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佛教寺院誌1(3 / 3)

改革開放後,歸還寺產。1993年,由現任住持釋藏智法師四方化緣,籌集資金近140萬元,重修了圓通寺,使寺廟恢複原貌,重現輝煌。寺院結構,沿中軸線依次為:山門天王殿,麵闊三間,內供彌勒佛、韋馱護法;過殿(觀音殿),麵闊三間,內供觀音、文殊、普賢菩薩,兩側塑十八羅漢像。後院高台上建大雄寶殿,麵闊五間,六柱四楹,單簷歇山頂。殿前有漢白玉欄杆,七級台階,兩蹲石獅分臥石級兩旁。殿內佛台上供五方佛:東方阿閦佛;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陀佛(無量佛、接引佛);北方不空成就佛(釋迦佛);中央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弟子迦葉、阿難分立左右。前麵有尊接引佛。殿兩側是天龍八部。 壁畫分別為釋迦佛、千手千眼觀音、準提菩薩等畫麵。西側還塑有四大天王、八大金剛像,均為漢白玉石雕貼金佛像。整個大殿雄偉壯觀。

2001年,在後院中央新建一座飛簷鬥拱、琉璃金瓦、雕梁畫棟的二層“藏經樓”,光彩奪目,頗添新韻。兩邊有鍾、鼓樓,風格別致。前後院中均置鑄鐵塔式寶鼎,香煙繚繞,嫋嫋結彩。善男信女,頂禮膜拜,香客極盛。該寺現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雲龍禪寺(龍王廟)

位於大同城內西北隅大十字街北端,占地660平方米。該寺坐北朝南,山門為磚劵,門洞上建有歇山頂的藏經樓。兩側為鍾、鼓樓。正殿建於八級台階上,麵闊三間,進深一間,門額上懸“大雄寶殿”大匾,五級六脊筒瓦頂,正脊中央蓮花寶座上,有法輪旋轉。殿頂鴟吻、脊獸俱全。殿內供三世佛:中為現世佛——釋迦牟尼;東為過去佛——燃燈佛;西為未來佛——彌勒佛。兩側塑十八羅漢像,東西兩壁滿是壁畫,色彩濃烈。供台上法器、供器俱全。東西廂房為客堂。東跨院為觀音殿,內供觀音菩薩像;西跨院為地藏殿,殿內正麵塑地藏菩薩像,西麵為其弟子閔公、道明像。香台現兩邊有藏經櫃。

據考證,該寺建於清代,清道光《大同縣誌·寺廟》載,清代大同有龍王廟六座。其中“一在關西”。即西門甕城中。據《大同寺廟樓閣》一文介紹,西門甕城中有“老爺廟、白衣寺、龍王廟”。20世紀30年代,日軍侵占大同時,將龍王廟移至大十字北街。“不但年年有廟會唱戲,還有賽(會)”。據《民國大同縣誌稿》載,“小西門龍王廟有石鍾一,其形實而不空,晶瑩溫潤,質潔而堅,皆古物也。”又據該寺重修碑載,“該寺原為龍王廟,40年代從西門遷此”。建國後,該廟由和平社占用。1983年歸還佛教部門。1993年由靈霄法師主持集資40餘萬元重修寺廟,曆時兩年竣工。因該寺是在原龍王廟基礎上修建,故名“雲龍禪寺”。每年農曆六月六開園日、盂蘭盆節均有廟會。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關華嚴寺

明代佛教寺院,位於大同東關南園路東。據乾露大同府誌·寺廟》載,“華嚴寺,在城東關南園,建始無考,明萬曆間代府修,碑存。國朝乾隆三年(1738年)、二十一年(1756年)屢修。”《雲中郡誌·建置》載,“華嚴寺二:一在舊府治西南,一在府治東南”。前者即指大華嚴寺,後者即為東關華嚴寺。清道光《大同縣誌》也有同樣的記載。據該寺現存華嚴寺始建碑稱,“萬曆壬子春三月望日立”,可見此寺院應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該寺地處東關城郊,寺內擁有廟產寺田,過去曾是一座風景秀麗的好處所。

東關華嚴寺整體坐向與大華嚴寺相同,坐西朝東。山門為天王殿,殿內正麵塑笑容可掬的大肚彌勒佛像,南北兩麵為漢白玉雕刻的四大天王像。四大天王手中各持法器,代表風調雨順。彌勒佛背後是韋馱天王,手持降魔杵,威武雄壯。殿內平棊藻井上,繪有各種飛天。入山門對麵為正殿大雄寶殿,殿前有清光緒元年(1875年)維修寺院碑一通。大雄寶殿麵闊三間,進深一間,懸山頂,前有廊柱,琉璃瓦頂,脊獸俱全。正脊中間吉祥樓為琉璃寶塔,北麵有獅,南麵有象,象征著國泰民安。《文史資料》稱,“東華嚴寺,正殿朝東,琉璃瓦頂,脊獸花紋獨特,層層百頁,玲瓏剔透,頗為罕見”,即指此。殿內塑橫三世佛,中為本尊釋迦牟尼世尊,北側為東方琉璃世界藥師佛,南側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兩麵壁畫為釋迦世尊成道的故事。 北廂房為觀音殿,殿內塑三尊菩薩像,中為觀音菩薩,東為文殊菩薩,西為普賢菩薩。十八羅漢分立兩旁。平棊藻井上繪有一百零八羅漢。南廂房為地藏殿,殿內正麵塑地藏王菩薩銅像,兩邊為道明、閔公銅像。院西北角,有一麵闊一間的伽藍殿,內塑關公坐像。兩壁繪有關羽作戰壁畫,地上有大小兩匹關羽坐騎——赤兔馬。出地藏殿後門,為一獨立小院,院東牆上鑲嵌一古碑,為該寺始建碑。院兩邊建有鍾、鼓樓。院西麵為齋堂,與前院佛堂均為尼姑、居士起居誦經之所。小院南為外院,院東建有一較大的地窨,過去作為人們寄靈之處,現尚存。

東關華嚴寺於“文化大革命”中被毀,為永久大隊占用。1990年落實宗教政策後,由法果法師倡導眾居士捐資重修,現已頗具規模。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鹿野苑通光寺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北十華裏的小石子村。西傍雷公山,北倚天明山,南臨山溪,與雲岡石窟僅一山之隔。該寺建於北魏道武帝遷都大同初期,與鹿野苑同時修建,為功臣張躍修煉之所。此後又開鑿了雲岡石窟。獻文帝皇興四年(470年)退位,冬十二月甲辰來此坐禪。之後曆代香火不斷。明初曾有貴族子弟法名覺義修行並圓寂於此。現存永樂年間廣南監察禦史郭紀撰文、中書舍人韓定篆額、吏部郎中劉文書丹碑碣一通。該寺名稱曆史上屢有變動,明正德年間大同府誌載為小石佛寺,雲岡為大石佛寺,清末民國初年大石佛寺改稱雲岡,小石佛寺複稱鹿野苑通光寺。後來寺宇遭到嚴重破壞,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隻留殘垣和基座,佛身被盜。雲岡石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後。2004年,從陝西省長安光明善道大師道場香積古寺歸來的覺義法師大發菩薩心,會合當地眾居士重修寺廟,目前已建成寮房十八間,齋堂四間、中殿一座,廣七間、深五椽的大殿基礎業已成型,另有其他殿堂尚待續建。寺院現有常駐僧人11位,是大同市唯一的十方叢林。

觀音堂

觀音堂位於大同市西郊8公裏的佛字灣附近。為遼代佛寺建築。據該寺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碑文記載:“雲中城以西越十五公裏之遙,有觀音古刹。流傳原地名蛤蟆石灣,怪物擾害其間,民間不寧,道路阻塞。遼重熙六年(1037年)六月又九日忽大士(觀音)現丈八金身,偕左右菩薩明王,從秦萬佛洞飛往水門山頭,從此妖魔降滅,地方寧謐……由是大眾鳩工立寺。”1122年金兵攻掠大同,觀音堂毀於兵火。明代重建。清順治六年(1649年)薑王襄兵變,清軍屠城,複遭兵火。現存建築係清順治八年(1651年)兵部侍郎佟養量所修。1979年又由政府撥款文物部門全麵整修。該寺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觀音堂布局緊湊。戲台、觀音堂、三真殿、台殿樓閣沿中軸線由前至後排列,迭層至高。山門結構為磚券門洞,門額上書“觀音堂”三字。一座戲台,坐南向北,建造於離地8米高的洞口,洞下是古代車馬人行之道。戲台與正殿(觀音殿)之間的腰牆相隔,進入腰門,左右兩側各有鍾鼓樓台和碑廊。正間麵闊三間,進深兩間,殿頂為懸山式,覆以琉璃瓦。殿內增置抱廈以擴大佛事活動場地。殿內正中有一尊6米高的石雕觀音立像,頭飾花冠直達屋頂,神態端莊清秀。觀音兩側有2米高的石雕脅侍立像兩尊。殿內東西兩側各佇立著高2.5米的明王五尊,合稱十大金剛。這些雕像均為金色粉裝,係遼代所作。東西兩壁上還繪有二十四幅畫,講述觀音菩薩救苦救難的故事,畫麵緊湊清晰,保存完好。後部為磚券窯洞與木構樓閣相結合的三真殿,下層磚券窯洞三間,寬敞明亮,原有三真像(儒、釋、道)居於其中。殿外東西兩側各設樓梯,可拾級而上。上層為五間木構樓房,懸山頂,樓前磚砌花牆,憑廊可觀全寺,附近景色盡收眼底。

寺前有三龍琉璃照壁,是大同市唯一的一座雙麵照壁,為明代遺物。寺西摩崖上鐫有三米見方的雙鉤“佛”字,據考證為遼代遺跡。

寧靜寺

明代構建的小型寺院。坐落在大同城西北、新榮區破魯堡內,舊同左公路之旁,淤泥河北岸。其始建年代,從寺內現存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和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碑文記載:“佛生西域,祥光現於周期,曆來久矣,本堡原奉敕建”。破魯堡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萬曆元年(1573年)磚包。該寺同樣建於明代嘉靖年間。建國初,該寺院還有和尚6名,住持為有善法師,係蒙古旗人。1987年,寺院重新修複,恢複了當年的風采。

該寺院坐北朝南,沿中軸線有山門、過殿、主殿、配殿、禪房等十五間,占地麵積8000平方米。建築麵積1400餘平方米。沿中軸線由南向北漸次排列,前為山門,兩旁各辟一角門,為日常出入之道。山門內塑哼哈二將,為護法天王。過山門為過殿,內塑彌勒坐佛,兩側為四大金剛,腳踏八魔。相貌威嚴。過殿後為主殿——三聖殿,麵闊三間,佛壇上塑“三世佛”,中間為本尊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右側為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佛,左側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下塑弟子阿難、迦葉和脅侍菩薩像。兩側塑有兩尊高2.5米的相貌威嚴的韋馱、韋呂護法天神。東西壁上繪有精美的彩色壁畫,其內容主要是佛祖釋迦牟尼講經說法的場麵和佛光普照法力無邊的畫麵。大殿東西兩側是兩排偏殿。東廂房供奉觀音菩薩;西廂房供奉地藏菩薩,頭頂千裏眼,相貌威嚴。各配房分別置羅漢、文官、武將等。整個寧靜寺布局合理緊湊,殿堂雕梁畫棟,宏偉壯觀。為大同市文物保護單位。

南堂寺大佛(遺址)

遼代寺廟主佛。南堂寺,大同有兩處,一處位於城東南(今大同軸承廠),北魏天安元年(466年)建,“構七級浮屠,高三百餘尺,基架博敞,為天下第一。”舊誌雲,當時有金玉像,高一丈八尺,外有九級浮屠,高九十餘丈,上刹高十丈,鈴鐸聲聞十裏。後改為南堂寺。元初重修,明末廢。

另一處就是宣寧縣的南堂寺。據清道光《大同縣誌》載,“南堂寺,在城北七十裏拒牆南”。即位於遼宣德縣、金宣寧縣遺址東南,今大同市新榮區拒牆鄉拒牆堡東南,從拒牆堡到草漢窯村之間,有成堆的瓦礫,可知此處原是一處寺廟遺址。經考古工作者1978年在考證宣寧城遺址時,發現此寺廟遺址平麵為長方形,坐北朝南,麵闊三間,南北約15米,東西寬約26米。據該寺現存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碑記載,“拒牆堡南堂寺,遼時創建,國初重修,或曰此平城四教之一也。”從遺存文物看,寺廟在民國時期已塌毀,遺物中尚有文殊、普賢、弟子、侍女、獅、象等石雕殘像以及仰蓮柱儲石碑等遺物。這批石雕造像,為研究遼代文化藝術提供了一批珍貴的實物資料。從遺址高出地麵的範圍來看,此寺院當時頗具規模。為“平城四教之一”即見其是一座頗有影響的寺院。其主殿中部有一尊石雕釋迦牟尼佛坐像,此大佛高3.2米,須彌座高0.68米,重約6噸。佛像麵容渾圓,姿態端莊,衣紋簡潔流暢,是用本地彌陀山上出產的岩石雕刻而成。其雕刻風格與大同華嚴寺薄伽教藏殿中31尊遼代塑像相似,既有唐代豐滿圓潤、端莊安詳的風格,又有宋代氣息濃鬱的特色。可以證明是遼代遺物。1978年7月,大同市博物館將此佛安放於下華嚴寺過殿正中位置,使這一九百多年前的佛像又重見光明,接受眾多遊客的瞻仰。也使被譽為“遼代博物館”的下華嚴寺錦上添花,寺院增輝。

摩崖“佛”字雕刻

遼代摩崖石刻。位於大同市西郊8公裏、觀音堂西北約300米處的北崖火成岩上,雕刻一有2米見方的巨大“佛”字,其地因名佛字灣。字原距地麵五米以上,新中國成立以來,因多次拓寬加高公路路麵,字距地愈近,現舉手可觸。字為正楷,筆畫中間突出,兩邊下凹,書法剛直,蒼勁有力,為不可多得的摩崖字刻。

曾有傳說此佛字是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禦駕親征厄魯特·噶爾丹,冬十二月回鑾,十二日巡幸大同,途經此地時,聽到絲竹之聲。遂派隨行探聽,此聲來自山對麵李家墳村,時有大臣奏道,此家要出真龍天子。康熙聽後大吃一驚。回大同城後,親書佛字,讓刻於此處石壁上以鎮邪氣,永葆江山。據說李家後人,出了一位唱戲的名伶,專扮皇帝的胡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