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時……)

鬱教授、牟記者駐足人大會堂前深情地交談著,同時疊印出有關的曆史資料片:

鬱教授:“一九七九年六月十八日,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通過了全國工作重點轉移和國民經濟實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八字方針的重大決策。在鄧小平的推動下,會議討論通過了涉及我國社會和政治生活的六個文件,並做好了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準備。”

牟記者:“同時,全國政協五屆二次會議也在北京舉行。身為政協主席的鄧小平在大會開幕詞中指出:我們的國家進人了以實現四個現代化為中心任務的曆史時期,我們的革命統一戰線也進人了一個新的曆史發展階段。兩會過後,鄧小平在家人和醫生的勸告下,決定外出休養一段時間……”

(隨著牟記者的話聲漸漸化入過去時……)

安大地

一輛轎車沿著公路向前飛馳。

化人轎車內:鄧小平、卓琳坐在轎車後邊,萬裏坐在前邊,他們看著希望的田野自由地交談著。

鄧小平:“看看田裏的莊稼,今年一定又是一個大豐收!”

萬裏:“這都是您和陳雲同誌給我打氣的結果。前些日子,中央管農業的人攻我攻得好厲害。”

鄧小平:“我在北京不是對你說了嘛,不要爭論,你就這麼千下去。天塌下來,有我和陳雲同誌給你頂著。”

萬裏:“所以我才挺著胸脯說:批評我們的報紙不種田,不打糧,到了秋後農民沒有飯吃,可要來找我們哩!別理它那一套,我們就這麼幹!”

鄧小平:“朱元璋的老家鳳陽縣好些了嗎?”

萬裏:“好多了!一九七八年,鳳陽縣逃荒要飯的人口由六七千人猛增到二三萬人。那個窮得抬不起頭來的小崗村,那時打下的糧食隻有一九五五年的三分之一,七十六人離鄉要飯。”

鄧小平沉默不語。

卓琳:“現在好了吧?”

萬裏:“好了!不僅沒有要飯的了,而且逃荒在外的人也陸續回到了家鄉。”

鄧小平:“他們有飯吃了,有錢花嗎?”

萬裏:“錢嘛,還差點。”

鄧小平:“我這次來黃山,就是幫著農民想掙錢的門路。”

玉屏錢外山路

鄧小平、卓琳在萬裏等人的陪同下沿著山路向上攀登。

鄧小平邊登山邊欣賞山景。他突然駐足山道,指著遠處長在石頭山上的迎客鬆感慨地評說:“隻有親臨黃山走一走,才能體驗黃山無峰不石,無石不鬆,無鬆不奇的美景。”

萬裏:“如果你再把那氣吞山河的滾滾雲海收人眼底,你2就會體驗出徐霞客寫的‘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詩意所在了!”

這時,一位女大學生從身後追上來,很快跑到前邊擋住了上山的去路。她氣喘籲籲地:“鄧伯伯,您、您好啊!”

鄧小平一怔:“還好。你怎麼知道我在爬黃山啊?”

女大學生抹了一把汗水,依然上氣不接下氣地說:“我是上海、複旦大學的學生……本來已經下山了,聽說、您老人家也在登黃山,我們……就又趕回來了!

鄧小平問:“你是複旦大學什麼係的?”

“新聞係的。”

鄧小平笑了:“難怪你的消息這麼靈通,是讀新聞的。”

女大學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鄧小平:“就你一個人來登黃山嗎?

女大學生:“不!”她伸手往山下一指,“看,他們也趕上來了!

有頃,幾個複旦大學的男女大學生爬上山來,圍著鄧小平親熱地叫著“鄧伯伯……”

鄧小平:“你們都是考進大學的嗎?”

“是!

其中一個女大學生:“要不是您老人家下令恢複高考,像我這樣的出身就隻有種地的份了!”

其中一個男大學生:“鄧伯伯,您救了我們這一代人啊!”

鄧小平擺了擺手:“不對!是中國共產黨救了你們這一代人啊。

“不!是鄧伯伯!

鄧小平深沉地:“同學們!聽我講幾句話好嗎?

“好!”

鄧小平:“‘文化大革命’使我們國家遭了難,也使你們中斷了正常的學業,吃了不少的苦。但是,吃苦對於我們―尤其是對你們青年人來說,也是一筆十分重要的財富啊!

男女大學生們相繼點著頭。

鄧小平:“但是,你們在積累這筆財富的同時,卻少了另一筆同樣重要的財富,那就是知識。因此,我希望你們努力學習,都成為具有知識財富的一代!

“我們一定努力學習!”

鄧小平:“你們這一代人有了這兩筆財富,就會對我們的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我們絕不辜負鄧伯伯的期望!”

鄧小平:“你們還有什麼要求嗎?”

“我們想和鄧伯伯合個影!”

鄧小平:“可以!”

幾個男女大學生圍在鄧小平的身邊。

李秘書舉著照相機,“哢嚓”一聲,攝下了這幅極具紀念意義的合影。

黃山觀沮樓外

鄧小平、卓琳在萬裏等同誌的陪同下向著桃花峰走去,一口氣登上了峰頂。

鄧小平拄著一根羅漢竹手杖舉目遠眺:

天都、蓮花、玉屏諸峰全都被縹緲的嵐氣纏繞,顯得是那樣的神秘莫測。

卓琳:“別再往遠處看了,今天到此打道回府。”

鄧小平:“不!氣可鼓而不可泄,這個山,我一定要上。”

萬裏:“好!我跟著上。”他轉身指著抬滑竿的同誌,“卓琳同誌,坐上滑竿上山。”

鄧小平身著白襯衫,腳蹬圓口黑布鞋,拄著拐杖,繼續徒步登山。

萬裏緊隨其後,踩著鄧小平的足跡向上攀登。

卓琳坐在滑竿上,顫顫悠悠地向山上走去。

兩個抬滑竿的人趕到鄧小平身邊:“鄧老,前邊一段山路比較陡,坐滑竿上山吧!”

鄧小平擺了擺手:“不要!爬山這個事,我比你們有經驗,長征的時候,不少人都跑垮了,我還是越走越有勁。”

萬裏:“說說看,你爬山有什麼經驗啊?”

鄧小平指著自己已經挽起的褲腳管:“把褲腳管一定要卷起來,卷到膝蓋上邊,這樣走起路來就比較利索。也不吃力。”他說罷用拐杖往山上一指,“咱們來個爬山比賽!”接著,他一馬當先地向山上走去。

萬裏以及隨員緊隨其後向山上走去。

卓琳坐在滑竿上,有些心疼地看著爬山的鄧小平。

《小平.你好》的音樂漸起,回響在黃山深穀大澗中。

隨著(小平.你好》的音樂聲,相繼疊化出:

鄧小平一行登上‘半山寺’,穿過‘一線天’,越過‘蓬萊三島’,爬上‘玉屏峰’……黃山美景盡收鄧小平的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