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05�9\\原文
台州應尚書,壯年習業於山中。夜鬼嘯集,往往驚人,公不懼也。一夕聞鬼雲:“某婦以夫久客不歸,翁姑逼其嫁人。明夜當縊死於此,吾得代矣。”
公潛賣田,得銀四兩。即偽作其夫之書,寄銀還家;其父母見書,以手跡不類,疑之。
既而曰:“書可假,銀不可假,想兒無恙。”婦遂不嫁。其子後歸,夫婦相保如初。
公又聞鬼語曰:“我當得代,奈此秀才壞吾事。”
旁一鬼曰:“爾何不禍之?”
曰:“上帝以此人心好,命作陰德尚書矣,吾何得而禍之?”
應公因此益自努勵,善日加修,德日加厚。遇歲饑,輒捐穀以賑之;遇親戚有急,輒委曲維持;遇有橫逆,輒反躬自責,怡然順受。子孫登科第者,今累累也。
譯文
浙江台州的應大猷尚書,年輕時在山中讀書。夜裏山中常有鬼聚集談笑,很嚇人,但是應大猷不怕。一天夜裏,應大猷聽一個鬼說:“有個婦人,因為丈夫出遠門好久未歸,她的公婆認為兒子已死,所以就逼這個婦人改嫁。但這個婦人堅決不肯,明晚她要在這裏上吊,我可找到替身了。”
應大猷馬上悄悄地把自己的田賣掉,得了四兩銀子,以那位婦女丈夫的名義寫了封信給那家的人,並把銀子隨信附上。那家的父母看信後,覺得筆跡不像,所以懷疑。
但後來他們認為:“信是假的,可銀子不是假的呀!兒子一定活著呢,可以平安歸來。”於是不再逼媳婦改嫁。後來他們的兒子回來,這對夫婦團圓,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過段時間,應大猷又聽到那個鬼說:“我本來有替身,卻被這個秀才(應大猷)壞了好事。”
旁邊一個鬼說:“你為什麼不禍害他呢?”
那個鬼說:“上帝因為這個人心好,有陰德,已經暗中任命他為尚書了,我怎麼能害他呢?”
應大猷聽了這兩個鬼所講的話後就更加努力行善,功德與日俱增。遇到荒年,從不猶豫地捐糧救人;碰到親戚有困難,一定會想方設法幫助人家渡過難關;碰到蠻不講理的人和行為,就會反省,然後心平氣和地接受事實。後來應大猷的子孫得到功名的,直到現在還很多呢!
度陰山曰
這是個鬼故事,中國古代的鬼故事非常多,文人似乎總是喜歡把道德勸誡借鬼神之口寫出來,讓民眾敬畏。其實很多鬼故事都比人事更讓人愉悅。比如應大猷遇到的那個鬼,嘴上沒把門的,在大山中袒露他的秘密,被人聽了去,結果自己的轉世投胎計劃泡湯。
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生都做好事。應大猷的工作已被安排,按理說隻要不作惡就好,可他居然強烈要求進步,繼續行善,終於給自己和家族積攢了無數福氣。
人行善,必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你要主動去找哪裏有人需要幫忙,而不是等著別人上門。要做個行善誌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