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一切福田,不離方寸”:語源六祖慧能《壇經》。福田,佛教認為供養布施,行善修德,能受福報,好像是播種莊稼,春播秋收;方寸,指的是我們的心。
[12]生生:生生之謂易,如果說《易經》是中國儒家群經之首,代表了中國傳統思想的最高峰,這二字就是中國傳統思想的精華。“生生”指的是生命繁衍,孳育不絕。第一個“生”是生命本體,第二個“生”是功用與趨向。兩個字是“體用合一”“體用一源”:功能與趨向無法脫離生命本體,而本體如果沒有功能與趨向,也無生命可言。二者本就是一回事。舉個簡單的例子:流水。水本身是生命本體,它流動是功用與趨向,二者無法分離,二者本就是一回事。
[13]意思:在中國傳統思想,尤其是新儒家思想(理學和心學)中,“意思”這兩個字,多指私意或者是人欲。
[14]格天:感通上天。格,接近、感應之意。
[15]“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語出《尚書·太甲中》。意思是,天降的災害,還可以逃避;自惹的罪孽,無法逃脫。
[16]“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出自《詩經·大雅·文王》。原句為:“無念爾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意思是,感念你祖先的意旨,修養自身的德行,長久地順應天命,才能求得多種福分。“爾祖”指的是周文王,這是一首誇耀周文王的詩,希望周文王的後代好好做。
[17]“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出自《易·坤》。原句為:“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指的是,修善積德的個人和家庭,必然有更多的吉慶;作惡壞德的,必然有更多的禍殃。
[18]《準提咒》:全稱佛母準提神咒。咒文為:“南無颯哆喃,三藐三菩陀,俱胝喃,怛侄他,唵,折戾主戾,準提娑婆訶。”據說持滿九十萬遍,能滅十惡五逆四重諸罪,增福壽,消諸災病;誦滿四十九日,可遂求智慧神通、消災諸願;依法立壇誦滿百萬遍,便得往生淨土曆事諸佛,得證佛果。
[19]符籙:專指道教的特殊秘文。符是道士書寫的一種圖形,筆畫屈曲、似字非字。籙是記天神名字、又有諸符夾雜其間的秘文。符籙的功效繁多,能治病、驅鬼、召神、降妖除魔等。
[20]“不會書符,被鬼神笑”:畫符不知竅,反惹鬼神笑;畫符若知竅,驚得鬼神叫。畫符的訣竅就是畫時不動念。
[21]混沌開基:混沌,入靜後處於物我兩忘的狀態;開基,開創,開始。
[22]“立命”最早的出處是《墨子·非命上》:“覆天下之義者,是立命者也,百姓之誶也。”其次是《孟子·盡心上》:“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趙岐注解說:“修正其身,以待天命,此所以立命之本也。”其實三人說的大致都是一回事。那就是人首先要知道自己是善的,然後擴充自己的善,保持人的本心,培養人的本性,最後就是從容麵對天命。擴充自己的善,保持本心,培養本性就是改變自己的命運,找到精神寄托,這就是立命。
[23]先天之境:天人合一之境,人和宇宙完美地融合為一體,人即宇宙,宇宙即人。
[24]回向:佛教用語,是將自己所修的功德、智慧、善行、善知“回”轉歸“向”於眾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