水,大多數官兵未脫衣服鞋襪便衝入寒流,深及腰胸的江水涼得刺骨鑽心,剛剛跑得通身是汗,被水一激,簡直像針紮蛇咬般鑽心疼痛,棉鞋棉褲一浸水又像灌了鉛似的格外沉。江中水流湍急、波浪翻滾,江底碎石高低不平,衝得人左歪右扭、難以站穩。接近江心時,水沒腹胸,呼吸也急促艱難,幾乎令人窒息。戰士們一手舉著槍支頂在頭上,一隻手撥水奮力前進。
對岸的敵人發覺誌願軍強渡清川江,立刻打出照明彈,把江水照得通明,並慌忙轉移火力來封鎖江麵,炮彈從戰士們的頭頂呼嘯飛過,洶湧的清川江水被戰火映得通紅,炮彈在江中爆炸,掀起噴泉似的高大水柱。機關槍掃射,曳光彈鏈像一條條火繩繞來繞去,子彈和炮彈皮從身邊“嗖嗖”、“突突”、“吱吱”地飛掠而過。
向前衝擊的喊殺聲在戰火映紅的江麵上傳播呼應,英勇的359團戰士們互相鼓舞,冒著敵人的炮火,奮勇前進。
率先衝到對岸的戰士們立即開槍射擊,可是機槍和步槍都結了冰,怎麼也拉不開栓。戰士們紛紛解開上衣,用胸膛暖化槍機。有的戰士還想出一個高招,用小便澆槍栓,竟然也澆開打響了,大家立刻效仿。
在359團的攻擊下,美軍四散逃命。有的抱著頭跑上南麵的大山,有的躲進後麵的坦克群,來不及逃的驚慌失措地用槍抵抗,還未開火即被戰士們消滅,有的害怕地跪在地上舉手投降。
經過激烈戰鬥,清川江灘頭陣地被359團全部控製。美軍遺棄屍體300多具,繳獲敵人尚未來得及發動的坦克30多輛,汽車200多台。359團發揚了頑強迅猛的傳統作風,從開始渡江到攻占預定陣地,隻用了l小時30分鍾,圓滿完成了第一步任務,受到了溫玉成等軍、師領導的表揚。
奪得江岸邊的灘頭陣地後,為了防備敵人的反撲,359團各營調整了部署,各營連立即突擊構築工事,準備抗擊敵人。
果然,26日天剛放亮,美軍第2師便氣勢洶洶地開始反撲。該師從南北兩個方向在40輛坦克和20多架飛機的配合下,向359團陣地推進,空中輪番空襲,地麵上集中70多門火炮連續轟擊,掩護美軍南北對進,兩麵夾擊。
溫玉成指揮120師依托工事,沉著應戰。他要求前沿的各營、連指揮員不要著急,等把敵人放到最近距離,突然開火。359團按照軍長的指示,從早晨打到中午,從中午又堅持到下午,大量殺傷了敵人,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美軍的立體進攻。
打得最苦的是2連,陣地上的工事被敵人的炮火轟平了,正副連長和指導員相繼傷亡,3個排都已傷亡過半,2排長代理連長指揮戰鬥,他把陣地上的戰士們召集起來,利用戰鬥間隙,整頓組織,調整部署,搶修工事,繼續與敵人苦戰,連續兩次打退了數倍於己的敵人的進攻。全連戰士浴血奮戰,子彈打光了,就用石頭砸;美軍衝上來,就上起刺刀白刃格鬥,把敵人打下去。在陣地上剩下4個人的時候,敵我力量懸殊,戰士們高喊著“誓與陣地共存亡!”的口號,拚搏衝殺。在支援部隊到來之前,2連官兵堅守陣地14個小時,擊退敵人一個營的8次進攻,殺傷美軍200餘人,硝煙彌漫的英雄陣地透著殘酷與悲壯。英雄的陣地巍然屹立,像一把尖刀,直刺敵人心窩;像一隻鋼釘,牢釘在清川江畔。
120師359團圓滿完成斷敵退路的任務,並創大膽分割敵人,一舉打爛敵人火力陣地之範例,這種頑強果敢的戰鬥作風,誠為我軍光榮傳統之高度表現。由於戰士們的英勇頑強, 359團榮獲誌願軍司令部和40軍黨委的通令嘉獎。
在120師激戰美軍第2師的側應和掩護下,118師353團和354團避開對岸敵軍,在院裏以東200米處渡過清川江,沿滿浦至安州的鐵路東側向南搜索前進,翻越四座大山後,接近間洞南山,這裏是新興洞北麵的屏障。
26日淩晨,354團率先對新興洞東山發動了突然攻擊。美軍一個上尉連長被炸死,另有幾個美國兵睡眼惺忪地當了俘虜。26日黃昏,352團和353團開始圍殲清川江北岸柳洞之敵。兩個團多路出擊,協同作戰,攻占了柳洞,殲滅美軍近一個營,美軍營長等多人失蹤。
當夜,美2師第9團殘部撤離新興洞,向球場方向龜縮。353團1營跟蹤追擊,夜襲敵營。1營1連的戰士們繞過公路兩側的敵軍帳篷,在胡亂堆放的汽車間隙裏穿插前進。該連3排戰士周德高,隨著班長勇敢地衝入敵軍營地,班長犧牲後,他單人獨槍,縱橫廝殺,斃傷美軍30餘人,戰後榮立特等功,獲二級戰鬥英雄稱號。
在溫玉成的指揮下,該軍的119師於11月24日晚上已先期過江,當夜翻越1100米高的妙香山,準備向西倉穿插,但美2師38團已搶先占據蘇民洞和龍水洞,彭德懷司令員批示溫玉成,119師首先圍殲蘇民洞之敵,保障梁興初所率38軍的右翼安全。
在師長徐國夫的指揮下,119師的3個團全部投入戰鬥,於25日晚向蘇民洞守敵發起突然攻擊。與美軍展開夜戰近戰,這曆來是誌願軍的優勢。手榴彈處處開花,衝鋒槍“嗒嗒”連響,敵人堆積如山的汽油桶中彈爆炸,火光衝天,震驚了美軍,振奮了誌願軍戰士們。美軍死傷遍地,潰不成軍。有的竄入山林,有的束手就擒。最後,殘敵靠坦克開路突圍,丟下了上百輛汽車、數十門大炮和坦克。
在119師攻占了蘇民洞以後,美軍不甘心失敗,又攻占了蘇民洞。26日夜,徐國夫指揮119師與敵人再度較量,重新奪回了蘇民洞,美軍憑借坦克開路,四散突圍,向球場和院裏方向退去。
誌願軍發起全線反擊以後,“聯合國軍”進軍鴨綠江的攻勢也崩潰瓦解,11月27日晨,美2師便從球場地區向軍隅裏退卻。彭德懷考慮到戰場情況即將發生重大變化,為了迅速取得勝利,命令清川江以西各軍積極抓住當麵之敵,不使其脫逃。
溫玉成堅決貫徹彭德懷司令員的指示,命令各師抓住戰機消滅敵人,嚴防當麵之敵逃脫。
位於清川江西岸的120師,按照溫玉成的命令,在西岸攻占龍頭站後,擊潰美軍25師24團的兩個連。該師358團進抵球場後山,看到美軍由坦克開道,沿著山腰的公路,蜂擁蟻聚般向南撤退,立即組織截擊,戰士們像猛虎下山,衝上公路,圍著坦克抓俘虜,瞬息之間就抓了一二百個,然後像趕羊似的押解俘虜上山,因為距離近,坡度大,美軍坦克竟毫無辦法。過了一會兒,坦克似乎清醒,嘩嘩啦啦地向後倒退,退到相應距離,突然開槍開炮,打死打傷了好些美軍俘虜。
11月28日8時,38軍的先頭部隊插至三所裏,截斷了敵人的去路,全線動搖潰退。
機不可失,第118師在鄧嶽師長的帶領下,連夜追擊向順川方向退逃的美第8集團軍部隊,潰逃之敵大多有坦克掩護,步兵打坦克,是誌願軍入朝遇到的一大難題。由於缺少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始終沒能很好解決這個問題。然而,“勇敢就是戰術”。352團靠手中簡陋的武器,居然也炸毀許多世界一流的坦克。352團在追擊過程中,美軍坦克發現了追兵,轟轟隆隆加油掛擋準備逃跑。戰士們衝上公路,把破甲雷貼在坦克屁股上,又插上一根爆破筒,“轟轟”兩聲,坦克冒煙起火。用這種方法,戰士們使美軍的多輛坦克斷了腿,這是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
在353團的勇猛追擊下,殘餘敵人擁擠著向南奔逃,已經喪失了戰鬥力。飛機呼嘯著擦著樹梢掃射投彈,妄想阻斷我軍。戰士們撕掉偽裝,穿過煙火,與敵人攪在一起。敵機還在頭上盤旋,卻不敢掃射和投彈。美軍恐慌混亂,隻能舉手投降,好些美軍跑不動了,幹脆扔了槍支坐在路上或躺在路旁。352團勇猛追擊,斃傷和俘虜了好些美軍,一直追過了價川江,逼近了軍隅裏。
軍隅裏是鐵路和公路的交通樞紐,美軍大量武器彈藥和糧食物品的屯積地和後勤供應基地,也是美2師殘部潰退集結地。
29日黃昏,353團向軍隅裏發起攻擊,機槍連多挺重機槍突然開火,密集的子彈如風似雨,打得美軍死傷遍地。敵人步兵已喪失抵抗能力,全靠空軍保護。敵機猛增到三四十架,掃射、轟炸、投汽油彈,築起一道攔阻的火牆。353團戰士們冒煙突火衝入敵群,與敵展開殊死搏鬥,打得殘餘的美軍慌不擇路,回頭往軍隅裏方向逃跑。
溫玉成指揮40軍沿清川江河穀勇猛反擊,打得美2師損兵折將,不得不宣布“失去了戰鬥力”,美2師9團臨時整編,團由兩個營編成,每個營約200人,各連隻有不到35人。英勇的40軍各師官兵,取得了追擊戰的重大勝利。在40軍勇猛追擊下,美2師殘部一部分向順川方向突圍。
12月1日,“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在清川江以西的各部已逃向平壤、三登地區,在清川江以東的各部見從三所裏、龍派裏突圍無望,便遺棄大量錙重轉向安州突圍逃命。當日傍晚,僥幸逃脫之“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利用其現代交通工具加上大量飛機的掩護,逃到肅川、順川以南。溫玉成指揮第40軍尾敵追至安州,並於當晚占領安州。12月16日, 第40軍前衛部隊120師360團,與兄弟部隊和人民軍一道收複了平壤,這座美麗的首都又重新回到朝鮮人民的懷抱。
5. 第40軍勇涉臨津江和漢灘川追擊頑敵,一舉突破“三八線”,直指漢城。第118師的“尖刀戰術”在橫城反擊戰中大顯威風。
第二次戰役結束後,“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退到“三八線”,積極加築“三八線”原有陣地,建立縱深防線和整頓軍隊準備抗擊誌願軍和人民軍新的進攻。
剛剛接任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李奇微部署了一條從臨律江至“三八線”的總戰線。在這條橫貫朝鮮半島250公裏正麵、60公裏縱深的總戰線上設置了兩道防線。第一道防線西起臨漳江口,東經汶山沿“三八線”到東海岸的襄陽,由南朝鮮軍防守;第二道基本防線西起高陽,東經議政府、加平、自隱裏到東海岸的冬德裏,由美、英等軍防守。
在“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向平壤和向“三八線”潰退的時候,中央軍委、毛澤東主席對戰爭的發展前途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並對應當采取的方針進行了充分的考慮。總的看法是,誌願軍雖然取得了兩次戰役的重大勝利,扭轉了朝鮮戰局,但尚未大量地殲滅敵人有生力量,要贏得戰爭勝利還必須作出很大的努力,任務仍然是很艱巨的。
12月13日,毛澤東主席致電彭德懷:“誌願軍必須克服和忍受一切困難,打過三八線。”
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彭總決定,在誌願軍已經很疲勞,凍傷嚴重,急需休整和補充的情況下,堅決克服困難,放棄原定的休整計劃,提前發起第三次戰役。
彭德懷司令員向誌願軍部隊下達了為粉碎敵人爭取喘息、準備再戰的計劃,繼續向“三八線”以南挺進的命令。命令指出,集中誌願軍6個軍及朝鮮人民軍3個軍團同時實施進攻,粉碎敵人在“三八線”既設陣地的防禦,殲滅臨津江東岸迄北漢江西岸地區第一線布防之南朝鮮第1、第6、第2師及第5師一部。如發展順利,即相機占領漢城、洪川、江陵一線,爾後進行休整,準備春季攻勢。
12月14日,溫玉成率領第40軍奉命由安州一帶出發,經江東、平壤向“三八線”開進。經過半個月的長途行軍,40軍於12月27日到達了朔寧地區,隱蔽地占領了戰役進攻的準備位置。40軍指揮所設在青雲洞,118師在葛穀,119師在古陵,120師位於巨文洞。
根據誌願軍司令部的命令,溫玉成率領40軍與左鄰38軍、右鄰39軍一起,在東起高灘、西至外峨嵋裏的9公裏地段,向南朝鮮軍1師和6師的防禦陣地實施突破。其中,118師為左翼,配屬炮兵29團在楠溪裏、高灘地段實施突破,119師為右翼,配屬炮兵42團在峨嵋裏、月穀地段實施突破,120師為軍的預備隊。
1950年12月31日17時,誌願軍和人民軍按照預定計劃,經過短促的炮火準備之後,在全線向“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在“三八線”的防禦陣地發起進攻。在猛烈炮火掩映下,“三八線”附近寒風呼嘯,大雪紛飛,氣溫驟降到零下20攝氏度。誌願軍和人民軍的這次進攻要跨過臨律江、漢灘川、永平川和攀越海拔600至l000米的道城峴、峨洋岩、國望峰、華嶽山、高秀嶺等障礙。這種不良的天氣和地形給誌願軍的進攻帶來了更大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