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寺石窟
位於陽高縣獅子屯鄉蘇家窯村西1公裏處。開鑿年代不祥,現存石窟傳為北魏開鑿,坐東向西,分上、下兩層,石窟開鑿在東山石壁上,呈方形,窟內無雕像,窟外有摩崖石刻,已風化難以辨認。現存明、清重修碑各一通。
橋彎石窟
據清雍正版《陽高縣誌》“補記”載:明萬曆年間,道士王繼倫在此鑿洞修煉,後人又依次鑿崖開窟,整窟坐南朝北。現存石室12個,最大者深3米、寬3米、高2米,石室之間有石階、豎洞相通,東西長約120米,建有佛殿、玉皇閣、關帝廟、河神廟等。洞外現存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修碑一通。
大同地區自北魏以來就已成為我國北方的宗教文化中心之一。其中佛教尤為盛行。“佛法入中國。始於東漢。盛於南北朝。元魏起自北國,入主中夏,宣武之世專上釋氏,普修梵宇。雲中號為平城,乃其舊都,故所建為獨多。”確實,曆史上該地區寺院林立,佛事興盛,至今仍保存著許多馳名海內外的巨刹寶寺。
雲中巨刹——華嚴寺
華嚴在佛教中指佛華麗莊嚴之德相、法身,“佛萬德譬如華,以如華之萬德莊嚴法身,故稱‘華嚴’。”依《華嚴經》而形成了我國佛教中的主要派別華嚴宗,曆史上以華嚴命名的佛教寺院在我國數不勝數,至今在陝西、山東、福建、吉林等地仍多有遺存,其中又以大同華嚴寺最為著名。大同華嚴寺是遼金時期我國華嚴宗的代表寺院,其中的薄伽教藏殿還是中國現存的兩座最大木結構佛殿之一(另一為遼寧義縣奉國寺大殿)。因寺內曾奉安遼代諸帝石像、銅像,又兼有遼皇家祖廟性質。
根據該寺現存的碑記資料,大同華嚴寺的始建年代,有“北魏”、“隋唐”諸說,但因史料記載不詳,均難以考證確認。有關華嚴寺最早的有確切紀年的史料,當首推該寺現存最早建築薄伽教藏殿內槽當心間左右兩側四椽栿底的題字:“推誠竭節功臣,大同軍節度、雲、弘、德等州觀察處置等使,榮祿大夫、檢討太尉,同政事門下平章事、使持節雲州諸軍事、行雲州刺史、上柱國、弘農郡開國公、食邑肆仟戶、食實封肆百戶楊又玄”,“維重熙七年歲次戊寅玖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時建”。有關專家確認,現存大同華嚴寺始建於遼代。且依據華嚴寺現存的十九通金、元、明、清、民國等曆代碑幢誌石,也可粗略地看出該寺自遼代以後的興衰沿革。
據史料記載,契丹遼人很早就已接受佛教。在進入大同地區之前就已崇信佛教,且比鮮卑人尤有過之。天複二年(902年),遼太祖始置龍化州(今內蒙古翁牛特旗以西)時,已創建了開教寺,說明至少在9世紀末年,契丹人已開始信佛。《遼史·太祖記》載:“詔左仆射韓知古建碑龍化州大廣寺以紀功德”,此時的龍化州,寺院已不止一處。神冊三年(918年)春正月,“命攻雲州及西南諸部……五月乙亥,詔建孔子廟、佛寺、道觀。”天顯二年(927年)攻陷信奉佛教的女真族渤海部,“以所獲僧崇文等五十人歸西樓(今內蒙古林東),建天雄寺以居之,以示天助雄武。”帝室常常前往禮佛並舉行各種佛事,佛教信仰已開始在宮廷貴族間流行傳播。會同元年(938年),契丹人取得了原本佛教就十分盛行的燕雲十六州,更促進了遼代佛教事業的發展,至聖宗、興宗、道宗三朝臻於極盛。遼道宗本人就著有《華嚴經隨品讚》十卷及《發菩提心戒本》二卷,且“能自講其書,每夏季輒會諸京僧徒及其群臣,執經親講,所在修蓋寺院,度僧甚眾。”聖宗以後的幾代皇帝繼續在北京房山雕刻規模宏大的石經,聖宗、興宗、道宗三朝還編輯了著名的《契丹藏》。遼代墓葬多骨灰葬,石棺上往往刻有經文,其他隨葬品也常常有與佛教內容相關的裝飾紋樣,足證遼代中晚期,佛教影響已遍及民間,並深深地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左右著人們對世界、人生、未來的認識。華嚴寺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修建的。遼重熙七年(1038年)建成今薄伽教藏殿。“清寧八年(1062年)建華嚴寺,奉安諸帝石像、銅像”,同年十二月癸未,道宗洪基“幸西京”,親往拜謁。
華嚴寺又名大華嚴寺,現分為上、下寺。據梁思成先生考察,上寺主殿大雄寶殿為金代建築,下寺正殿薄伽教藏殿為遼代遺構,另有海會殿遼代建築遺址一處,其餘則建於清代及近代。遼代始建的華嚴寺,建築鱗次櫛比,規模宏大,有諸多大型建築,包括九間之殿、七間之殿及薄伽教藏殿與海會殿等五間之殿。 薄伽教藏殿庋藏有宏幅巨帙《契丹藏》,加之又有諸帝後石、銅像,所以這裏既是一處參禪禮拜和儲存經藏的佛教道場,又兼有皇室祖廟的性質,而收藏遼代以國家力量創刻的佛教經典也是其一項主要功能。據金大定二年(1162年)《大金西京大華嚴寺重修薄伽藏教記》載:“至天眷三年(1140年)閏六月間,則有眾中之尊者:僧錄通悟大師、慈濟廣達大師、通利大德通義大師、辨慧大德妙行大師、洎首座義普、二座德祚等,因遊曆於遺址之間,更相謂曰:曩者,我守司徒大師,秀出群倫,興弘三寶,霈教雨而潤民苗,鼓化風而薰佛種,豈特人天之仰止,亦惟在上者師之。爰出官財,建此梵宇,壯麗嚴飾,稀世所有。”由此可見,遼清寧八年(1062年)所建華嚴寺,乃由官方出資。 薄伽教藏殿內題記中的楊又玄,時任西京地方官,是工程款項的籌措者,而具體負責此項工程的則是僧人守司徒大師。
遼天祚帝保大元年(1121年)金兵大舉進攻遼國,“郡縣所失幾半”,次年春西京大同失守。據《大金西京大華嚴寺重修薄伽藏教記》載:“天兵一鼓,都城四陷,殿閣樓觀,俄而灰之。唯齋堂、廚庫、寶塔、經藏、洎守司徒大師影堂存焉。”經此一劫,華嚴寺損毀嚴重,主要建築幾乎全被燒毀。據《大金西京大華嚴寺重修薄伽藏教記》稱:天眷三年(1140年),僧錄通悟大師等人“率先出己之淨財,仍化同居之清眾,暨諸外內信心之流,加之援助,乃仍其舊址,而特建九間、七間之殿,又構成慈氏、觀音、降魔之閣,及會經、鍾樓、三門、垛殿。不設日期,魏乎有成。其左右洞房,四麵廊廡,尚闕如也。其費十千餘萬。”這應是遼建華嚴寺以來首次大規模的修治,也是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至今除大雄寶殿之外,其餘金代建築也均已蕩然無存。金、元之間,華嚴寺又連遭浩劫,日趨衰落。據《西京大華嚴寺佛日圓照明公和尚碑銘並序》講,至元十年(1273年)金滅後,華嚴寺“院門牢落,庭宇荒涼,官物人匠車甲女充牣寺中,至是並令起之,移局他處。”但此時華嚴寺仍不失為雲中巨刹,隻是暫時被各色人等占據。之後,高僧慧明又主持重修,“大殿、方丈、廚庫、堂寮,朽者新之,廢者興之,殘者成之,有同創建本寺……金鋪佛焰,丹漆門楹,供設儼然,粹容赫煥,香燈燦列,鍾鼓一新……又於市麵創建浴室、藥局、塌房,及賃住房廊近百餘間,以贍僧費。”此為遼金以來第二次大規模修建。據明代成化元年(1465年)《重修大華嚴寺感應碑記》稱:“元末屢經兵燹,傾圮特甚,惟正殿巋然獨存”。入明以來,已無再大建樹。“洪武三年(1370)改大殿為大有倉。二十四年(1491年)即教藏置僧綱司,複立寺。”宣德、景泰間增修兩廡、丈室等僧眾用房“及構天花綦枰,彩繪簷拱……補葺牆階。”這應該是明代最得力的一次修繕了。萬曆初,上寺首次鋪設磚砌甬道,台上始加設石欄,並立木枋,置寺巷之東,枋下建石橋,鑄洪鍾,建禪堂。萬曆九年(1581年)開始明確稱為上華嚴寺。就目前史料而言,上下華嚴寺分治的時間應在成化至萬曆初年。清順治六年(1649年)大同慘遭清兵屠城,華嚴寺遂罹池魚之殃。據康熙十二年(1673年)《重修大同府上華嚴寺大殿暨添造禪堂廊廡記》)載,康熙初年“遂興土木之工,缺露者補葺完固,剝落者堊飾莊嚴。匾額牌聯,門窗牆壁,鹹煥其彩。殿台之前新建小坊三楹,台下之伽藍,配殿之側,南北各添造禪堂,齋室五間。東西隙地,另蓋香積庫司之所。自山門、天王殿以至雄殿,朱碧焜煌,宛然化樂宮宇。”之後,乾壟嘉慶、光緒及民國諸朝仍各有修繕,但皆小修小補,無大建樹。
華嚴寺布局坐西朝東,上、下寺正殿即大雄寶殿與薄伽教藏殿皆東向。這與三代以來我國沿襲數千年坐北朝南的傳統取向不同,在全國佛教寺院中獨一無二。此本源於契丹族信鬼祟日之舊俗,又恰與佛教崇尚西方相吻合。《新五代史·契丹傳》雲:“契丹好鬼而貴日,每月朔旦,東向而拜日。其大會聚,視國事,皆東向為尊,四樓門屋皆東向。”《遼史·百官誌》:“遼俗東向而尚左,禦帳東向”。
華嚴寺整體建築殿宇嵯峨,氣勢雄偉壯觀。上寺以金建大雄寶殿為主,分為兩院,有山門、過殿、觀音閣及兩廂廊廡,高低錯落,井然有序。大雄寶殿在寺內北隅,殿麵闊九間(53.75米),進深五間(29米),殿內麵積達1559平方米,建於4米高的巨大台基上,為我國現存古代木構單體建築中規模最大佛殿。由於殿平麵柱網配置大膽采用“減柱法”,比常規的九間十柱減少內槽金柱十二根,從而擴大了殿前部的空間麵積,大大便利了殿內佛座配列和佛事活動。殿內現存32尊明代塑像,中央佛壇上端坐5尊金身如來大佛,號為東、西、南、北、中五方佛,在佛學上代表著佛法無量無邊、無處不在之意。五佛南北兩側的磚台上,侍立著二十天王彩塑,為佛法海會中的參與者。天王像身高2.8米,身體前傾15度,以示尊侍佛陀。諸塑像神情不一,姿態各異,實為雕塑中珍品。大殿內四壁則布滿了氣魄非凡的巨幅壁畫,其內容為佛本生故事圖、“七地九會”佛說法圖、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圖、藥師佛圖、達摩傳法記圖、準提佛母圖、千手千眼十一麵觀音圖、華嚴三聖圖、水月觀音圖及羅漢圖等,采用山石、流水、雲霧、樹木、樓閣、亭台等景物相隔聯之傳統手法,設色以石青、石綠為主,附以瀝粉貼金,色彩豔麗,金碧輝煌。畫工精細,構圖得當,保存完好。整殿壁畫高6.4米,總長136.8米,麵積共875.2平方米,畫麵共繪製人物五千餘,規模之大為全國寺觀壁畫中所罕見,麵積僅次於享譽中外的芮城永樂宮元代道教壁畫。據東壁一角墨書題記,此壁畫為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大同鍾樓西街興隆魁董畫鋪信心弟子畫工董安”等工匠繪製。
下寺位於上寺東南側,以遼建薄伽教藏殿為中心,保存有遼代塑像、石經幢、樓閣式藏經櫃及天宮樓閣。磚雕二門以東,還有天王殿、南北配殿和山門,別為一院。大同市曆史博物館設於下寺。
“薄伽”是梵語“世尊”之意,為佛十大稱號之一,“薄伽教藏”意為貯藏佛藏之所,即釋迦世尊所說的經典教藏。 薄伽教藏殿即藏經殿。該殿為單簷歇山頂,建於凸字形台基後部,殿麵闊五間,進深四間。在建築方麵多承襲唐代風格,某些建築技藝,比宋代《營造法式》尚早六十多年,尤其是殿內環列壁藏及38間天宮樓閣的小木工作建築,係模仿木構建築按比例縮小製作,實為遼代建築之精品,亦為國內所僅見,曾被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譽為“海內孤品”。
殿內中央凹字形磚台上有31尊遼代彩塑,中間端坐三尊主佛(有說是三世佛,亦有釋為三身佛),周圍配列四大菩薩、脅侍、供養童子、四天王等像,構成一堂諸佛法會的生動場麵。諸佛菩薩天人或莊嚴、或威武、或婀娜、或賢淑,造型生動傳神。最為經典的兩尊塑像曆來深受推崇,一為有“東方維納斯”之稱的合掌露齒菩薩塑像,體態嫋娜,婉麗動人,藝術價值最高。相傳為華嚴寺建築過程中一位能工巧匠美麗善良的女兒在升天時的化身;另一尊普賢菩薩像則流露出細膩動人的情感,魅力獨具。
遼代崇佛重教,非常注重佛經的整理,聖宗、興宗、道宗三朝一直致力於《契丹藏》的編修工作,當時建薄伽教藏殿,就是專門用以保存《契丹藏》的。在當時編輯整理佛經的過程中,各地也曾紛紛建藏經殿,但保存至今者,唯此薄伽教藏殿一處,其珍貴不言而喻。惜該殿所藏《契丹藏》至金、元便多數流失,但作為藏經殿,薄伽教藏殿至今仍保存著大量珍貴經書,殿內現存明清時代經書共1713函,計18203冊,共分為六部分:其中禦製《大清重刻龍藏》720函,7200冊;《萬曆諸經藏》133函,1700冊;《江南報恩寺造藏》638函,6328冊;《道藏》148函,1855冊;題有《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字樣的《零本永樂藏經》3冊;明萬曆至清代各式雜經74函,1117冊。其中很多經卷為文物部門從雁同各縣收集入藏下寺。
善化古寺
善化寺與華嚴寺同為1961年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全國古建築排名榜上,位居華嚴寺之前。寺廟位於大同市小南街西側,俗稱南寺,是始建於唐代開元年間的一所佛教寺院,亦名開元寺。唐代統一全國後,真正結束了魏晉以來長達三四百年之久的戰亂割據狀況。為利用佛教穩定社會,安定人心,朝廷命令在邊遠地區、交兵之地廣建寺廟佛刹,善化寺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建立的。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朝廷命全國各州郡各建一大寺,皆賜名為“開元寺”。五代後晉時曾更名大恩寺,遼保大二年(1122)該寺遭受戰爭嚴重破壞,“僅存者十不三四”。當時主持該寺的方丈圓滿大師決心重修寺院,金天會六年(1128年)至皇統三年(1143年)曆經十五年工程告竣,寺院重又整修一新。據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碑記:“凡為大殿及東西朵殿、羅漢洞、文殊普賢閣及前殿、大門左右斜廊、合八十餘楹。”如此規模至今基本保存。至元代,善化寺仍是雲中地區影響最大的佛教寺院,元史載,曾有四萬僧人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在該寺集會,作佛事活動。元末寺院又遭兵火洗劫。明宣德三年(1421年),大用和尚再次住持維修,正統十年(1445年)又奏請敕頒布藏經,明英宗時帝賜名善化寺。當時善化寺還是官吏習儀之所。清康熙四十七年至五十五年(1708—1716年)源慶大師主持修繕並增設六十餘間壁畫。民國初年文殊閣毀於火災。新中國成立以後,人民政府為保護這處國寶級文化遺產,多次撥款進行維修,1953年落架重修了普賢閣;1965年構抿了各殿殿頂;1977年至1979年再次構抿殿頂,並整修山門、重砌圍牆、給木構件滲油;1993年政府再次撥款對大雄寶殿進行落架大修,1997年工程全麵竣工。如此,善化寺雖經曆代數次風雨戰火曆練,又經各朝多次修葺,曆經八百六十多年依然如故,成為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布局最為完整的一所遼、金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