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新技術,要善於學習,更要善於創新。鄧小平。
王震、黎總、牟記者、昊鋼等情不自禁地鼓掌。
鄧小平放下毛筆:“你們的掌聲告訴了我:你們是讚成我寫的這三句話的。”
“是!”
鄧小平:“你們還有什麼問題嗎?”
“沒有了!”
吳鋼:“鄧伯伯,我還有問題要問。”
鄧小平:“你是代表日方啊,還是代表寶鋼啊?”
吳鋼不好意思地:“我代表自己。”
鄧小平:“行!說吧。”
吳鋼:“根據我考察日本鋼鐵業的情況,寶鋼投產後若想保持領先地位,就一定不要像鞍鋼那樣隻是完成國家下達的生產指標,而是要推向市場,參與國際鋼鐵業的競爭。”
牟記者:“不要瞎說!”
鄧小平:“昊鋼是在明說。我們的國家,不僅寶鋼要按市場規律辦事,參與國際競爭,而且所有的企業都要按市場規律辦事,有條件地都要推向市場,參與國際競爭!”
在鬱教授的畫外音中疊印出相應的畫麵:
牟記者:“鄧小平視察上海寶鋼之後,滿懷喜悅地驅車北上。他回到北京以後,很快就發表了如下這段有名的談話……”
鄧小平:“最近我專門到廣東、福建跑了三個經濟特區,有了點感性認識。我們建立經濟特區,實行開放政策有個指導思想要明確,就是不是收,而是放。從特區可以引進技術,獲得知識,學到管理。廈門特區劃得太小,要把整個廈門島搞成特區。這樣就首先吸引大批華僑資金、港台資金,就可以把周圍地區帶動起來,使整個福建省的經濟都活躍起來。我們要開發海南島。再開放幾個港口城市,可以實行特區的某些政策。要讓一部分地方先富起來,搞平均主義不行,這是個大政策!”
鬱教授:“在鄧小平的倡議下,三月二十六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談會。會議根據鄧小平的建議,提出將廈門特區擴大到全島,並實行某些自由港的政策。會議建議:進一步開放大連、秦皇島、天津、煙台、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州、湛江、北海十四個沿海港口城市。從此,中國通向世界的大門完全打開了……”
鄧小平家的庭院
鄧小平緩步走在燈光柔和的雨道上。突然,客廳中傳出有些耳熟的一男一女的對話聲:
男聲:“你呀,完全辜負了鄧伯伯對你的希望!”
女的:“叫我看啊,你已經跟不上鄧伯伯的改革步伐了!”
鄧小平笑著自語:“這父女倆怎麼打到這裏來了……”
鄧小平的客斤
卓琳:“叫我說啊,你們父女倆都壓壓火,平平氣,等老爺子來了再說好不好?”
鄧小平一步走進:“清官難斷家務事!國事,留在這裏繼續吵;家事,我不介人,你們回家解決。”
鬱教授:“我們父女間的矛盾,既是家事,也是國事。”
鄧小平笑了:“有意思,你們的家事也成了國事了!”
卓琳:“對!鬱平在美國不是找了一個台灣的同行嘛,不僅他們雙方的二老反對,兩岸的科研機構也反對。”
鄧小平:“我明白了,中國科學院擔心鬱平的先生是台灣的特務,台灣的科學院害怕鬱平是共產黨……”
鬱平急得哭了:“鄧伯伯,他們不是擔心,而是就這麼認為的。今天上午,科學院的領導正式和我談了話:停止我參加對撞機的研究工作,去北大教書。”
卓琳:“鬱教授一聽就火了,問鬱平:你是要革命工作還是要愛情?二者必據其一!”
鬱平:“我的母親做得更絕,不僅不承認這門親事,也不準我的先生進家門。”
鬱教授:“你懂嗎?這是大是大非問題!”
鬱平:“鄧伯伯,您得為我做主啊!……”
鄧小平有些沉重地:“看起來,一國兩製不解決,一家兩製也是很難行得通的啊!”他看著急得要哭的鬱平,“拿出你當年攔我轎車的闖勁來好不好?”
鬱平:“好!”
鄧小平:“一國兩製早晚要解決,一家兩製立即解決!”
鬱教授:“怎麼個解決法?”
鄧小平:“鬱平可以去北大教書,但研究對撞機的工作不能停。工作交由我來做。”
鬱平:“謝謝鄧伯伯!”
鄧小平:“如果台灣不允許鬱平的先生從事科研工作,我同意他來中科院工作。”
鬱平哭了:“鄧伯伯!……”
鄧小平:“至於鬱教授同不同意台灣的女婿進門,我就不好說些什麼了!”
鬱教授:“您不知道,鬱平她先生的父親十分反動啊!”
鄧小平:“不要忘了,楊振寧博士的嶽父還是我們的戰犯杜幸明呢!”
鬱教授沉思不語。
鬱平生氣地:“那好!我和先生搬到中科院去住。”
卓琳:“不行!你父母會傷心的。”
鬱平:“鄧伯伯……”
鄧小平:“這樣吧,你的恩師李政道先生就要來北京訪問了,請他在研究對撞機的同時,幫著做你父母的工作。”
人大會堂安徽廳
李政道:“小平先生,在您的關照下,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就要在北京中關村奠基了,幾十個博士後流動站也建立起來了。對此,我是要謝謝您的!”
鄧小平:“錯了!應當是我對你說聲:‘謝謝!”,你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你不僅幫著科學院籌建了電子對撞機工程,而且還幫助我們培養了很多科研人才。”李政道:“您太客氣了!”鄧小平:“據我所知,博士這個名稱恐怕在漢朝就有了。博士的知識既然已經很博了,為什麼還要有博士後呢?‘博士後’對我來說是新名詞,在國外可能是老名詞了吧?”
李政道:“也不老!真正形成製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普通大學生,是由教師出題目,然後指導講解。合格者授於學士學位。研究生在讀博士時,是教師定方向,定題目,是學生自己解題,由教師和同行們評價。合格者授予博士學位。”鄧小平:“中國的大學就是按照這個模式辦事的。”李政道:“但是,真正做研究,方向、題目都要自己定,這是獨立工作能力的鍛煉和判斷,博士後研究工作一般要二至六年。有了博士後,才能使優秀的博士生成為獨立的研究人員。 自然,博士後的科研費、生活費必須有保證。”
鄧小平:“我們可以解決!”
李政道:“目前全世界最先進的科技是以美國為主,而在美國,幾乎每一所第一流的研究院裏最優秀的研究生都是華人。其中相當一部分是中國政府派出去的留學生。這是祖國的財產,是不能放棄的,尖銳的問題是怎麼吸引他們回來。”
鄧小平:“你的意見呢?”
李政道:“一要教育他們為祖國出力,為民族爭光。再是建議政府建立國家科學基金委員會,科學基金應該完全用在基礎研究和應用上。而比較大規模的項目,國家應用長期計劃和撥款的方式。”
鄧小平:“這沒有什麼困難。”
李政道:“八月二十二日是您的八十大壽,遺憾的是,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是在你八十大壽之後舉行奠基儀式。按照我們祖宗留下來的傳統,不能把它當做一份厚禮獻給你了!”
鄧小平:“我是反對做壽的。你們的正負電子對撞機破土動工的時候,我一定出席剪彩儀式!”
李政道激動地:“呀真的?”
鄧小平微笑著點了點頭。
在牟記者的畫外音中,疊印出有關的畫麵和曆史資料片:
牟記者:“一九八四年八月二十二日,鄧小平迎來了自己的八十華誕。回首往事,似乎又想起了這樣幾句話: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