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朝鮮戰場揚威名
1950年6月,美帝國主義介入侵朝戰爭,並把戰火一直燒到鴨綠江邊。祖國的領空受到侵犯,邊境城鎮遭到轟炸和掃射。祖國的神聖領土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嚴重的威脅。當朝鮮戰火燒到鴨綠江畔時,黨中央、毛澤東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毛澤東任命彭德懷為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兼政委,率部出征。
在朝鮮戰場,彭德懷指揮了眾多的大仗惡仗,也有許多傳奇故事,最為人稱道的,是他摔打出誌願軍“萬歲軍”的故事。
誌願軍第38軍是4野一支驍勇善戰的部隊,軍長是赫赫有名的虎將梁興初。毛澤東在製定第一次戰役作戰計劃時,主張“初戰必勝”,並對先期入朝的38軍寄予厚望。他對彭德懷說:“此役全局關鍵在於38軍。”
彭德懷入朝未穩,便急電38軍軍長梁興初速率部到距離鴨綠江200多公裏的熙川地區集結,參加“出國第一戰”。
梁興初率第38軍尚未趕到熙川時,南朝鮮軍第6師已占領熙川,第8師已占領寧遠。已進入朝鮮的誌願軍等各部隊均未到達預定地區,彭德懷調整了預定的作戰計劃,命令38軍配合41軍125師迅速集結在熙川以北地區,準備殲滅南朝鮮第8師。
這是彭德懷率部入朝後的第一仗。
按照彭德懷的命令,梁興初指揮38軍迅速集結於明文洞、倉洞一線及其以北地區,準備圍殲南朝鮮軍第8師於熙川。這是誌願軍入朝後初次與敵接觸,彭德懷要求全體指戰員“初戰必勝,打響出國第一仗”。
戰鬥打響後,部隊發起進攻,很快衝進熙川,結果隻抓到一些殘兵。南朝鮮的第8師已於當日淩晨撤離了熙川。
由於慎於初戰,又缺乏對美偽軍作戰的經驗,在敵空軍的嚴重威脅下,在向熙川疾進中,部隊行進速度遲緩,因而拖延了發起攻擊的時間,使熙川之敵在飛機掩護下逃之夭夭。
誌願軍第一次戰役結束後,彭德懷主持召開了誌願軍黨委第一次全會,對戰役進行總結。在這次會議上,彭德懷表揚了第一批入朝作戰的第39軍、40軍和42軍。因熙川撲空之事,彭德懷對梁興初38軍進行了嚴厲批評。但彭德懷並沒有責怪梁興初,他首先進行了自我批評:“第一次戰役,38軍沒打好,我作為誌願軍司令員兼政委委員,也有領導責任。”接著,他語重心長地說:“主力部隊是黨培養教育的,是經得起批評,經得起錘打的。經不起批評算什麼主力,老翹尾巴非完蛋不可!”
彭德懷目光炯炯地直視梁興初:“我相信下一仗會打好的,一定會打出誌願軍的威風來,一定要為黨為毛主席、為祖國爭光!”
在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遭到中朝人民軍隊第一次戰役的打擊,被迫撤退到清川江以南後,雖已發覺中國人民誌願軍參戰,但認為誌願軍參戰兵力不過六七萬人,“不是一個不可侮的勢力”。於是,當誌願軍停止戰役進攻之後,即迅速調整部署,集中5個軍20餘萬人的兵力,從東西兩線發動新的進攻,企圖迅速殲滅中朝人民軍隊,占領全朝鮮。
彭德懷決心利用美軍恃強驕傲情緒,采取“誘敵深入、尋機各個殲敵”的方針,將敵誘至預定戰場,爾後突然發起反擊,在運動中殲滅敵軍,粉碎敵軍進攻,將戰線推進至平壤、元山地區。
第二次戰役打響後,彭德懷親自來到38軍,對梁興初說道:“毛主席曾多次電示,要把在西線迂回的任務交給38軍。你們軍先打德川,整個戰役從你們這裏開刀,拿下德川非常重要!我相信38軍能打好,所以把這個任務交給你們,聽到沒有,德川你們一定要打下來!”
為保險起見,彭德懷準備派42軍一個師過來助戰,被梁興初在電話裏拒絕了。他對彭總發誓道:“打德川我們包了!”
彭德懷在電話那邊說道:“好你個梁興初,口氣不小嘛!可不能趕得敵人放了羊,我要的是聚殲!”彭總的聲音很大,大家都聽到了。
梁興初斬釘截鐵地回答道:“軍中無戲言,保證完成彭總交給的作戰任務。”
為了汲取第一次戰役的教訓,梁興初進行了充分而周密的準備。
此時,正值“聯合國軍”統帥麥克阿瑟陶醉在勝利之中,驕狂的麥克阿瑟於1950年11月14日發起“聖誕節回國總攻勢”,夢想一舉霸占全朝鮮,在聖誕節前結束這場戰爭,讓美國大兵回國去過聖誕。
大榆洞誌願軍指揮所裏燈火通明,彭德懷在徹夜忙碌著,一直處於高度緊張之中。他深知作為誌願軍司令員肩上的分量,他更意識到38軍此次作戰將對戰役全局將產生重大影響。
11月15日黃昏,正當麥克阿瑟在東京美國大使館同家人狂歡共進“感恩節晚餐”之時,彭德懷指揮誌願軍一舉突破了李偽軍防線,向美軍縱深腹地——德川發起了殲滅性的攻擊。經過7個小時的激戰,全殲偽7師師部及所屬第5、第8聯隊,繳獲大量的各種槍、炮、汽車,連美國顧問也全當了俘虜。
德川戰鬥的勝利,為第二次戰役打開了缺口。德川守敵被殲,造成了東、西線敵軍聯係的中斷,使麥克阿瑟所謂的“東西虎頭鉗”失去了支撐點。毛澤東致電彭德懷,祝賀誌願軍在德川方向殲滅李偽第2軍團主力的重大勝利,並要求部隊把消滅美軍作為主要目標,再接再厲奪取更大的勝利。
11月27日下午,部隊正在德川周圍打掃戰場,美軍又企圖重新恢複在德川的部署,保住“虎頭鉗”的支撐點,並會同土耳其旅和美騎1師兩個營從價川出發,火速搶占德川西麵的嘎日嶺,以防誌願軍向西挺進。
彭德懷基於多年指揮作戰的經驗,在組織部隊對德川實施總攻擊的同時,已經考慮到戰役第二階段。彭德懷立即命令梁興初率38軍,從德川向三所裏、價川、嘎日嶺進發。
梁興初指揮38軍忍受極度疲勞,一夜之間插到三所裏地區,截住了南逃的美軍騎1師第5團,對企圖從這裏逃跑的美2師前衛給以迎頭痛擊。經過一晝夜的激戰和圍殲,被堵截的美軍2師主力,美軍25師、土耳其旅、偽1師等各一部,除少數逃跑外,均被38軍殲滅。
第二次戰役還未落幕,誌願軍副司令員鄧華就拿著38軍戰報興衝衝地闖進彭德懷的辦公室,一邊走一邊說:“我說嘛!他們是主力嘛!是很有戰鬥力的隊伍嘛!”
彭德懷也興奮地說:“你說得不錯,是支好部隊,要通令嘉獎他們。”說完,他戴上老花鏡,一筆一劃地親自寫嘉獎令:
梁、劉並轉38軍全體同誌:
此戰役克服了上次戰役中個別同誌的某些顧慮,發揮了38軍優良的戰鬥作風,尤以113師行動迅速,先敵占領三所裏、龍源裏,阻敵南逃北援。敵機、坦克百餘,終日轟炸,反複突圍,終未得逞。至昨日戰果輝煌,計繳坦克、汽車即近千輛,被圍之敵尚多。望克服困難,鼓起勇氣,繼續全殲被圍之敵,並注意阻敵北援。特通令嘉獎並祝你們繼續勝利。
寫完電報後,彭德懷還覺得欠缺點什麼,又在末尾加了兩行字,遞給鄧華:“你看,還可以吧?”鄧華掃了一眼,眼珠都瞪圓了。原來,電報末尾寫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萬歲!38軍萬歲!”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史上,還沒有一支軍隊獲得“萬歲”的殊榮,而彭德懷將38軍稱為“萬歲軍”,並從此在全軍流傳開來。
當梁興初看見嘉獎令上麵的“第38軍萬歲”時,激動得流下了熱淚。
第二次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的分水嶺。經此一戰,可以說,完全扭轉了朝鮮戰局,迫使最現代化的美軍轉入防守。全世界,包括遭受毀滅性打擊的“聯合國軍”,都不得不承認彭德懷指揮的誌願軍是世界上一流的軍隊。
(4)籌劃組建國防部
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共設立21個部,國防部並未進入政務院計劃設立的“部”機構名單。中國國防部的誕生和發展,經曆了曲折的過程,國防部長職能、責任的變遷,相應地也走過了一條特殊的曆史軌跡。
1952年4月,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彭德懷從硝煙彌漫的朝鮮戰場回國,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1953年6月,彭德懷再次返朝,7月31日發起金城反擊戰。
在朝鮮戰爭快結束的時候,彭德懷因病回國,住進了北京西郊的解放軍301醫院。手術後,他從醫院出來,在北京休養了一段時間。
1954年8月,毛澤東在北戴河主持黨中央會議,商討提交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的憲法草案,以及中央人民政府機構及人事安排。彭德懷提出不當國防部長,並建議由中央軍委副主席林彪擔任。他認為,林彪也是黨中央副主席,他當國防部長對黨內團結有好處,對軍內團結也有利。
毛澤東說:“林彪現在有病!”一句話又把彭德懷不想當國防部長的念頭給擋回去了。
第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決定,在國務院的組成部門中增設國防部,作為國務院的軍事職能部門。9月28日,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決定,中央軍委重新成立,毛澤東擔任軍委主席,彭德懷任軍委委員。9月29日,毛澤東簽署命令,任命彭德懷為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成為新中國第一任國防部長。幾十年征戰南北,橫刀立馬、所向無敵的彭大將軍,達到了他事業的頂峰。
在國防部長任上,彭德懷麵臨的第一場硬仗,就是攻打一江山島。
一江山島位於浙東沿海,主要由南一江、北一江兩個島嶼組成,麵積約為1.7萬平方公裏。但就是這個彈丸之地,成為我軍解放戰爭中第一場由海、陸、空三軍協同作戰,攻克一個海上島嶼的戰場,取得了三軍聯合渡海登陸作戰的寶貴經驗。
華東軍區根據浙東沿海國民黨軍所占島嶼的指揮中心和防禦重點是大陳島,而一江山島是屏障大陳島的前沿據點等情況,決定集中兵力,首先攻占一江山島,爾後再轉兵攻取大陳島,以擊破國民黨軍在浙東沿海島嶼的防禦體係。
毛澤東和彭德懷都同意采納這一建議。8月,華東軍區在寧波成立浙東前線指揮部,由張愛萍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開始了作戰準備。
彭德懷仔細審閱了張愛萍上報的作戰方案,報毛澤東批準後,彭德懷決定發起對一江山島的進攻。
1955年1月18日,在華東軍區參謀長張愛萍的統一指揮下,華東軍區部隊發起了進攻一江山島戰役。這次戰役是人民解放軍首次陸、海、空三軍的協同作戰。
彭德懷、粟裕、陳賡和有關負責人,在中南海居仁堂的總參謀部作戰室實施指揮。彭德懷最擔心的是美國的反應和態度,他說:“我們都打過仗,知道部隊出動從下決心到出發,要經過一定的程序和時間。美軍要來幹涉,它首先要判明情況,弄清我們是不是攻島,是隻攻一江山島,還是攻大陳島。還要判明我們在戰區的兵力……估計一兩天內美軍難以到達戰區。這樣,我軍就有了比較從容的戰鬥時間。告訴部隊,占領一處灘頭陣地後,後續部隊要源源不斷地上去。我軍能打夜戰,加上明天一天,估計可以攻下來……成功與否,今天下午是關鍵,作戰和情報部門要密切掌握情況,隨時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