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長沙會戰主要參戰軍隊

中國軍隊

第九戰區 司令長官 陳誠(1939年10月2日起為薛嶽)

副司令長官 薛嶽 (代司令長官)

前敵總指揮 羅卓英

第一集團軍 總司令 盧漢(高蔭槐代)

第五十八軍 軍長 孫渡

第六十軍 軍長 安恩溥

第十五集團軍 總司令 關麟征

第五十二軍 軍長 張耀明

第七十三軍 軍長 彭位仁

第十九集團軍 總司令 羅卓英

第三十二軍 軍長 宋肯堂

第七十軍 軍長 李覺

第四十九軍 軍長 劉多荃

第二十集團軍 總司令 商震

第三十七軍 軍長 陳沛

第九十九軍 軍長 傅仲芳

第二十七集團軍 總司令 楊森

第二十軍 軍長 楊漢域

第七十九軍 軍長 夏楚中

第三十集團軍 總司令 王陵基

第七十二軍 軍長 王陵基

第七十八軍 軍長 夏首勳

湘鄂贛邊區挺進軍 總指揮 樊崧甫

戰區直轄部隊

第四軍 軍長 歐震

戰區總預備隊

第八軍 軍長 李玉堂

第七十四軍 軍長 王耀武

日本軍隊

第十一軍司令官 岡村寧次

第三師團上村支隊 支隊長 上村幹男

第六師團 師團長 稻葉四郎

第十三師團奈良支隊 支隊長 奈良晃

第三十三師團 師團長 甘粕重太郎

第一零六師團 師團長 中井良太郎

海軍第十一戰隊

第二次長沙會戰主要參戰軍隊

中國軍隊

第九戰區 司令長官 薛嶽

第二十七集團軍 總司令 楊森

第四軍 軍長 歐震

第五十八軍 軍長 孫渡

第二十軍 軍長 楊漢域

第三十集團軍 總司令 王陵基

第七十二軍 軍長 韓全樸

湘鄂贛邊區挺進軍 總指揮 樊崧甫

戰區直轄部隊

第十軍 軍長 李玉堂

第二十六軍 軍長 蕭之楚

第三十七軍 軍長 陳沛

第九十九軍 軍長 傅仲芳

戰區總預備隊

第七十四軍 軍長 王耀武

新編第三軍 軍長 楊宏光

第六戰區增援部隊

第七十九軍 軍長 夏楚中

第七戰區增援部隊

暫編第二軍 軍長 鄒洪

日本軍隊

第十一軍 司令官 阿南惟畿

第三師團 師團長 豐島房太郎

第四師團 師團長 北野憲三

第六師團 師團長 神田正種

第三十三師團荒木支隊 支隊長 荒木正二

第十三師團早淵支隊 支隊長 早淵四郎

第四十師團騎兵支隊 支隊長 佐伯靜夫

獨立混成第十四旅團 旅團長 中山惇

獨立混成第十八旅團 旅團長 堤不夾貴

第三次長沙會戰主要參戰軍隊

中國軍隊

第九戰區 司令長官 薛嶽

第十九集團軍 總司令 羅卓英

第二十六軍 軍長 蕭之楚

第二十七集團軍 總司令 楊森

第二十軍 軍長 楊漢域

第五十八軍 軍長 孫渡

第三十集團軍 總司令 王陵基

第七十二軍 軍長 韓全樸

第七十八軍 軍長 夏首勳

戰區直轄部隊

第四軍 軍長 歐震

第十軍 軍長 鍾彬(未到任,仍由李玉堂指揮)

第三十七軍 軍長 陳沛

第九十九軍 軍長 傅仲芳

第六戰區增援部隊

第七十三軍 軍長 彭位仁

第七戰區增援部隊

暫編第二軍 軍長 鄒洪

軍事委員會直轄部隊

第七十九軍 軍長 夏楚中

日本軍隊

第十一軍 司令官 阿南惟畿

第三師團 師團長 豐島房太郎

第六師團 師團長 神田正種

第四十師團 師團長 青木成一

獨立混成第九旅團 旅團長 池之上賢吉

第三飛行團 團長 遠藤三郎

正文

武漢會戰剛結束時,蔣介石錯誤地判斷了日軍的實力和動向。

中日長沙會戰,始於1939年9月14日。這個日子,距離1938年10月27日武漢陷落,過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

但是,大多數記述第一次長沙會戰的著作,都選擇了從中日武漢會戰剛剛結束之後的時候寫起。其中的原因,恐怕都要歸之於1938年11月13日淩晨在長沙開始燃燒的那場“文夕大火”。

這場大火,究其根源,是蔣介石在此之前已經下達在日軍逼近長沙時火燒這座城市進行焦土抗戰的命令,並且為此做出了嚴密的安排。蔣介石這道命令的下達,是在當年的11月上旬,前距武漢陷落不過十天左右,後距第一次長沙會戰卻還有十個多月的時間。人們不禁要問,蔣介石為什麼在日軍進攻長沙的十個多月以前,就想到了要火燒長沙呢?

這是因為,身為中國軍隊最高統帥的蔣介石,對攻占武漢以後的日軍的實力和動向,做出了錯誤的判斷。

大家都知道,武漢陷落前夕,蔣介石和夫人宋美齡,在10月25日淩晨4點乘飛機離開武漢,沒有飛往陪都重慶,而是飛到了長沙南邊不遠的衡陽。11月上旬,他兩度到長沙召開軍政會議,討論對付日軍進攻長沙的措施。由此可見,這位委員長的確是認為,占領了廣州和武漢的日軍,急於打通粵漢鐵路線,很快就會對長沙發動攻擊。

後來的事實證明,蔣介石過高地估計了日軍的實力,同時也誤判了日軍進攻的方向。而他最大的對手與合作者毛澤東,卻早在武漢會戰之前就對日軍占領武漢以後的情況做出了正確的判斷。

毛澤東在那一年的5月就說過:“敵人占領武漢之後,他的兵力不足與兵力分散的弱點將更行暴露了。如果他要進攻西安、宜昌、長沙、南昌、梧州、福州等地並作占領之企圖,他的兵力不足與兵力分散之弱點所給予他的極大困難,必將發展到他的進攻階段之最高度,這就是我之正麵主力軍的頑抗與我之敵後廣大領土內遊擊戰爭的威脅,所以加給敵人兵力不足(他不能足)與兵力分散(他不能不分散)現象上的極大困難……

“在日本的整個國力上說來,他要北防蘇聯,東防美國,南對英法,內鎮人民,他隻有那麼多的力量,可能使用於中國方麵的用得差不多了,這就不得不使其總的戰略進攻接近了一個頂點。

“我以為,相持階段是有條件的到來了。這就是說,在國際新形勢之下,在日本更加困難和中國絕不妥協的條件之下,可以說已經到來了。”

日軍侵占武漢之後,他們的情況完全與毛澤東的預見相吻合。盡管日本第十一軍司令官岡村寧次於11月9日把軍隊推進到了長沙北麵的嶽陽,但在此後十個多月內,日軍沒有再向長沙方麵推進。

然而,當時的蔣介石沒有依據毛澤東的論斷來判斷形勢。11月7日,他來到長沙,在原湖南省主席何鍵的公館蓉園召開會議,與湖南、湖北和江西的駐軍將領及兩湖地方長官共議軍事。

參加會議的有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馮玉祥、參謀總長何應欽、湖北省主席何成浚、原南京衛戍司令唐生智、軍令部次長熊斌、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陳誠、第二十七集團軍總司令楊森、第十五集團軍代總司令關麟征、第三十二集團軍副總司令王敬久以及湖南省政府主席張治中等人。湖南省會警備司令酆悌、湖南省保安處長徐權列席。

會上,陳誠首先介紹日軍攻占武漢後中日雙方的軍事態勢,以及中國軍隊在湖南北部的防務方案。陳誠發言完畢,請與會人員對禦敵方案提出意見,會場出現了片刻的安靜。突然,蔣介石開始講話了,一開口就將會議引向另外的主題。

蔣介石對著張治中問道:“文白,敵人來了,你們長沙怎麼辦?咹?”

問題來得十分突然,張治中愣了一下,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委員長說的“怎麼辦”,究竟是指的哪個方麵。他揣摩委員長的意思,可能是問他如何阻擊日軍對長沙的進攻,便回答道:

“我估計日軍可能從湘北、湘東兩線進犯,可以憑借工事進行頑強的抵抗。”

“你以為這些工事可以抵抗敵人的進犯嗎?你以為省府可以在長沙待下去嗎?”蔣介石的語氣咄咄逼人。

“是的,”張治中說,“作為湖南的省主席和保安司令,我接受時代所課予的新任務,決不躲避責任,決不畏懼艱苦,願與湖南三千萬民眾同生死、共患難,誓死保衛湖南!”

一年前表示要與南京共存亡的唐生智,覺得張治中這番話和他當時的誓言同樣鼓舞人心,作為一個湖南人,他覺得應該有所表示,便接上去說:“文白兄是我們湖南的父母官,他表示堅決保衛湖南,三千萬民眾聽到一定十分振奮,願意誓死保衛家鄉。”

蔣介石見文武大員們都沒有領會他的意思,便用啟發的語氣說:“文白的決心很好,咹,但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大家還有什麼意見?”

特意從桂林趕來長沙的馮玉祥,沒去體會他這位盟弟的意圖,提議道:“除了湖南地方的準備工作,中央也要大力支援,比如部隊的糧食和衣服問題,急如燃眉,希望早日解決。”

蔣介石見馮玉祥將他一軍,不耐煩地說:“急如燃眉的不是部隊的糧食和衣服,湖南是魚米之鄉,咹,物產豐富,糧食和軍衣可以就地籌措,不難解決。最急迫的問題是敵人來了,長沙怎麼辦?”

張治中恍然大悟:委員長並不關心軍隊如何打仗,他關心的是怎樣處理長沙這座省城。他問道:“長沙囤積了不少物資,粵漢路上的火車頭和車皮差不多都開到長沙來了,如果日軍來了怎麼辦?是否要趁早運到西南去?”

蔣介石見張治中終於談到了他所關心的話題,便把自己的意思說了出來:“這些火車頭和車皮運到西南,單是空車就把鐵路占滿了,西南鐵路要不要開車?處理的辦法很簡單,咹,燒掉就是了!”

白崇禧馬上提出異議:“空車皮和火車頭恐怕不好燒吧!”

“有什麼不好燒?”蔣介石固執己見,“倒上煤油,這個這個,把所有的火車頭和空車皮都燒掉!”

張治中試探地問:“長沙呢?”

“還有什麼可思索的?咹?都用火燒了!”蔣介石加重了語氣,“長沙我們不能住了,咹,也不能讓敵人來住!都給我用火燒了!”

蔣介石語驚四座,大家都為他的這番話感到驚愕。會議的議題,原本是討論在長沙以北抵抗日軍的進攻,還沒有說到要放棄長沙,委員長為什麼就直接提出要把長沙燒掉呢?

蔣介石看到大家愣怔無語,繼續說道:“七七事變以後,我們就下定了決心,咹,焦土抗戰,不當亡國奴!倭寇步步緊逼而來,咹,打不通粵漢線,他們是不會罷手的!”接著,他提高聲調說:“亡不了中國,他們是不會罷手的!”

蔣介石的語音一落,會場就是一片寧靜。大家都知道,長沙以北目前形勢嚴峻。當天早晨,大家在用早餐時就已得知,日軍本間雅晴的第二十七師團,已經由湖北鹹寧深入湖南省界,向嶽陽攻擊前進。蔣介石聽到這個消息,心情非常煩悶。

在一片寧靜之中,蔣介石高亢的聲音再度響起:“武漢撤退的時候,盡管我再三講要燒、要燒,咹,”蔣介石有意或無意地停頓了一下,軍政大員們頓時感覺他語氣中的分量加重了,而陳誠的臉開始漲紅起來,似乎感到委員長下麵馬上就要訓斥他了,而蔣介石則一邊掃視大家一邊說下去,“說是外商提出了抗議,誰泄的密?查出來沒有?外商抗議就不辦了?咹?那麼多物資落於敵手!我看你陳辭修是既不從令,咹,也不受命!”

陳誠誠惶誠恐地從座位上站起來,兩腳一並,挺直了身子,說道:“委座訓示極是,不僅對長沙,也可以說,對整個九戰區都適用。”

蔣介石沒有理睬這位部屬,顧自端起杯子,喝了一口白開水,才揮揮手,示意陳誠坐下,接著繼續他的講話:

“當年在莫斯科,拿破侖率大軍兵臨城下,咹,庫圖佐夫元帥火燒莫斯科城,反敗為勝,已有成功的戰例在前嘛。長沙位於武漢廣州之間,正處於敵人南北夾攻之下,易攻難守,咹,因此不必和優勢敵人死打硬拚,對長沙要用焦土政策!”

當晚的軍事會議,變成了討論放火的會議,而蔣介石則變成了一名縱火專家,對於如何放火,如何燒毀一切,滔滔不絕地講了兩個小時。馮玉祥、白崇禧、唐生智和張治中一再提出異議,也動搖不了他的決心。最後他請大家吃消夜,軍事會議草草收場。不過,大家已經徹底摸清了蔣介石的底牌:他判斷日軍要進攻長沙,他打算放棄長沙,而在放棄長沙的時候,他要求將全城燒為焦土。

消夜過後,蔣介石還不放心,又召來戴笠和長沙警備司令酆悌、警備第二團團長徐昆、長沙警察局長文重孚等人,秘密地叮囑他們:“局勢緊急,今天開會時我講的,你們都要記住:萬一日軍要來,我們自己先放火燒光,任何犧牲在所不惜!”

日軍還沒有進攻長沙,長沙就變成了一片焦土。

張治中在淞滬抗戰中立下戰功,調到湖南主持政局,整整一年時間了。這個安徽人少年時曾流浪四方,目睹中國大眾的貧苦,頗有一番抱負。如今國破山河碎,他隻能以軍人身份兼任一方父母官,常常苦笑。他是極想造福庶民的,然而,在他就任湖南省主席的前三天,長沙上空就第一次出現了空襲的日軍飛機。日軍的炸彈,如同巨響的警鍾提醒他:你是一省之長,也是一名必須率軍作戰的將軍。湖南必須進入戰時狀態。因此,他提出湖南的建設應是“軍事第一”。

現在,蔣介石強調在長沙要進行焦土抗戰,張治中是理解不理解都得執行。他回到湖南省政府辦公廳,立即打電話找來酆悌和保安處長徐權開會,商議落實蔣委員長的指示,搞一個焚燒長沙的計劃。

當時的長沙,按照市長席楚霖的說法,“像一隻在狂風巨浪中顛簸著的破船”,戰爭的恐怖陰影將這座城市完全籠罩。 席楚霖是在兩個多月前的8月25日匆忙就職的。在他上任前一周的8月17日,日軍出動十八架飛機第七次轟炸長沙,投彈一百多枚,城內二十多處被炸,傷亡八百多人,前方又不斷傳來戰敗的消息。10月27日武漢淪陷後,形勢更為緊張。

11月1日,政府動員市民疏散,決定將省政府遷往沅陵,市政府遷往邵陽。原本不多的交通工具,被各機關占用,車站碼頭混亂不堪,人們為爭奪一個座位而相互鬥毆,經常造成流血事件。

從11月初開始的疏散,按照周立波在《三至長沙》中的說法,“是

近代中國第一次人口大遷移”。武漢會戰失利之後,難民和傷兵源源不斷地湧入長沙,加上武漢的機關和工廠紛紛遷移,長沙人口已經由三十萬驟然增加到五十多萬。如此龐大的人群轉移,對於長沙鐵路、公路、航運等所有可能的運力而言,是一次殘酷而嚴峻的考驗。軍事委員會武漢行營警衛第二分隊隊副陳正說,他於11月9日上午8點率領部隊乘汽車離開南嶽前往長沙,平時充其量不過兩個多小時的路程,這一次他們花了將近十二個小時,直到下午7點左右才到達。這是因為,“從長沙疏散出來的難民絡繹不絕,路上非常擁擠”。

在遷移的慌亂中,人們聽到的是不斷惡化的前線戰事消息。11月8日,日軍侵入湘北,同一天,又出動飛機轟炸長沙和衡陽。9日,日軍進陷臨湘,10日,占領城陵磯。11日,日軍分兩路進攻嶽陽,中國軍隊繼續向南撤守。當晚,嶽陽失陷,湖南北部門戶洞開。長沙城的生活節奏,已經完全被前方的戰爭打亂。

湖南省政府行署參謀處副處長史說後來回憶道:到10日前後,街上已不像前幾天那樣忙亂,行人不多,黃包車一輛也沒有了,連一個交通警察也看不見了,街頭牆壁上到處用日文寫著預備給日軍士兵們看的反戰懷鄉的標語。商店開門的很少,整個長沙城呈現一片淒涼冷落的景象。到了11日夜間,還未疏散的市民扶老攜幼、肩挑手提,紛紛逃向四鄉。

人們都聽說了日軍在占領區燒殺奸擄,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更是駭人聽聞。長沙的婦孺老幼,提到日本鬼子就談虎色變。日軍挾侵占武漢的餘威,派飛機對長沙及其附近城鎮大肆轟炸。各種傳言甚囂塵上,有的說日軍已經渡過汨羅江,離長沙已經非常接近。

根據長沙市警察局機要秘書吳世佶後來的回憶,11月12日下午5點以前,長沙市區並沒有撤退和準備撤退的跡象,不過,日軍將到的傳說和謠言時有所聞。當時他和警察局長文重孚一起吃晚飯,文重孚憂慮的不是戰局惡化,而是出現了與其他職責相關的警察大批逃亡。當時的情況是,值班警察逃亡後,就加派一班人去執勤,結果加派的人也跑了,再加派一班人去追,連追的人也跑了,約計已經陸續跑了好幾百人。文重孚兩天前已經派人將家屬送回益陽原籍,自己搬到警察局住宿。

就在12日下午,也就是吳世佶和文重孚一同晚餐的前後,根據長沙米商李芸青的回憶,一些街道上出現了大桶的汽油和煤油,有的牆壁上寫著“焦”字或畫了其他縱火暗號,同時謠言四起,或說平江、汨羅都被日軍占領,瀏陽已出現日軍騎兵,因此人心惶惶。

不過,在12日這一天,長沙城還舉行了一場鼓舞士氣的慶祝活動。這一天是孫中山先生誕辰紀念日,一個無論多麼苦難也不會被中國人遺忘的日子。

這天上午,湖南省會各界在教育會坪舉行了紀念大會,原訂晚上舉行萬人火炬大遊行,但因戰事緊張,隻有席楚霖率領市府所屬人員及各社會團體人士約三百人參加。

那一天,席楚霖在忙著參加紀念日的諸多活動,而張治中則忙於布置焦土抗戰的措施。

11月12日上午,他正在軍管區兵役幹部培訓班給學員們講話,副官走到他身邊,遞給他一份密電。他打開一看,原來是蔣介石從衡山發來的:

限一小時到。長沙張主席,密。長沙如失陷,務將全城焚毀,望事前妥密準備,勿誤!

中正文侍參

接著,張治中又接到蔣介石侍從室副主任林蔚的電話,再次叮囑他“對長沙要用焦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