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化寺是我國一所保存比較完整的遼金時期建築群,氣勢宏偉博大,風格粗獷豪放,莊重穩健古樸。整個寺院占地20000平方米,整體布局為坐北朝南,主要建築均布置在一條中軸線上,沿中線形成了主次分明、左右對稱、高低錯落的整齊格局。寺內各殿堂也依最正規的佛教寺院而布局,從南至北,依次為天王殿、三聖殿、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兩側為東西朵殿,沿東西廊基東側為文殊閣(已毀)、西為普賢閣、相對的東西配殿,基本上保持著《金碑》所載寺院布局。如此粗獷古樸且具唐代遺風的遼金古刹,全國獨此一家。
進入善化寺,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笑容滿麵、憨態可掬的大肚彌勒菩薩坐像。此尊像的佛教意義是告訴人們:學佛首先要歡歡喜喜、笑臉迎人,千萬不能發脾氣;其次要做到寬容、包容一切。同時他也代表著平等心、喜悅相——對待任何人、任何事,心中都要歡歡喜喜、平平靜靜,不要有任何計較。彌勒菩薩對著大門告訴來者,具備如此條件,方有資格入佛門學佛。
隨後展現給我們的是高大雄偉的寺之正門天王殿,廡殿頂式的天王殿麵闊五間,進深兩間,為我國現存佛教寺院中最大的山門。殿心間南北辟門,殿內左右次間位置各設天王塑像二尊。在建築上比較獨特的是,該殿梁栿皆為月梁,為北方建築所罕有。東西兩側磚台上的四天王泥塑像乃明代萬曆年間所塑,民國時重新施彩。四大天王為佛教護法神,據佛典記載,娑婆世界中心有座須彌山,山半腰又有一名為犍陀羅的小山,此山有四個山頭,四天王各據一頭、維護一方,故稱為護世四天王。四天王既是須彌山忉利天帝釋的侍衛,又各護持下界一洲。其具體名為手拿琵琶的東方持國天王,持是保持,國指國家。它告訴我們一個人隻有把自己分內的職責、事務盡心盡力做到圓滿,才能主持好一個國家的事務,社會方能和諧,國家才能富強。琵琶的教育意義在於:做任何事都不能操之過急,要懂得“中道”,不可過也不可不及,猶如彈琴,琴弦過鬆過緊都不行,隻有恰到好處方可圓滿;手持慧劍的南方增長天王,增長意為日新月異、與時俱進、令善根增長。慧劍指智慧之劍,是要我們“快刀斬亂麻,慧劍斷煩惱”;手縛長蛇(亦為盤龍)的西方廣目天王,廣目是叫我們多看、多觀察,看到別人的優點就采納,看到缺點便警惕、改進,即舍人之短,取人之長,完善自我。龍、蛇代表變化,表示這個現實世界社會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變化莫測、變化多端的,我們一定要將之辨別清楚,才能夠從容應付;手托寶塔的北方多聞天王,多聞是要我們多聽、多學即“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多長學問。塔有封閉、遮蓋之意,告訴我們在多看、多聽的同時還要保持理智,不要被這個千變萬化的塵世所汙染,要保持一顆清靜心。民間一般認為四天王手中法器能夠呼風喚雨,使天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故多受老百姓崇拜。實際上,四大天王的名稱、道具在佛法上代表著深刻的、理智的、科學的教育意義。由此可見佛教寺院體係,實為學校和博物館的結合體,任何一項建築、一座尊像乃至一個道具、擺設等,不僅僅隻具有單純的藝術價值,更不是引導人們去盲目迷信、崇拜什麼,它代表著無邊的世間事理和佛教的各種修行法門,其任何一項物事均包含著佛法深刻的教學、教育藝術和意義。
三聖殿建於金天會至皇統年間(1128—1143年),殿平麵為長方形,麵闊五間32.5米,進深四間19.2米,為我國現存遼、金建築中當心間最寬闊的大殿,非常 便於佛事活動。大殿正麵中心端坐著華嚴三聖,即毗盧遮那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佛代表人的性德和真如本性,菩薩代表著解、行即修德,文殊菩薩智慧第一,代表解;普賢菩薩實踐第一,代表行。是告訴我們隻有用理智、智慧去實踐、修行,才能達到佛陀的圓滿境界。殿中間兩側為二尊肋侍。佛壇背後為威武雄壯,手持降魔杵的韋馱天王。據說他是南方增長天王屬下八天將之一,也是四天王屬下三十二將之首,相傳釋迦牟尼佛涅槃後,捷疾鬼盜取佛牙一雙,韋天王千裏急追取回佛牙。因此備受人們愛戴,被稱為“三洲感應”護法韋馱。
值得一提的是此殿保存有四通碑碣。東側為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重修善化寺碑記》和清乾隆五年(1740年)《重修善化寺碑記》。最為珍貴的是殿西側兩碑,一為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記》(以下簡稱《金碑》),又稱為《朱弁碑》。此碑為寺院最早的文字資料,是善化寺所包含的深厚的文化內涵的重要部分。朱弁,江東才子,係南宋大理學家朱熹的叔祖父。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朱弁任宋通向副使,與正使王倫一行前往金國問安兩宮(探望被俘徽、欽二帝起居與健康)。行至西京,被金人劫留,扣押十七年之久,拒不投降。作為人質居住在西京的十七年中,有十四年與寺僧朝夕相處,目睹了圓滿大師主持修建寺院的全過程,後在眾僧及圓滿大師的請求下,完成《金碑》。此碑高4.45米,寬1.28米,共計925字,翔實記述了圓滿大師主修大普恩寺的經過。 碑文簡潔生動,首尾貫通,史料翔實,文采飛揚,具有強烈的感召力。此碑可以說同時集文章、書法、鐫刻為一體,具備較高的史料價值與藝術欣賞價值;《金碑》北側的金象昌元年(1190年)《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釋迦如來成道碑銘並序》碑,詳細記述了釋迦牟尼從誕生、成道直至涅槃的生平,文中引用了許多佛教典故。此碑高3.02米,寬1.12米,碑額為金代國子祭酒翰林學士、金代著名書法家黨懷英所篆,惜碑額已失。 碑文乃唐初四傑之一王勃所撰。據《山西通誌》載:“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敕建靈光寺(在曲沃縣)後詔虢州參軍王勃,夙契三緣,通宗眾典,撰《釋迦如來成道記》。”金代此文流傳至西京,於明昌元年(1190年)成碑。此二碑書法圓勁有力,剛健俊爽,雕刻技術純熟精湛,均出自雁門藝人解遵一之手。
善化寺正殿大雄寶殿為本寺最大殿宇,左右有鍾樓、鼓樓相對。大殿麵闊七間40.7米,進深五間25.5米,為遼代建築、金代重修。殿內有泥塑三十四尊,佛壇上碩大的蓮花座上端坐著五方佛,姿容凝重、典雅,觀者無不肅然起敬。殿東西兩側磚台上塑有二十四天王,均為金豬八戒作品。這些塑像比例適當,神態各異,正如《金碑》所描繪的“啐容莊穆、梵相奇古、慈憫利生之意,若發於眉宇,秘密拔苦之言,若出於舌端。”諸護法神栩栩如生、表情豐富、個性鮮明,其中老與少、善與惡、美與醜形成了鮮明對比,是一組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而每尊神靈背後都有著傳神優美、生動有趣的故事。如殿東南磚台上第三尊神像名為鬼子母天王,前世為牧牛女時,在王舍城一次慶祝活動中因高興不慎墮胎與眾人結怨,便在佛前發願:“來世生王舍城中,盡食人子”。後果然轉生該城成為婆多藥叉長女與半迦藥叉結婚,生五百子女,侍其豪強,日日生食城人子女。佛為感化她,將其最心愛小兒隱藏於缽下。鬼子母失去小兒,焦躁萬分,至佛前求助。佛教她說:“你有五百子,尚憐一子,別人隻有一兩個孩子卻被你吃掉,又該如何呢?”鬼子母因此改惡從善,率五百子一同皈依佛門,常為眾生作福。求子得子,保病則愈,因而備受尊敬,得享供養;大殿正中大日如來佛兩側是迦葉和阿難。德高望重的迦葉乃釋迦牟尼佛的得意門徒,十大弟子之一,號稱“智慧第一”。在靈山法會上,佛陀拈花示眾,人皆默然,唯獨迦葉破顏微笑。佛雲:“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佛涅槃後他曾主持了第一次佛藏結集。麵目清秀、慈祥端莊的阿難乃釋迦佛叔父斛飯王之子,生於佛成道之夜,25歲出家,為釋迦佛十大弟子之一,因擅長記憶,聞法不忘,被稱為“多聞第一”。他溫和善良,備受尊敬,如佛在世。殿內東西兩壁有清康熙四十七年至五十五年(1708—1716年)所繪麵積達190平方米的巨幅壁畫,據記載當時該寺曾有六十餘間壁畫,唯此僅存。內容為佛經故事,有佛“七處九會”說法場麵、西方三聖等。 壁畫色彩古樸、莊重、和諧,人物姿態優美、動人、自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大雄寶殿西側的普賢閣為歇山頂兩層樓閣式建築,結構精巧,形製古樸,是遼金時代作品。另外,閣南有琉璃燒製的五龍壁一座,色彩絢麗,富麗堂皇。其中中間大龍的龍頭造像為正麵頭像,是我國眾多龍壁中所不多見,確為一件值得欣賞的藝術珍品。此壁原為興國寺門前照壁,因寺院已毀,市政府於1980年將此壁遷至善化寺西院。
大同“佛國”——興國寺
興國寺位於大同南關西(現大同市政府西側興國寺街)。據《大同縣誌》載:“此寺為明代萬曆己未年(1619年)所建,康熙、乾隆年間重修”。寺院建築宏偉,規模極大,猶如上華嚴寺之布局。坐西朝東,順勢修建,層層疊高。院內正殿為上下兩層,上層供無上至尊佛像;下層建三孔窟洞,橫匾書“兜率宮”三字(現已無存)。宮內盤砌著大齋炕和順山大炕,為傳經受法的禪林修行處所。山門兩側建有兩座磚雕一龍壁,門前矗立著一座五彩琉璃五龍壁(已移至善化寺院內)。
興國寺是明代建築的一座規模宏大的重要寺院。現興國寺之名,是因為過去山門前那座精致珍貴的琉璃五龍壁。而興國寺的名氣,其實並不是因為有龍壁而聞名,它過去香火極為旺盛,曾是高僧聚集之地,是大同傳戒授道的集中地,以前曾有大同“佛國”之稱。現該寺僅存遺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法華寺
法華寺坐落於大同城內東北塔寺街,是明朝修建的一座建築。明朝修建時叫新寺,後廢棄,僅存有白塔一座。《大同縣誌》記載:“新寺在城東北,明時建,久廢,磚塔存,今其地名塔寺街。”法華寺以覆缽式喇嘛塔而聞名,該塔為寶瓶式,高18米,塔座設於2米高的磚石方形台基上,周圍建有花欄牆,台座西部建有窟洞,洞門上雕有“小洞天”三個石刻大字,洞窟南北兩側設有門洞,可登級而上直通塔級外部。塔座為二層八角,邊長1.7米,周長13.6米,兩層分別為高0.8米和0.9米,塔座之上為二層束腰,各高0.45米,束腰之上為塗泥白色塔身,下細中粗,形似寶瓶,塔身的四方各開一拱式小窗,每小窗的上部兩側分別建有一尊磚雕琉璃金剛,周圍裝飾以“雲卷”,塔的上部為黃、綠、紫三色圓形琉璃收簷,塔刹似鮮桃色瓶蓋,刹頂飾以相輪寶珠,整塔建築造型典雅,色調和諧優美。1984年市政府撥款維修該塔,1996年被確定為第一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為了開發旅遊產業,恢複大同古城,2008年,作為古城修複十大經典工程之一,開始按照曆史原貌對法華寺進行複原,現已形成集宗教、民俗、曆史文化內涵為一體的新景觀。新修寺院占地75畝,景區修複工程以喇嘛塔為中軸線,複建的寺廟是由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寶殿等為主要建築的四進院落,另有東西兩院,東院為僧院,西院為辦公區。新建景區內的磚雕、石雕,構圖精美,做工考究,屋頂造型也很有特色,鍾鼓樓為圓形攢尖頂式,大殿為廡頂,配殿為懸山頂,大雄寶殿的垛殿為硬山頂,門麵房為卷棚頂,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的造型美和結構美。最精彩的是山門的琉璃牌坊、白塔上部的三色圓形琉璃收簷和待完工的藏珍樓上的琉璃鑲嵌塔刹,三者遙相呼應,構成了和諧的美景。一期修複工程早已經對外開放,續建工程也於2011年完工。自2010年10月2日開放以來,法華寺已接待遊客9萬人次。
圓通寺
清代寺廟建築。位於大同城內西門裏八烏圖井巷。據清《大同縣誌·寺廟》載,“圓通寺,在西紅門南,康熙三年(1663年)建,乾隆十四年(1794年)重修。”寺廟坐南朝北,內外南北兩院,占地650平方米。南院有大雄寶殿,禪房多為恭談“毗尼”之地。每年九月十五日廟會,成衣社裁縫和飯店廚師均在此舉行社日,廟會極為熱鬧。新中國成立後,慈發和尚曾任該寺住持,除管理寺廟外,還給人看病,善治小疫小玻“文化大革命”中,寺毀僧亡,寺院被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