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事實:隻勞心的工作,並不會讓人感到疲倦。這聽起來似乎令人不可思議,但在幾年前,科學家們就想找出一個問題的答案——人類大腦在不降低工作效率的情況下究竟能支持多久呢?令人驚奇的是,科學家們發現:血液通過活動的腦部時,一點都沒有疲勞現象!如果你從正在勞動的工人血管中抽取血液樣本,你就會發現裏麵充滿了“疲勞毒素”。因而產生疲倦現象。但是,假如你從愛因斯坦身上取出一滴剛經過腦部的血液加以觀察,就會發現裏麵根本沒有任何“疲勞毒素”。
截至目前為止,我們知道。大腦可以“工作了8~12個小時後,情況仍然一樣好”。大腦是全然不會累的……那麼,人為什麼會經常感到勞累,是什麼讓你覺得勞累呢?
精神病理學家宣稱,大多數疲勞現象源於精神或情緒的狀態。英國著名的精神病理學家哈德菲爾德在其《權力心理學》一書中寫道:“大部分疲勞的原因源於精神因素,真正因生理消耗而產生的疲勞是很少的。”
美國著名的精神病理學家布利爾更加肯定地宣稱:“健康情況良好而常坐著工作的人,他們的疲勞百分之百是由於心理的因素,或是我們所謂的情緒因素。”
這些久坐的工作者的情緒因素是什麼?喜悅?滿足?當然不是!而是厭煩、不滿,覺得自己無用、匆忙、焦慮、憂煩等。這些情緒因素會消耗掉這些長期坐著工作的人的精力,使他們容易患感冒、精力衰退,每天帶著頭痛回家。不錯,是我們的情緒在體內製造出緊張而使我們覺得疲倦。
有位心理醫生指出:“辛勤工作很少會導致疲勞,而是那種經過休息或睡眠都所不能解除的疲勞——憂慮、緊張、心亂才是導致疲勞的三大因素,我們卻常常以為是身體或精神的操勞引起的——記住,緊繃的肌肉本身就在工作。所以,放鬆自己吧!節省精力去做更重要的事。”
看看你自己吧,你是否時常感到壓力、焦慮、重負和疲勞?無法作出決定、解決問題,並且難以入眠?缺乏動力,就像整個身心被蒸幹一樣?有時候生活對我們來說的確如此。你真的需要放鬆自己了。
一個人的心情反應包含“情緒”與“軀體”兩部分。假如能改變“軀體”的反應,“情緒”也會隨著改變。至於軀體的反應,除了受自主神經係統控製的“內髒內分泌”係統的反應,不易隨意操縱和控製外,受隨意神經係統控製的“隨意肌肉”反應,則可由人們的意念來操縱。也就是說,經由人的意識可以把“隨意肌肉”控製下來,再間接地把“情緒”鬆弛下來,建立輕鬆的心情狀態。基於這一原理,“放鬆術”就是通過意識控製使肌肉放鬆,同時間接地鬆弛緊張情緒,從而達到心理輕鬆的狀態,有利於晚上身心健康。
古今中外的許多領袖和名將,都具有從容不迫、指揮若定的氣度和雅量,這使得他們得以屢屢化險為夷、大勝而歸。最為令人感歎的是,在“行動的高溫”裏,成功的領導者仍能保持從容不迫的氣度,這種“高溫”包括猛烈的批評、巨大的爭議、超常的壓力,也包括變革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做到從容不迫,不隻是一種勇氣,也是一項技巧,更是一種氣質,就像巴赫的音樂一樣,優雅、大氣、澄明,即使是迅疾的旋律,在他那裏也是一派從容不迫的氣度。
無論場上、場下,喬丹都極其出色。賽前,他總是極為放鬆。在運動員休息室裏,人們最常見的一個場麵就是喬丹頭戴耳機,愜意地躺在長椅上,欣賞音樂。要不就是紋絲不動地坐著,平靜內心的起伏,爭取把精神狀態高度集中。在比賽中間,喬丹顯得十分冷靜,因為他知道隻有冷靜才能最大限度地觀察情況,發揮水平。最大的爆發力來自最深沉的冷靜。正因為放鬆,造就了一位籃球場上的“天皇”巨星!
喬丹這樣說道:“別緊張,放鬆些,別讓生活太難。我經常跟好朋友'老虎'伍茲說起這些。學會以高境界的態度看待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這也不失為一種超脫。我認為,年輕的球員們更應學會‘為現在而生活’,讓生活自然發展,遇見困難和挫折,別納悶,你就這麼大能耐,不必苛求生活中原本就子虛烏有的那份'完美'。你還是學會體驗過程,如果不知道享受獲得成功的曆程,那將來的成功就不會顯得那般美妙了。感知今天的陽光,明日還會霞光滿天。”
要做到放鬆並不容易,可是作這種努力是值得的,因為這樣可以使你的生活起革命性的變化。威廉 詹姆斯說:“過度緊張、坐立不安,著急以及緊張痛苦的表情……這是壞習慣,不折不扣的壞習慣。”緊張是一種習慣,放鬆也是一種習慣,而壞習慣應該去除,好習慣應該養成。
在現實生活中,來自工作或是家庭的壓力,總會人感到焦慮煩躁,對於如何放鬆身心,解決生活壓力必須有實際的方法。近年來放鬆訓練發展到五大類型:一類是漸進性肌肉放鬆,二類是自然訓練,三類是自我催眠,四類是靜默或冥想,五類是生物反饋輔助下的放鬆。其中二、三、四類兼具有自我催眠的成分,猶如我國氣功療法中的放鬆功。我國的氣功、印度的瑜珈術、日本的坐禪、德國的自生訓練、美國的漸進鬆弛訓練、超然沉思等,都是以放鬆為主要目的的自我控製訓練。
最後,還要強調一句話就是,放鬆自己,關鍵是心靈的放鬆。
現在就教你如何使自己放鬆。
你先舒適地靠坐在沙發或椅子上,閉上眼睛。
1:深深吸進一口氣,保持一會兒。(大約15秒)好,請慢慢把氣呼出來,慢慢把氣呼出來。(停一停)再來做一次,深深吸進一口氣,保持一會兒。(大約15秒)好,慢慢把氣呼出去。(停一停)
2:伸出你的前臂握緊拳頭,用力握緊,注意你手上的感受。(大約15秒)然後放鬆,徹底放鬆你的雙手,體驗放鬆後的感覺,你可能感到沉重、輕鬆,或者溫暖,這些都是放鬆的標誌,請你注意這些感覺。(停一停)再做一次。
3:接著放鬆你的雙臂,先用力彎曲繃緊雙臂肌肉,保持一會兒,感受雙臂肌肉的緊張。”(大約15秒)放鬆,徹底放鬆你的雙臂,體會放鬆後的感受。(停一停)再做一次。(同上)
4:練習如何放鬆雙腳。緊張你的雙腳,用腳趾抓緊地麵,用力抓緊,用力,保持一會兒。(大約15秒)放鬆,徹底放鬆你的雙腳。(停一停)再做一次。
5:放鬆你小腿部位的肌肉。將腳尖用力上翹,腳跟向下向後緊壓地麵,繃緊小腿上的肌肉,保持一會兒,(大約15秒)放鬆,徹底放鬆你的雙腳。(停一停)再做一次。
6:放鬆你大腿的肌肉。用腳跟向前向下壓緊地麵,繃緊大腿肌肉,保持一會兒。(大約15秒)放鬆,徹底放鬆。(停一停)再做一次。
7:放鬆頭部肌肉。皺緊額頭的肌肉,保持一會兒。(大約15秒)放鬆,徹底放鬆。(停一停)現在,轉動你的眼球,從上,至左、至下、至右,加快速度。然後朝反方向旋轉你的眼球,加快速度,好,停下來,放鬆,徹底放鬆。(停一停)現在,咬緊你的牙齒,用力咬緊,保持一會兒。(大約15秒)放鬆,徹底放鬆。(停一停)用舌頭頂住上鄂,用勁上頂,保持一會兒。(大約15秒)放鬆,徹底放鬆。(停一停)現在,收緊你的下巴,用力,保持一會兒。(大約15秒)放鬆,徹底放鬆。(停一停)再做一次。
8:放鬆軀幹上的肌肉群。往後擴展你的雙肩,用力向後擴展,保持一會兒。(大約15秒)放鬆,徹底放鬆。(停一停)再做一次。
9:向上提起你的雙肩,盡量使雙肩接近你的耳垂,保持一會兒。(大約15秒)好,放鬆,徹底放鬆。(停一停)再做一次。
10:現在,向內收緊你的雙肩,用力收,保持一會兒。(大約15秒)放鬆,徹底放鬆。(停一停)再做一次。
11:抬起你的雙腿,向上抬起雙腿,用力彎曲腰部,保持一會兒。(大約15秒)放鬆,徹底放鬆。(停一停)再做一次。
12:緊張臀部肌肉,會陰用力上提,保持一會兒。(大約15秒)放鬆,徹底放鬆。(停一停)再做一次。
(休息3分鍾,從頭到尾再做一遍放鬆)
這就是整個放鬆過程,現在感受你身上的肌肉群,從下至上,使每組肌肉群都處於放鬆的狀態。(大約20秒)請注意放鬆時的溫暖、愉快、輕鬆感覺,並將這種感覺盡可能地保持1~2分鍾。然後,數數,數至“五”時,睜開眼睛,你會感到平靜安詳,精神煥發。
《中國新聞周刊》有一篇文章叫《粉絲世代》。“粉絲”其實就是追星族。文章說,在多元化的今天,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己的粉絲,每個人也都可能成為別人的粉絲。粉絲已經成為了一種獨特的力量,開始影響人們的現實生活。今天的粉絲們既可以把偶像當來崇拜,也可以把偶像當商品來消費。總之一句話,粉絲時代,已經到來,粉絲時代,快樂做主。
粉絲們的偶像走到哪裏,她們就出現在哪裏。她們出現在哪裏,就把尖叫聲帶到哪裏。她們癲狂、癡迷、彪悍,手舞熒光棒,滿臉淚光。
盡管蘿卜白菜,各有所愛,粉絲都從她們的偶像身上找出吸引她們的不同品質,比如,陳楚生的一位粉絲總結喜歡他的8大理由是:有責任感,孝順,謙虛,能吃苦,對音樂的堅持,淡定自如、寵辱不驚,有故事和有豐富的社會經驗。但是,癲狂、癡迷的粉絲比她們的偶像更缺乏理性,他們多是為愛而愛,為喜歡而喜歡,隻要喜歡,偶像的一切缺點都視而不見。而且,他們的表現更是無厘頭,比如,圍繞著她們的“太陽”,從東跑到西,從南跑到北,可以整宿不睡覺,看場子、守夜、吹氣球,甚至她們還為自己喜歡的歌手煲湯,購買衣服,甚至一打一打送內褲。
如果說過去的歌迷影迷,也是粉絲的話,那麼現在的粉絲則更高一級。而“這一級”,不是對歌對影的認識更深刻,而是更表象化,更無理性。比如,李宇春的“玉米”們喜歡她,不是因為她的歌唱得好,而是她中性化的裝扮。再比如,幾個粉絲團鬥雞似的“互掐”,完全是一種自然衝動,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本來你喜歡陳楚生,我喜歡張傑,都是個人興趣,與他人無關,但是現在粉絲是有江湖派別的,台上的偶像們是親兄熱弟,可台下的粉絲則像“階級敵人”,稍有不合就可能起紛爭,甚至大打出手。